美育的精神价值:艺术抗击新冠病毒表现分析*

2020-12-13 07:35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抗疫新冠精神

周 星 王 杰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100875,北京)

2020 年世界遭遇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中国在国家坚强有力的领导下,取得了抗击新冠肺炎的重大胜利。 在这期间,各种艺术创作也呈现出不一样的表现。 判断这一时期的艺术创作,最根本的是对时代精神的把握,对国家和人民付出巨大牺牲的精神礼赞和向上向善的追求。 好的艺术创作,其根本是艺术表现在任何时候都要出自于艺术家个人对时代真切的了解,和发自内心的精神冲动而创造出给予时代人民精神鼓励和对光明的追求。 根本而论,支撑其中的就是一种艺术审美的伟大精神。 作为长期从事美育工作的研究者,2020 年春为抗击新冠肺炎,我们也持续通过抖音、微信和视频的艺术形式参与歌咏英雄和鼓舞人心活动。 许多文艺工作者的文艺创作也成为一道风景线。 但我们心目中的审美,是一种极其高尚的对象,人要在物质的生活中生存,但更希望在审美的境界中生活。 李泽厚提出:“情感本体或审美心理结构作为人类的内在自然的人化的重要组成,艺术品乃是其物态化的对应品。”[1]审美提升我们的生活,保障生活质量。 审美关系到人的精神情感生活的丰富性,已越来越不可缺少,但并非人们都自觉认识到审美的价值和意义。 也许在日常悠闲的时候,人们还可以把审美作为一个装饰品、把艺术作为一个修饰高雅的对象,但是,到了艰难的时刻,到了有特定突发事件的时刻,是否能用审美的眼光和审美的精神来看待生活,才是考验审美的价值和意义的关键时刻。

1 抗疫时期的审美价值意义

抗击新冠病毒是人类应对历史突发疾患的重大事件,却也成为观察审美现实呈现的绝佳机会。 2020 年中国乃至世界所遭遇的新冠肺炎的灾难,给全球带来普泛性的生命威胁,也让人们对于生活的认知有了更惨痛而深刻的警示。 自然世界有它自身的规律,人和自然世界以及人类自身、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本来应该更为和谐相处,应该更加相互携手。 但是灾难导致的危害让我们看到:不仅仅是人们所说的个体之间会产生很大的裂痕,国和国家之间也会暴露出相当大的差别。 中国举国家之力甚至对上千万人口的武汉封城,为人民的利益付出一切,取得令世人称道的结果。[2]而一些欧美国家,出于各种动因懈怠而罔顾生命,提出了各式各样甚至是掩人耳目的“建议”,什么集体免疫乃至于甩锅,更不用说撇开抗疫而热衷于谋取霸权。 在这背后,社会的经济利益和人的生命关系的复杂性,既是不良动机的透射,更可以看作缺乏美好意念的折射。 就终极关系而言,人和自然界本应该和谐相处,就人类审美而言不只是艺术才有审美意义,社会之美和自然美都是重要的审美对象,却被长期忽视而遭受破坏,关系的损伤和撕裂的诸多危害都给我们带来困惑与唏嘘。 灾难理应给予我们警醒,“据英国广播公司网站3 月31 日报道称,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警告说,目前这场新冠疫情是二战以来世界面临的最大挑战”。[3]新冠肺炎被许多国家认为是1930 年经济大萧条之后最大的灾难等等判断,的确预示着2020 年的世界困窘。 我们看到人类社会越发展,越需要同心协力,越需要深刻地看到人和世界的关系的复杂性。 此时此刻,人们的物质欲求,包括更大范围的人类的心灵的欲求,都有许多超越了自然的承受限度,也超越了人类初始建立社会的初衷。 并且在各式各样的机构意识形态和组织程序之间,产生许多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 作为美育工作者,我们更容易看到一些问题的实质:那就是人应当更加节制自己,生命之美无可替代,拯救生命就是最大的责任,而个体要创造内心审美的需求,需要去看待世间万物,去良善地处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以及更好地看待我们的审美观念,知晓对于人的价值认知和对于人的生存认知的极度重要性。

