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集体备课的实践与探索

2020-12-13 05:36仇艳光时兰春耿进霞赵美玲
白求恩医学杂志 2020年6期

仇艳光,时兰春,耿进霞,赵美玲

集体备课是指在个人备课的前提下,课堂讲授开展之前,以教研室为单位组织专家和教师审定教学提纲、筛选教学内容、分析学情、分配教学任务、反馈教学实践信息等系列活动[1-2]。集体备课通常以教研室为单位,教授同一学科的教师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集思广益,旨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师业务素质的系列教研活动。我校开展教学改革后,将原有的五门学科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原微生物及病理学的课程进行了部分整合,原来五个教研室合并组建为一个教研室。在教研室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面对新的教学改革,无论是教学内容的取舍、还是教法与学法的选用,单凭同学科的教员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相关的医学基础学科之间集体研讨,合作交流,才能使教学效果真正实现优化、高效。因此,我们打破学科界限,提出了跨学科集体备课,并进行了多次跨学科集体备课的尝试,逐步摸索出跨学科集体备课的新模式。

1 跨学科集体备课的实践操作

1.1前期准备 前期准备为跨学科集体备课的第一环节。教研室首先确定跨学科集体备课的主备课人、备课内容、时间、地点、参加人员等。主备课人根据备课的内容进行相关教学材料的准备,包括授课教材、教学实施计划、标准教案、课件等。

1.2说课 说课为跨学科集体备课的第二环节。主备课人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讲述为主的方式,对教材、学员情况、教学设计思路、采用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目标、重难点、前期教学反思等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一是说学员情况。学员是教学的主体,所以首先必须对学员情况进行分析。针对学员的专业培养目标,对学员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学习热情以及前期掌握的基础知识等进行分析,使参与集体备课的教员迅速掌握学员相关情况,为更好地“议课”奠定基础。二是说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叙述经过本次课的学习,学员应达到什么样的教学效果,以及教学的重点、难点。三是说教法。重点介绍教学设计的具体思路,以及重点、难点的把握及处理、教学时间的大体分配。四是说教学内容。具体到每部分教学内容时,从教学内容的引入、生活和医学中可使用的案例、具体采用的教学方法、要求学员掌握的程度等进行详细的叙述。

1.3议课 议课为跨学科集体备课的第三环节。参加集体备课的每个教员根据自身的专业理论知识、教学经验对主备课人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进行讨论。根据跨学科备课特点,议课主要分为专业授课教员议课和相关专业教员议课。专业授课教员议课主要是对教学结构的安排进行评议,比如教学设计是否符合学员认知规律,重点、难点是否突出,时间安排是否合理,教学方法等是否行之有效等。相关专业教员议课主要从各自专业角度对备课人整体课程的实施进行讨论和评价。所有参与备课教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畅所欲言,对所备的教学内容提出合理化建议及相应的完善措施。通过议课阶段的讨论,具有不同专业知识背景的教员可以得到相互补充,所有参与备课教员的教学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2 跨学科集体备课的优势

从最初进行跨学科集体备课的尝试,到教员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检验,最后再到跨学科集体备课的不断改进和完善,本教研室目前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跨学科集体备课,教员和学员都受益匪浅。医学基础课程实行跨学科集体备课,优势明显。

2.1教学内容更优化、衔接更紧密 医学各基础课教学中经常面临着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重复,而医学基础各学科之间的内容又具有相关性,且都是为后续专业课打基础。各门学科之间如何更好地衔接一直是医学基础课程教学的难点,各学科共同备课就更好地将各部分内容衔接起来,减少了一些不必要的重复。通过跨学科集体备课,教员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与沟通,及时调整教学内容,解决了医学基础课出现的不同学科内容重复问题,又避免了知识碎片化问题。既精炼了教学内容,又注重知识的系统性、连贯性,做到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

2.2教员教学能力得到提高 教研室各学科教员专业背景不同,专业素养也各有优势。在进行跨学科集体备课时,会有更多的碰撞交流,探讨研究的层次更广泛、更深入。对于教员本身,青年教员不仅完善了自身的知识结构,在教学重难点的掌握、教学技巧等方面都得到了提升。而老教员也可以扩大专业知识面,尤其基础理论知识得以扩展,更有利于教员从多维角度理解本学科教学内容,可以更好地改进教学策略。

2.3教学团队整体水平得到提升 跨学科集体备课模式,各授课教员可以取长补短、相互渗透,有效发挥教学团队的优势互补。更重要的是,跨学科集体备课的实施,实现了教员之间的资源共享、促进了各学科教员之间的团结协作、提升了教研室教学团队的凝聚力,加强了教研室教学团队建设,从而提升了教研室医学基础课程教学团队的整体教学水平。

3 关于跨学科集体备课的反思

在实践中发现,进行一场高效高质量的跨学科集体备课需要注意以下两点:第一,参与备课的教员,尤其是不同学科的教员,要以主人翁的身份,积极准备并主动参与讨论,才能进行深入交流和沟通,才能避免备课流于形式。第二,同学科的教员要在集体备课和讨论中,丰富教学案例,学习教学经验,构建自己的教学特色,而不是将其他教员的教学方法简单结合,直接照抄照搬,奉行“拿来主义”。

实践证实,跨学科集体备课在医学基础课教学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也是一个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的教学活动,下一步我们可以扩大跨学科集体备课的教员范围,比如邀请临床专业相关的教员参与集体备课,进一步提升医学基础课整体教学水平,为学员临床医学学习打下更扎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