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晓晴
(北京外国语大学日语学院,北京 100089)
结果构式(Resultative Construction)的研究始于英语,随着其理论的完善和发展,20 世纪90 年代后半期以来,逐渐应用于日语、汉语等其他语言的研究中。结果构式是指受某种动作的作用和影响,动作的承受者(对象)产生了结果变化。在语言中具体表现为一个单句中的动作和结果分别以独立的形式出现。
“体”的概念源于英语的“Aspect”,汉语称之为“体”“貌”。“体”是对于事件所在场景、局面的时间把握的语法范畴,主要有继续体、完结体、开始体、存续体、单纯状态等。结果构式通过结果谓语表达动作的结果状态——即状态变化的终结点,所以句子本身必然有完结(telic)体存在。一般来说,结果构式不含有继续体,无法表达动作的进行或者状态的持续。围绕结果构式的完结性,Tenny (1994)使用了以下例句加以证明。
(1)He drank himself into a stupor in an hour/*for an hour.[1]
(他一个小时内就把自己喝的不省人事了。——笔者译)
(2)He painted the car a brilliant red in an hour/*for an hour.[1]
(他在一个小时内把车染成了明亮的红色。——笔者译)
正如例(1)(2)所示,结果构式所表达的事件可以与具有完结性意义的时间表达方式“in an hour”共现,而非完结性的、表示时间段意义的“for an hour”则被排除在外。因此一般认为,英语的结果构式本身就包含有完结性的意义,同时排斥持续性的意义。
不过,以英语的结果构式为参照得出的有关结果构式体特征的结论是否也适用于其他语言——诸如汉语和日语呢?下面就以汉语和日语为例,对此结论的适用性进行逐一分析。
在汉语中,当结构构式和表示逐渐变化的副词性成分一起使用时,其体特征会发生变化。具体来说,当句中出现“缓慢,逐渐”等成分时,结果构式不仅可以和表示动作进行的“正在/在”连用,而且还可以和相当于“for ~”句的时间段副词短语一起使用。这充分说明结果构式从原来无法表示动作进行、动作/状态继续转变成了可以表示继续体。例如:
(3)我们的生活水平在逐步提高。
(4)这几十年我们的生活水平在逐步提高。
从理论上来说,例(3)本身就包含有完结性的特征。但是,它却可以和表示动作进行、动作继续的副词标志“正在/在”以及表示时间段的“这几十年……”(例4)等连用,这说明结果构式的体特征已经发生了变化,不再只含有完结性,而是增加了持续性的特征,这一点迥异于英语的体特征。
此外,日语的结果构式也可以和表示非完结的时间表达方式(相当于英语的“for ~”句)连用。例如:
(5)彼女は20 分の間、そのシャツをきれいに洗った。
(她用了20 分钟的时间把衬衫洗干净了。)
通常来说,结果谓语主要描述主动词的论元,也就是主语或者宾语,具有限定结果构式的完结性的功能。不过,例(5)并不是和表完结性的时间副词句(类似于英语中的“in ~”句)连用,而是和“20 分の間”这种表示非完结性的时间段连用。“シャツがきれいになった”(衬衫洗干净了)不仅仅具有完结性的意义,还包含有“シャツがきれいになるまで彼女の持続的な動作”(衬衫变干净之前她持续不断的动作)的意义。由此可以看出,在限定结果构式体特征的功能方面,日语中的结果谓语受到限制。因此可以断定,日语结果构式的体也具有迥异于既往研究的特殊性。
本节简要分析了既往研究中有关结果构式体特征的结论在汉语和日语的适用情况。可以看出,汉语和日语结果构式中存在既往研究中有关“完结性”体特征的同时,还有不同于既往研究的特殊性。下面以汉语和日语为例,对结果构式的体特征进行再分析和探讨。
针对前节指出的既往研究中的问题,本节以汉语和日语的结果构式为例,证明既往研究中有关英语的体特征的结论并不能完全适用于其他语言。
2.1.1 慢动作效应