未必所有人都能意识到,人的生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身心都需要得到自由的伸张以使生命力能够畅达,这是基于人生而好动的本性。 身体方面的自由可以通过运动来实现,而心灵的自由则要求人性当中求真、求善、求美的诉求都得以正当的满足和实现,这样才能实现一个人的健全人格,才能保持人整体的生命力的畅达流动和不懈动力。[4]人类为什么要创造出艺术? 因为艺术使人们意识到人的物质和身体有限度,而人的欲望是无穷的。 通过艺术生产,人可以创造各种艺术形式,来满足人们内心之中的美好期求。 艺术多样性和无限伸展使得人的欲望在这其中得到满足、化解、伸展,反转过来,又对人的精神情感和心理有更大的慰藉作用。 同时,在审美的世界之中,各美其美的美美与共之间,人们在艺术之中才能感知到的真义。 艺术中的欲念实际上是超越物质的精神情感的满足。 人们也只有在审美的世界之中,才能得到无限畅想,才得到最丰满的滋养而获得心灵的真正升华。 从这个意义上,认知所谓的美,审美和宗教的相通,所谓艺术美和科学在最高顶点上的合流,才能得到根本性印证。 即便到了人工智能阶段,审美体验也是必不可少的对象,“人工智能对艺术审美体验产生着深远的影响”。[5]很可惜,许多时候物质的巨大欲求遮蔽了人们真正可以满足的心灵需要,欲望的掠夺和拼争必然虚妄而损害精神。 但审美的虚妄性实际上是精神的实用性,物质的实用性其实是弥补不了心灵的虚妄性。 在艺术的天地之中,人们感知到美的无所不在而自得其乐。 在审美价值观的引导下,人们能够无限地满足扩展的欲望而消解掉包括侵略、侵夺、尔虞我诈的各种各样人类产生出的弊端。 审美和美学的意义在遇到重大灾难的时候就应呈现出无限的价值。

但是我们也很遗憾地看到,在重大疾患之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对于审美的态度。 真正审美和艺术的本质,是要去崇仰美,需要参透美好事物的本质,而不是浮光掠影地给予一种粉饰和虚伪的遮掩。 审美必然把人放在第一位,对人的美好生活,人的生命的价值格外看重。 审美是透明清澈的,其救助于人不断的追求幸福的生活,不断把通过审美提升个人的牺牲精神和国家的威望当成最重要的使命。 审美一旦和虚荣和假饰纠缠在一起,就失去了审美的内在价值。 在病患来临的时候,人们更多看到物质呈现的矛盾,忙碌的世界之中的物质欲求的争夺,或者是忽略了精神和审美价值对于人的积极的辅助作用,或者无视或者漠视了审美精神需要的价值。 考察不同种类的抗疫艺术,优劣得失也显而易见。 艺术审美工作者置身于这个大时代的波澜中,如果没有很好地用自己的审美观念和思想,来促发这个世界在面对物质的生老病死和意外的大灾祸时,提升人的精神审美需要,则物欲与精神审美的平衡就会失却。

2 审美遭遇现实表现的得失分析

从新冠病毒肺炎袭来最初的惊恐,到艺术逐渐复苏,开始产生各种各样的抗疫艺术呈现,我们看到多种参差不一的现象,和隐藏在其后对于审美精神理解的差异,有令人动容的抗疫作品,也有敷衍式的、随声附和的、随大流儿并没有个人深入感知的作品,或肤浅的歌功颂德却没有深度的抗疫作品,以及低劣的所谓表现的艺术作品等等。 究其实质,都是艺术审美精神和审美意识缺乏或不够明晰。 我们不否认在抗击新冠肺炎的过程之中,对于医务人员的歌咏、对大难来的时候人们团结一心的战斗经历的歌咏,对社会团结一心抗击疾患给予的大声赞颂。 但是急就章的所谓艺术表现,没有艺术意味甚至产生反作用的所谓艺术表现,都损害了审美的感知。

