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形成和发展

2020-12-12 20:55蔡盈芳张伟杰
关键词:重工业工业化现代化

孙 星,蔡盈芳, 程 楠,张伟杰

(1.工业和信息化部 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北京 100804;2.国家档案局 经济科技档案业务指导司,北京 100037)

工业化道路是实现工业化的方式和途径,是一个国家走向富强必须面对的历史性课题。它涉及实现工业化的前提条件、发展方向和目标、制度和体制机制、实施战略和方针政策、推进步骤和发展阶段等,是一个宏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实践形态也被称为“工业发展模式”。

道路问题至关重要。习近平指出:“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1]36“道路问题不能含糊,必须向全社会释放正确而又明确的信号。”[1]113纵观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业建设的历史,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工业化道路形成的过程,尤其是重要的节点和闪光的坐标。中国的工业化就是经过这些节点和坐标一步一步地走过来的。回首过去,目的是关照现实,迎接未来。正如习近平曾对全党提出的要求:“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1]32

实现国家工业化,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就明确指出:“我们共产党是要努力于中国工业化的”,[2]并多次描绘未来新中国工业化的前景。在完成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第一个历史任务后,中国共产党立即领导实施大规模的工业建设,着手落实“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第二个历史任务。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到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方向,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经验,开拓创新,经过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兼程,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工业化道路,使中国迅速实现了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向先进工业国的转变,并踏上了进军工业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

一、描绘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的前景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业建设是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开始的。当革命斗争发展到有了自己的根据地时,中国共产党不失时机地出台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工业政策和劳动政策,并在推进战时工业建设的实践中,探索经济规律,积累管理经验,培养专业人才,为未来新中国进行工业建设做准备。

1944年9月,在抗日战争即将胜利时,中国共产党为争取中国走向光明的前途,提出成立联合政府的建议,表明要将战后中国建设成为工业国。次年4月24日,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中指出:“在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条件获得之后,中国人民及其政府必须采取切实的步骤,在若干年内逐步地建立重工业和轻工业,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3]1081并强调:“没有独立、自由、民主和统一,不可能建设真正大规模的工业。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3]1080

1949年,全国解放战争胜利在即,中国共产党正式将实现国家工业化的目标任务提到议事日程。同年3月5日,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中指出:“在革命胜利以后,迅速恢复和发展生产,对付国外的帝国主义,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4]1437报告还进一步提出,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实现先进工业国的目标,指出:“从中国境内肃清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国民党的统治(这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者的集中表现),还没有解决建立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问题,只有待经济上获得了广大的发展,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先进的工业国,才算最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4]1433

二、完成三大改造为工业化开辟道路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经过28年的浴血奋斗,推翻了三座大山,为中国实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从根本上扫除了障碍。然而,革命的胜利并不意味着这一转变的时机已经成熟。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用了3年时间,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恢复国民经济,建立起以国营经济为主导的新民主主义经济。随着1952年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特别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在望,新中国开始大规模建设的历史机遇终于到来了。

当时,党的中心工作面临实现两个转变,即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怎样完成这两个转变,从什么时候开始,采取什么方式来稳步地促进这两个相互联系的转变,中国共产党对此进行了探索。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曾设想,这两个转变分两步走,先经过10年到15年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工业发展了,国营经济壮大了,再实行工业国有化和农业集体化。经过3年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公私经济所占比重发生根本性变化、国营工业的发展远远超过私营工业,毛泽东改变了原来的设想,提出了实施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意见。1953年12月,中共中央宣传部起草了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宣传提纲,毛泽东审阅修改时,将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完整表述最后确定下来:“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5]之后,中共中央批准了中央宣传部制定的《为动员一切力量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斗争——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

