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连海
(砚山县皮肤病防治站,云南文山 663100)
麻风病是一种由麻风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其主要病变发生于皮肤与周围神经。麻木性皮肤损害与神经粗大是患者主要的临床表现[1],虽然在目前现有的医疗水平下,该疾病已获得有效的控制,其发病率显著降低,但通过近年来的观察发现,仍有部分地区出现新发的病例,对人民的身体健康造成较大的不良影响[2-3]。因此,为了有效降低麻风病的新发情况,需要对其流行病学的特征进行有效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从而提升人民的健康水平,远离疾病的困扰。
选取2015 年3 月至2019 年4 月砚山县皮肤病防治站发现的26 例麻风病新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9 例,女性7 例;年龄6 ~59 岁,平均年龄(32.5±4.9) 岁;发病至确诊时间6 ~48 个月,平均发病至确诊时间(27.1±0.1)月。患者及其家属均在了解治疗与护理方式后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①患者均为自愿参加本研究;②患者均具有完整的病理资料。
排除标准:①患者存在严重的禁忌证;②患有其他严重的传染病。
将患者的相关资料导入至Excel 表格中,采用率或构成比进行麻风病流行病学描述性分析。
防治措施:①加强对防治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健全防治体系,对各级职责进行有效落实。将麻风病防治服务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与医疗保障体系中,以确保基层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能够实施具体的防治任务,降低麻风病新发率;同时还要加强防控监测体系,不断对防控中心的队伍进行壮大,提升防控队伍的基本素质。②确保防控措施的针对性。将主动与被动结合,以及时有效地发现与诊断麻风病新发病例,进而够提升诊断率,减少畸残率。③加强与媒体的合作,以便加强对疾病的宣传。基层医疗机构需要加强与媒体的合作,使其能够广泛地对麻风病进行宣传,进而能够增强人民关于对麻风病的认知程度,消除对麻风病的歧视,以便能够及时就医。④加强对医疗机构医护人员的培训工作。上级医疗机构需要定期派遣专业的医护人员,对其进行严格的培训,以提升其理论与实践能力,进而能够有效地对人民宣传其防治方法。⑤加强对流动人员的检查,提升诊断率。医护人员需要加强对流动人员的统计与调查,以便对流动人员进行有效地诊断。
①麻风病新发病例的分布情况;②麻风病新发病例的发现方式情况;③麻风病新发病例的诊断型别情况;④麻风病新发病例的复发情况;⑤防控结果。
2.1.1 麻风病新发病例的性别、年龄与发病至确诊时间情况
在麻风病的新发病例中,男性19 例,女性7 例;男女比例为2.7 ∶1;患者平均发病年龄(32.5±4.9)岁;发病至确诊的平均时间(27.1±0.1)个月。
2.1.2 麻风病新发病例的地区分布情况
经调查可知,外出务工返乡例数为10 例,占38.46%;居住在重点村者16 例,占61.54%。
8 例患者的发现方式为皮肤科门诊,占30.77%;9 例患者的发现方式为接触者检查,占34.62%;4 例患者的发现方式为自报,占15.38%;1 例患者的发现方式为团体检查,占3.85%;1 例患者的发现方式为线索调查,占3.85%;1 例患者的发现方式为家属体检,占3.85%;1 例患者的发现方式为疫点调查,占3.85%;1 例患者的发现方式为其他,占3.85%。
经调查发现,在26 例麻风病新发病例中,8 例患者的诊断型别为界线类偏瘤型(BL),占30.77%;4 例患者的诊断型别为免疫力强的结核样型(TT),占15.38%;6 例患者的诊断型别为界线类偏结核样型(BT),占23.08%;7 例患者的诊断型别为中间界线类(BB),占26.92%;1 例患者的诊断型别为细胞免疫力低的瘤型(LL),占3.85%。
经调查发现,在26 例麻风病新发病例中,有19 例患者未存在复发情况,占73.07%;有7 例患者存在复发情况,占26.93%。
通过开展防治工作,对疫情重点的普查率达到95.00%,能够确保存活患者进行每年1 次的体检,并且家属的体检率高达95.00%;每年重点疫情村外出打工返乡体检率超过95.00%,线索调查率达100.00%;患者的服药率高达100.00%;规则治疗率高达100.00%。
麻风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传染病,将会对机体健康造成较为严重的不良影响,只有予以及早规范的治疗,并加强防控,才是降低疾病发生率的关键[4]。
依据本项研究结果显示,麻风病新发现患者的主要发现方式为接触者检查与皮肤科门诊方式,其原因在于麻风病主要通过接触进行传播,因而需要加强对传播的控制,以便能够有效地切断传染途径。同时依据结果可知,本研究中的新发病中男女比例约为2.7 ∶1,与相关学者的研究报道[5]较为接近,原因在于新发病例中,存在较大部分的回乡务工人员,随着人口的流动,势必将会增加麻风病的新发现率,因此需要加强对回乡人口的管理。依据相关的文献报道可知[6],儿童麻风是体现麻风流行程度的一个敏感指标,在本研究的麻风病新发病例中,有部分为儿童,因此医护人员需要加强对儿童的筛查与治疗,以便能够缓解对儿童造成的不良影响。通过采取防控措施后,对病情的普查率、线索调查率、患者的服药率、规则治疗率达到100.00%,足以说明防控措施具有良好效果。
今后,本县的麻风病防治工作开展重点在于以下几方面:①积极健全云南省麻风症状监测系统,使得相关医护人员强化麻风病症的敏感意识并规范病例的报告流程,转诊程序。极大程度上降低麻风病误诊、漏诊、辗转诊治率问题出现的可能性,做到麻风患者的早发现、早控制、早治疗。同时,还可以明显降低二级畸残率。②强化密切接触人员的检查工作质量和效率,扩大检查的范围至所有治愈存活者的家属和日常密切接触人员。③强化综合性医院皮肤科乡村医生的培训与指导。只有强化自身的专业知识和诊断技巧,才可以强化麻风病的诊断与治疗。④具有强化宣传工作力度的意识,协调宣传,采取不同的途径和形式,并且充分利用医院候诊大厅、服务中心等地开展不同形式的宣传活动,可开办讲座,发放宣传手册等。除此之外,如果有未达标的地区,要督促麻风病危害行动的落实,早发现、早治疗;在此期间,还要开展预防性服药工作,以避免疫情的复发或新型疫情问题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