不妨看看抗疫期间的艺术表现的种种得失。抗疫初期生存占第一位,拯救生命是当务之急。在惊恐过后,艺术工作者开始用各种艺术形式来投身审美抗疫,出发点很好,应当说在这之中也产生了一些艺术工作者用自身的能力创造出的好的表现形式。 但是,艺术不仅仅是艺术形式,俯就于歌咏而没有审美审视和提升,也许适得其反。 不少所谓的抗疫文艺简单肤浅或者缺乏内涵无病呻吟,没有审美的意味。 我们始终认为,和抗疫时期医务人员的视死如归,和真实存在而产生生活美的悲壮审美的现实相比,许多所谓的艺术表现的作品却并不尽如人意。 当艺术没有找到自己给予这种美好东西的歌咏,或者对于抗疫本身没有很好认识的时候,就会产生硬性的所谓的颂扬。 比如方舱之中小孩儿的颂扬演唱、摇头晃脑的歌咏,就变成了一种很恶心的亵渎似的表现,不仅没有给这个时代添彩,反而把这个时代那么悲苦的方舱的本质误解而扭曲。 在扭扭捏捏的所谓的颂扬歌唱中,不仅没有体现救死扶伤,不仅没有捕捉到帮助病友的活动本质,反而让方舱类同于乐园,损坏了人们对于医务人员克服各种困难而拯救生命的美好色彩。 显然,审美的本质被歪曲之后,表面上浮现出一种庸俗而低劣的颂扬,反而让美好的东西变成了全无亮色。 另外一种就是所谓的云南诗人以耀武扬威的方式,来俯就于一时的行政措施,把阻挡湖北人于村外当成自己得意洋洋的功绩,而还用了诗的艺术形式来宣扬。 不仅让表现内容带来众人的反感,甚至亵渎了诗歌,当然也凸显出对诗意本质的一种极大扭曲。 艺术是给予人的精神上的一种提升和愉悦,而不是一种附庸时代的投机取巧。 美好的东西其实是遮掩不住的,但是,把美好东西当成了一种工具,它的本质就发生了变化。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艺术的形式一定是有它表现的局限性。 艺术的类型也有对于自身是否寻找到发自内心的审美歌咏动因、表现作用到不到位的问题。 其实,各种艺术形式,未必都是艺术审美的创作。 从大量的抗疫画作来看,相当多的浮面涂抹并没有起到很好的作用。 比如对于钟南山院士形象的各种描画,首先透露出没有创造力而缺少个性艺术呈现的弊端;同时它既没有发现,也没有自己情感的浓烈的体现,便成了一种实用主义的涂抹。 比如说抗疫早期的一些歌曲,纯粹是用一个俗套的轰轰烈烈来表现一种庸俗化的歌咏,不能给抗疫的工作者以鼓舞,反而使人们脱离开本来悲痛专注而凝视着的武汉前线。 这些歌词或旋律,往往缺少和这个时代和抗疫的气氛相协调的气息。 许多时候我们需要沉静宁静感受医务工作者的博大牺牲精神,为他们祈祷而感动的气息。 在一些影视类的呈现作品,还缺少真切的把控,包括图像摄影躲得远远的一些形态,而许多影视演员只追求在歌唱之中露个脸,缺乏职业使命的认知。 或者不能对新闻摄影或拍摄的画面,做更为出色的影像的剪裁和加入自己情感的表现。 这一切都在显示艺术工作者在重大机会面前,缺少真实的本分和真切的艺术审美的投入。