本节主要探讨慢动作效应(slow-motion effect)下,汉语结果构式的体特征。慢动作效应(slowmotion effect,スローモーション効果)是指具有缓慢、逐渐等意义的副词性成分使句子增加“继续性”的特征[2]。这类的副词成分有“一点一点地”“逐渐地”“缓慢地”等。
汉语的结果构式当和“缓慢,逐渐”等表达缓慢动作意义的副词成分共现时,也具有了持续性的特征。例如:
(6)朝阳染红了天空。 (典型的结果构式)
(7)朝阳正在一点一点地染红天空。
例(6)(7)中,“染红”是及物性质的结果复合动词,动词后面可以接宾语,表示的是由主语的作用引起的宾语的状态变化。例(6)中的典型结果构式“朝阳染红了天空”,即“朝阳之光使得天空变红了”, 整个句子的重点是放在天空发生变化后的结果状态上,至于达到“红”的变化过程则不在句子关注的范围内。与之相对,(7)在关注“朝阳之光使得天空变红了”这种变化的结果状态的同时,还关注实现“天空变红”这样的结果状态的过程或者变化的阶段性,即红1,红2……。这种差异可以参照图1。
由例(7)可以看到,汉语结果构式在慢动作效应的作用下,原本所具有的完结性会被削弱,而且结果谓语对整个结果构式的体特征的限定作用也会相应地减弱。而事件达到完结点之前的过程,即到达完结点前的持续性则会相应的出现并增强。此时,结果构式整体上的体态就不再是单纯的“完结性”,而是变成了<持续性+完结性>的复合形式。而且,在保留原来的“完结性”的同时,表示变化过程的“持续性”则成为了整个句子表达的焦点。
图1 慢动作效应下结果构式的体特征
此外,当加上诸如“一个小时……(一直)”(相当于英语的for ~句)等表达时间段的副词短语时,句子依然成立。
(7’) 这一个小时朝阳正在一点一点地染红天空。
也就是说,在具有“徐徐、缓慢地、渐渐地”等意义的副词性成分所带来的“慢动作效应”的作用下,汉语的结果构式除了带有典型的结果构式所具有的“完结性”以外,还蕴含了达到完结之前的经过/过程。也就是说,其具有了“持续性+完结性”的复合的体特征。
而且,句中还可以使用“正在/在”(动作正在进行的标志),这也是“慢动作效应”下结果构式的体特征发生了变化的一种佐证。
2.1.2 复数宾语、同质复数事件
瞬间动词接复数性的宾语时,表示的是相同的瞬间事件重复多次发生。因为整体上来看,单一事件只含有结果构式本身的完结属性,并不含有持续性特征。但是如果把这个(整体)单一事件分解来看的话,它却是由复数的同质小事件所组成的,而每个同质小事件均可以看作是整体事件实现过程中一个点,因此,复数宾语表示的复数同质事件自然具有了在达到最终完结结果之前的持续性的特征。
(8)南方的小林区正在被砍光伐尽。 (9)推土机正在推倒那些老房子。(10)奶奶正在吹灭蛋糕上的蜡烛。
以例(8)为例,如果把结果构式原句“小林区被砍光伐尽了”看做是一个整体的话,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已经完成的动作或者说是已经完结的事件。通常来说,整片林区被砍光是从一棵树被砍倒开始,两棵树被砍倒……n 棵树被砍倒……直至最后一棵树被砍倒,那么这片林区就被砍光了。与此相同,其他林区应该也有这样一个渐变(速度有快有慢)的过程。因为一棵树被砍倒是一个瞬间产生的动作,如果把一棵树被砍倒的瞬间动作看作一个点,那么整片树林被伐光即是一个由很多个点组成的线。这样从整体来看,“南方的小林区被砍光伐尽了”这个单一事件只含有结果构式本身的完结属性,并不含有持续性特征。但是如果把这个(整体)单一事件分解来看的话,它是由复数的同质事件所组成、而每个同质小事件均可以看作是整体事件实现过程中的一个点,因此,自然具有了在达到最终完结结果之前的持续性的特征。这样,结果构式原本内含的完结属性就变成了包含动作完结之前的过程在内的“持续性+完结性”——一种复合形式的体态模式。如图2 所示。
图2 复数宾语、同质复数事件时结果构式的体特征