中国共产党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是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理论,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制定的,是一个伟大的创举。按照这条总路线的部署,新中国实施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进行。这一举措,对于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具有重大意义。第一,通过全面完成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将工业企业全部纳入社会主义制度轨道,从根本上解决生产关系落后的问题,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第二,壮大社会主义工业的实力,进一步巩固工农联盟,增强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保障力量。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公布后,“三大改造”全面推进,至1956年取得决定性胜利,农民、手工业者、劳动群众个体所有的私有制基本转变成为集体所有的公有制,资本家所有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基本上转变成为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的公有制。“三大改造”与工业化建设同时进行并先期完成,为新中国工业化的前进开辟了社会主义道路。

三、探索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

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起步时期,主要是参照苏联的经验。自工业革命以来,世界上出现了三种比较典型的工业发展模式。一是英、美模式,即先发展轻工业,待积累了大量资本后,再发展重工业,这种工业模式经历了相当长的过程。二是德、日模式,即由政府投资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由民间投资发展轻工业,这种政府与民间并重的工业发展模式发展速度较快。这两种模式虽有差异,但都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靠压榨本国人民和掠夺海外殖民地获得原始积累逐渐完成的。三是苏联模式,即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以举国之力,优先发展重工业,在短期内建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中国共产党认为苏联的经验对新中国有示范意义,只有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依靠内部积累迅速建立起强大的重工业,为工农业生产提供各种必要的装备,使现代工业成为整个国民经济的主导和支柱,才能加快推进新中国的工业化。

1951年春,新中国着手编制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研究实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案。同年12月,毛泽东在修改中共中央的一份文件时,对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问题提出了初步设想:“从一九五三年起,我们就要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准备以二十年时间完成中国的工业化,当然不只是重工业和国防工业,一切必要的轻工业都应建立起来,为了完成重工业,必须发展农业并完成农业社会化,但是首先重要并能带动轻工业和农业向前发展的是建设重工业和国防工业。”[6]1952年9月,经过多次研究论证,中共中央确定了“以发展重工业为重点”的指导思想。12月,中共中央在《关于编制一九五三年计划及五年建设计划纲要的指示》中指出:“工业化的速度首先决定于重工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以发展重工业为大规模建设的重点”;“首先保证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的基本建设。特别是确保那些对国家起决定作用,能迅速增强国家工业基础与国防力量的主要工程的完成。”[7]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最后完成的“一五”计划确定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方针,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同时,力求使工业和农业、重工业和轻工业之间发展保持适当比例,避免彼此脱节。

1953年,国家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这是中国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的重要开端。“一五”计划执行的头几年总体是顺利的,但是也开始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是农业轻工业发展滞后,1956年,党的领导人从国际国内发生的一些事件,开始觉察到苏联模式存在的种种问题。毛泽东在进行广泛调查研究之后,于同年4月25日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指出:“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8]该报告前三条阐释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发展的辩证关系,强调今后应该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更多地利用和发展沿海工业,降低军政费用的比重,多搞经济建设。只有这样才能更多更好地发展重工业,国防建设才能够有更大的进步。

1956年9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会议的主题重点是经济建设。会议确定了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把我国尽快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肯定了“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提出“二五”计划要继续进行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建设;明确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即“尽可能迅速实现国家工业化,有系统、有步骤地进行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使中国具有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9]描绘出国家发展的宏伟蓝图,即15年建立一个基本上完整的工业体系,50年到100年建成一个富强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

1957年2月27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作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将“一五”计划以来中国共产党处理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关系的经验问题进行了初步概括,第一次提出“中国工业化的道路”重大命题。指出:“这里所讲的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主要是指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我国的经济建设是以重工业为中心,这一点必须肯定。但是同时必须充分注意发展农业和轻工业。”并进一步阐述:“在第二个五年计划和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如果我们的农业能够有更大的发展,使轻工业相应地有更多的发展,这对于整个国民经济会有好处。农业和轻工业发展了,重工业有了市场,有了资金,它就会更快地发展。这样,看起来工业化的速度似乎慢一些,但是实际上不会慢,或者反而可能快一些。”[10]