艺术审美是一种出自于个体的认知,但具有审美大爱的感染性,是出自于人的内心对大的灾难不断地感知、咀嚼而涌现出有个性化的形式呈现,并且是独创性的、足以为这个抗击疫情提供或柔美、或悲壮、或哀伤的形象表现。 因此,抗疫的艺术审美不足感人,又凸显出艺术在这样大的社会事件中,许多时候不被人们器重。 艺术工作者在抗疫期间,面对事情的真伪和事实的掂量,没有呈现出独立的思考。 个性化的创作和真的运用艺术审美的方式来体现出悲悯心怀,对人们慰藉和抚平伤痛能起到弘扬正能量的作用。 艺术工作者或审美工作者缺少在场感和崇高性,趋附宣传而疏于审美,则不能超越现实实现精神情感的提升,自然不能呈现出独特的个性思考,而突出哲理意味的审美感知。 斤斤计较于一种负疚的存在,缺少独立思考,不能让自己的画笔、旋律表现形态、舞姿真正给与抗疫人民感同身受和心灵震撼,不能超越抗疫而促生情感和联想,而只能沉入在为现实的悲苦流泪,则难以喷涌出情感回望牵扯的感动泪水。 这样的艺术创作,或者这样的艺术审美的趣味,显然只能透露对于艺术创作仅仅是技能呈现的偏斜认识,不能呈现能超越技能的审美感知。 我们当然知道在这样重大的疫情面前,那么短促、那么迅疾,不可能要求所有的艺术工作者赤膊上阵去充当抗敌先锋,也不可能迅速就掌控现场,而产生出自己的创作激情。 但我们至少可以要求艺术创作者对于自己的感知的真实性,信任而不是被迫发出悲戚。 我们要求艺术工作者要沉淀,要超越浮泛的感知而急就章的投身,意识到具有更多的咀嚼、更多地寻找到现实生活之中的真切生活度,去表现足以让人们感知到一种崇高、悲壮和悲苦,并能螺旋式地上升到审美形态上。 艺术审美是这样的玄妙的东西:无论表现悲苦的、热烈的,都是一个发自内心的带着哲理思辨而独特的艺术形象体现,于是超越芸芸众生的粗浅感悟、升华现象与庸常,呈现别样的光彩。 这样,至少在当时让人眼睛一亮,得到慰藉;过后长久地让人们从中看到历史的记忆,看到时代感情的积累,和看到艺术创作工作者内心蕴藉的那一点珍贵艺术情愫。

总之,我们绝无意说抗疫斗争中的艺术创作不值得点赞,而是指出艺术既是审美的对象,也是审美的创造,需要审美的感知和提升,否则许多创作都是一种浮在表面现象的表现,貌似有着艺术的形式,却既没有当时的感召力,也没有将来对这个时代特殊时期值得珍惜和咀嚼的艺术味道。 而此时,我们提出艺术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艺术教育工作者具有不一样的艺术审美的趣味极为重要。 这来自于日常他们对于生活的体察提炼,也来自于艺术工作者自身艺术价值观的高低。

3 审美角度论抗疫艺术表现标准评判

纵观抗击新冠肺炎的艺术文化现象,我们特别要提到,无论何时,艺术审美,都是艺术的生命所在。 审美思想、审美精神和审美趣味,是艺术创作最重要的内核,它不仅在于表面,而且在于内里。 对于美育在灾难面前的作为该如何评判?应该有几个基本的标准:时代与文艺的关切度认知;面对灾难文艺工作者的态度认知;对于抗疫的文艺如何表现的认知。