与例(8)相同,例(9)(10)也是相同的结构。“吹灭”“推倒”“砍光”等均是表示瞬间动作,没有持续性。但是,当和复数的宾语共现,并且表示同质的瞬间事件时,就会有复数事件集合的意义,进而产生持续性的意义。而且,具有完结性意义的“吹灭”“推倒”“砍光”等词组成的句子也可以和表示动作进行的体标记“在/正在”连用,这也可以证明结果构式具有了表示持续性的意义特征。因此,可以说明当瞬间动词带复数宾语、表示同质事件时,结果构式的体特征会发生改变。
综上所述,汉语的结果构式的体态特征除了一直以来所认定的“完结性”之外,还具有表示变化过程的持续性的特点,即具有“持续性+完结性”复合式的体态特征。因此,与英语不同,汉语的结果构式即使和表示时间段的时间副词(相当于英语中的for ~句)连用,句子仍然可以成立。
与英语的结果构式不同,日语的结果构式的完结性意义不是很强。具体的佐证是日语的结果构式中可以出现诸如“2 分の間”(两分钟)或“一日中”(一整天)这样的时间副词。而这样的时间副词相当于英语中表达非完结性,即持续性意义的“for ~”句。例如:
(11)彼はテーブルを2 分の間きれいに拭いた。
(12)十兵衛は何時間もの間、床をぴかぴかに磨いた。
(13)お父さんは一日中ペンキで垣根を白く塗った。
在例(11)中,可以读出“桌子在擦干净之前他一直在擦”的动作在持续进行的意义。通过添加的时间副词,该句的解读有了不同的意义——桌子从相对不怎么干净到慢慢地变干净,交代了变干净前的一系列的变化过程,具有了表达持续性意义的体特征。而原来的结果状态的意义则相对地减弱了。本文认为这正好可以说明其与英语不同,日语中的结果谓语在限制体特征的能力上相对英语较弱。这和日语只有“本来的结果构式”[3-4]的特点息息相关。所谓“本来的结果构式”是指主动词的词汇意义中本来就含有结果状态的意义,结果谓语只是对主动词的意思作进一步记述的句式。因为动词本身已经含有结果完成的意义,所以结果谓语也就没有必要再对事件进行体态的进一步限制和规定,此时的结果谓语不再是作为体限定词来使用,而是对动词本身含有的结果状态做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所以我们可以说,只有“本来的结果构式”的日语中的结果谓语在对体态的限定作用上较弱。
以上从主动词的意义特征的角度分析了日语结果构式的体特征。根据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日语的结果构式完结性不强,结果谓语只是对主动词本身所含有的结果状态的词汇意义进行描述,可以说在限定整个句式的体特征的作用上相对较弱。而且,结果副词本身也包含达到完结点前的经过·过程的意义。此外,日语的结果构式还可以与表示非完结性意义的时间副词,诸如“2 分の間”(两分钟)或者“一日中”(一整天)(相当于英语中的for ~句)等连用,这也是结果构式已经拥有持续性特征的佐证。
本文以汉语和日语为主要参照,指出了两种语言中的结果构式中除了本身所含有的完结性之外,还具有“持续性”的体特征。由此有必要对结果构式的体特征作进一步审视和考察。
主要的结论有:(1)汉语的结果构式在“慢动作效应”的作用下,结果谓语本身的体态限定作用相对减弱,在本身所具有的完结性的基础上还出现了持续性的特征。这种情况下,结果构式整体上就变成了“持续性+完结性”的复合型的体结构;(2)汉语在瞬间动词接续复数宾语、表示同质事件时,结果构式原本内含的完结属性会变成包含动作完结之前的过程在内的“持续性+完结性”的复合型的体结构;(3)英语的结果构式不能和表达时间段的时间副词短语(for ~句)连用;与英语不同,汉语则可以连用,句中即使出现具有持续性特征的时间副词,句子依然可以成立;(4)日语的结果构式的完结性特征不强。结果谓语仅负责对主动词本身所含有的结果状态进行具体性描述和说明,在对体特征的限制力上不够强。和英语不同,日语的结果构式也可以和表达持续性的时间副词短语(for ~句)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