根据毛泽东这一时期有关调整农、轻、重关系和工业布局等讲话精神及中共中央关于向现代科学进军的号召,国家制定了《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修正草案)》和“二五”计划,中国工业化建设在继续以重工业为中心,加快农业和轻工业发展,加强工业布局调整的同时,对国家急需的科学技术领域进行部署,集中力量发展航空、电子、船舶、兵器、核能、航天等系列新兴工业。

在“二五”计划的执行中,1958年发生了“大跃进”的重大失误,使国民经济比例出现严重失调。为了提高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的认识,全党和中央开展了调查研究,总结经验,以纠正错误、调整政策。从1959年下半年开始,毛泽东先后提出要按照农、轻、重的次序安排国民经济,工业和农业同时并举,以工业为主导等重要思想,最后形成“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1961年1月,中央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11]。经过连续3年的努力,到1964年,调整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同年12月21日,周恩来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经过调整,工业和农业的关系、工业内部的关系都比较协调了,我们的经济力量比过去增强了,调整国民经济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在该报告中,周恩来代表中共中央国务院宣布:“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12]以后,实现“四化”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中长期奋斗目标。

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进入新时期,中国工业化的发展需要进行新的设计和部署。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在全面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包括工业化在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总体擘画,提出了一整套发展战略。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一个历史时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一句话,就是搞现代化建设。能否实现四个现代化,决定着我们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13]邓小平还提出:“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14]149“中国式的现代化,必须从中国的特点出发。”[14]151

1982年9月1日,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致开幕词,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15]这次会议根据邓小平的设计,确定党在新时期的总任务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并确定到20世纪末经济建设的近期奋斗目标为“翻两番”,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党的十二大突出的贡献之一,是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这一新的理论概括,从根本上解决了新时期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包括工业现代化建设的道路问题。由此,新中国工业的历史,翻开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新篇章。

党的十二大以后,改革开放全面展开,中国工业经济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实现了“两个突破”,即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突破了把全民所有同国家机构直接经营企业混为一谈的传统观念,提出“所有权同经营权可以适当分开”。《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就增强企业活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重视经济杠杆作用、实行政企职责分开、扩大经济技术交流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作出部署。之后,国营企业围绕增强活力进行了一系列体制机制改革,有的企业开始进行股份制改革尝试,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商投资企业也发展起来。同时,对外开放迈出了新步伐。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的基础上,中央又相继开放了一批沿海港口城市,创办了一批沿海经济开放区、技术开发区等,逐步形成了从沿海到沿江、再到内陆,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开放的新格局。在改革开放的政策推动下,中国工业经济进一步摆脱传统体制和机制的束缚,焕发出极大的活力,加快了工业化的进程。

198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召开,大会对经济体制改革作了进一步阐述,指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新的经济运行机制,总体上来说应当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要围绕转变企业经营机制这个中心环节,分阶段地进行计划、投资、物资、财政、金融、外贸等方面体制的配套改革,逐步建立起有计划商品经济新体制的基本框架。[16]这次大会在“翻两番”的基础上,又提出“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前两步是“翻两番”,第三步即到二十一世纪中叶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到1990年底,国民经济产值提前完成了第一步战略目标,其中工业国内生产总值占44.83%,对国民经济作出了重要贡献。

1992年10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会议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为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17]

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提出把国有企业改革同改组、改造、加强管理结合起来,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抓好大的,放活小的,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和再就业工程形成企业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推进各项配套改革,建立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和营运机制以及社会保障体系等,力争到20世纪末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党的十五大以后,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的国有企业改革攻坚全面展开。大型国企按照市场要求运作,不再承担行政性职能,由政府授权经营国有资产,增强自我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国有小企业发挥“船小好调头”的优势,采取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股份合作制、出售等形式,加快改革步伐。

至2000年,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大多数国家重点企业进行了公司制改革,其中相当一部分重点企业在境内外上市。企业扭亏增盈成效显著,当年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392亿元,为1997年的2.9倍。与此同时,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和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据统计,国内生产总值“第二番”目标在20世纪末已提前超额完成。