首先是关于文艺本身和时代关系的认知。艺术是一个独特的创造,但是,对艺术现状的认知不能离开时代。 艺术和时代的关系必须要明确,即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艺术。 艺术必须是国家意识形态、国家价值观坚实的守卫者。 当艺术作为整个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时,必须将国家的主权、国家的文化精神、国家的主流价值观作为坚实的基础。 我们当然允许独立思考和个性创作,作为个人的艺术创造精神的体现。 但是如果这有损国家主权、国家文化精神、国家大局的时候,那么一切都归入不可接受的范畴,艺术存在的价值就受到怀疑。 作为个体小众所作的悲欢离合的私人倾述如何我们姑且不谈,但一个时代所面对的文艺必然是要坚守关于维护国家文化主权和价值观。 如果不是这样,则有损于整个国家的主权和文化价值观以及文化精神,特别是给外敌创造攻击性的借口,给人民增添困境性的危险,此时的文艺就不是简单的文艺,而成为戴着阴谋论的叙述表达。 事实上,在抗疫的过程中,人们对于现实现状的各种认知,有可能产生不同的认识。 但是从长远而论,在大是大非面前,在世界尤其是有敌对势力蓄谋已久进行污蔑和攻击的时候,文艺如果推波助澜、助纣为虐,那么,无论多么个性的表达,多么优美的表现,都违反了文艺的基本法则,自然在这里也就没有审美基础可言。

紧接着,文艺应该给人精神审美性的提升。如果不这样,审美价值就无法得到实现。 文艺的样式天然就是具备有一种满足人的精神和情感需要的特性,是鼓励人们在困难的时候要战胜困难的信心。 在社会遭遇灾难的时候,给予人心以慰藉,遭遇到挫折之时应该用自己特殊的形式在精神情感上给予人们更强有力的信心。 而优美的艺术形式则产生出鼓舞人心、战胜困境,增强个体意志力等等的力量。 此时审美的形式越出色,给予人的精神鼓励越充分,相反,就越不可能给予人们以精神鼓励。 这样的艺术可能是成为隐私的快感,成为给这个时代添堵的东西。 审美,它既包括美的形式,更包括美的精神内涵和充沛的灵魂哺育的价值。 所以,对于美育工作者而言,不是你掌握了审美对象和技能技巧就能进行艺术审美,相反,没有更多的技能技巧,但是以朴质的感情而给人以鼓励去战胜困境,也能实现美育的价值。 所以在这一点上,艺术审美必须把内涵和形式高度统一起来。 尤其在灾难来临之时,形式感和内容感就格外敏感,具有审美的精神感知,才能给予当时的人们更好的呼应和美育的熏染,从而疏导人心,鼓励坚守。

第三,面对困难、灾难来临之时,艺术如何加以表现? 新冠肺炎是一个全人类都要承受的重大灾难,即便是某个区域的灾难,艺术工作者理当有端正自身的态度。 他应当是揭示和表现这一个时代的精神投身者。 他可以揭示这个时代中各种现象和问题,但他的目标是为了让人们更好地坚守生命和抗击灾难。 在艺术表现上固然有各自表现的自由,但好的艺术表现应当是涂抹亮色、鼓舞信心。 即使表现阴暗,也需要强化人们面对阴暗产生强大的抗击奋斗的精神。 各种艺术形式未必全部都适合于对于抗疫这样重大事件的艺术表现,关键是能否找到合适的角度而实现审美感知,比如说喜剧的表现也许并不太适合,除非有独特的切入角度和呈现。 对于疫情的时代的表现,简单的绘画现象,也许并没有给予表现超越性的价值。 在歌咏英雄的时候脱离了一种悲壮而变成了一种泛泛的赞颂,也不是一种艺术应该呈现的追求。 没有自己的艺术观念,没有艺术沉淀和艺术精心凝聚提炼的艺术感知,浮光掠影地表现灾难,从观念态度上就不足以给予深重灾难中的人民升华的感受,反而形成了一种消费灾祸的感知。 所有的艺术创作都必须有痛彻心扉的感悟,有洞测内里的观察,有对于现象深入其中的独特性的发现和认知。 从题材样式到表现形式,一定是自己独特的认识。 艺术创作本真的呈现,无论其能力大小,婉约还是朴质,都应当是值得表现的东西,而并非是强颜媚态、强做扭捏的勉强创作。 这除了制造垃圾就毫无意义,甚至反向增添了许多烦恼。 尤其不能借用灾难来凸显自己的存在而制造出话题来以引人注目,为自己贴金。 这从根本上就违反了艺术创作的态度。 艺术创造的美,是出自于本真朴质,和出自于内心遏制不住的艺术表达。 否则,那就是对于艺术的亵渎。