五、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进入21世纪,中国工业化加速推进,按照中央的部署,到2020年基本实现国家工业化。面对世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趋势,2000年8月21日,江泽民在第十六届世界计算机大会开幕式上讲话,指出:“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任务尚未完成,又面临实现信息化的艰巨任务。我们的战略是:在完成工业化的过程中注重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工业化的水准,在推进信息化的过程中注重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努力实现技术的跨越式发展。”[18]2002年11月8日,党的十六大报告第一次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指出:“本世纪头二十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19]

2007年10月15日,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命题,制定了“一条道路,一个方针,三个转变”的发展战略,即“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并对新型工业化建设作出部署:“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振兴装备制造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等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20]

六、坚持四化同步发展

2012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标志着中国工业化建设进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党的十八大对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等现代化建设做出新的设计和部署,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21]2013年9月30日,习近平在中共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我国现代化同西方发达国家有很大不同。西方发达国家是一个‘串联式’的发展过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顺序发展,发展到目前水平用了二百多年时间。我们要后来居上,把‘失去的二百年’找回来,决定了我国发展必然是一个‘并联式’的过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叠加发展的。”[22]提出四个“化”同步发展,也就是“叠加发展”,对中国工业化本身的推进及其带动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对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作出一系列部署。2015年5月29日,习近平在华东七省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指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提高我国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关键举措。要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深入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积极培育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构建现代发展新体系。”[23]

2015年10月26日,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的报告中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强调:实现“十三五”规划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24]“五大发展理念”为中国工业高质量发展,构建产业新体系,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中国工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2016年1月,习近平在重庆调研时强调:要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力度,重点是促进产能过剩有效化解,促进产业优化重组,降低企业成本,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需要,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25]同年11月国务院发布的《“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培育发展新动能、获取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领域。‘十三五’规划时期,要把战略性新兴产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信息化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必须敏锐抓住信息化发展的历史机遇。2016年4月19日,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当今世界,信息化发展很快,不进则退,慢进亦退。我们要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信息资源深度整合,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十三五’规划纲要都对实施网络强国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大数据战略等作了部署,要切实贯彻落实好,着力推动互联网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以信息流带动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物资流,促进资源配置优化,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推动创新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发挥积极作用。”[26]2016年10月9日,习近平在中共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中指出:“我们要把握这一历史契机,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要加大投入,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互联网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做大做强数字经济,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27]

2015年4月30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要坚持从国情出发,从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和二元结构的现实出发,从我国的自然禀赋、历史文化传统、制度体制出发,既要遵循普遍规律,又不能墨守成规,既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又不能照抄照搬。要把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促进城乡在规划布局、要素配置、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方面相互融合和共同发展。着力点是通过建立城乡融合的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目标是逐步实现城乡居民基本权益平等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居民收入均衡化、城乡要素配置合理化,以及城乡产业发展融合化。”[28]

2012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标志着中国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在“三步走”战略步骤基础上,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新的战略安排,将二〇二〇年到本世纪中叶分成两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要求“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十九大报告阐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四条基本方略,“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道路为第四条基本方略的内容。该报告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作出部署,提出“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六项任务: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从20世纪40年代提出建设工业国的宏伟目标,到2017年总结的“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基本方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形成和发展,党的全面领导是最为关键的因素,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根本属性。此外,在广泛借鉴、吸收世界其他国家现代化道路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从重工业起步,国家计划、规划先行,工业化和信息化并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区别于其他现代化道路的鲜明特征。

猜你喜欢
重工业工业化现代化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前工业化的市场和市场行为:考古学视角
发达国家审计发展及其对中国审计治理现代化的启示
斯大林工业化思想论析
浅论我国前四个五年计划对当代改革的启示
浅论我国前四个五年计划对当代改革的启示
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发展
为实现祖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而奋斗的青年工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