最终,作为美育工作者,我们要特别强化美之育和育之美。 以美好的出发点,美好的精神来面对任何灾难或者日常生活,怀抱着美是给人向上进取和积极人生观的精神哺育,就是美之育人效应。 这样,他的创作就不会滥施笔墨、随意而行。 将美好精神与育人作为目标,就会下笔谨慎,就会以我的创作要给与人美好感受为出发点。 因此,他就会对生活有所提炼、有所遮蔽,因为知道自己所追求的崇高目标是审美精神。 他是以育人精神构筑美的艺术形式呈现,要给人审美的接受和感悟,要让人无论在险峻还是逆境,都能对生活充满热望,无惧风雨迎接黎明。 这就实现了育人之美。 这也是我们对于美育创作和关于抗疫期间的审美教育的一种期盼。

4 余论:美育的长远性和精神价值

艺术审美的根本核心在于对审美精神的表现。 审美精神未必是一定从艺术形态中自然获得的。 艺术创作作品的内涵中要隐藏着或者凸显出具有着艺术审美的精神渴望。 尽管艺术也有它的形式美,形式的独特性也会有对于艺术审美感知的表现,而真正的艺术审美是在它的精神内涵上具备从创作者内心之中,感受到的审美美妙和精神情感熏陶的崇高性。 审美对于艺术而言是一种形式和内容的结合,艺术创作作品一定要以一种审美精神来给予人们鼓励和熏陶。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物质的获取总是有限度的,而精神的徜徉才无限远。 出色的艺术作品都是因为艺术审美的内质而得以留存后世。 抗疫也仅仅是2020 年的一次集中的特殊行为,也许按照专家所言,新冠肺炎有可能跟人类长期相伴。 人们所为之表现的艺术形态,无论是绘画还是歌曲以及其他的艺术形式,在抗疫以及随后的时间里,有可能层出不穷。 我们不能不提醒,在这之中,一定包含经过对实际生活的考验真切地了悟到人的生命的价值、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人与人之间的和平相处,也包含对于一个国家动员全民来为抗疫取得胜利而付出巨大牺牲等等的精神感召力。

艺术的价值和艺术审美的内涵精神之所在,就在于超越具体行动的行动方式和艺术表现,必须要更深入地探究情感波澜起伏和激荡不止的审美精神,才能长远地跨越具体的对象时空,给人们留下更伟大的历史记忆。 我们坚信审美精神熏染人心,而对于审美内在的精神认知,一定是和人的善良无私、人的纯洁心态、人对于美好事物不遗余力的歌咏息息相关。 对于丑恶、霸道,给予蔑视的也是艺术精神的一个体现。 抓取现实生活中有意义的事情,给予一种无限绵长的、似乎虚拟却凝聚的艺术精神的体现,自然会跨越某个特定时期而成为人类历史记忆中的积存。 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这一次抗击新冠肺炎,艺术家们将真心投入而把握时代精神,创造出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表现,创造出新的审美精神。 艺术审美不仅是艺术的最本质的精神所在,也是对于生活表现的最根本所在,美永远存在于人类对美好的追求之中,并且永远鼓舞着人们,去战胜各种各样的社会难题,去争取最美好的光明前途。

猜你喜欢
抗疫新冠精神
抗疫路上 不屈前行
“画”说抗疫
抗疫之歌
团结抗疫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新冠疫苗怎么打?
您想知道的新冠疫苗那些事
新冠病毒的自白
珍爱生命,远离“新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