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萍
一、引言
数学是与人们生活联系非常密切的一门学科,它是人类对事物的抽象结构与模式进行描述的一种手段。在人类历史的发展中,数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于信息化社会来说,数学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的必要手段。从小学阶段开始,数学就一直是学习中的重点,它陪伴了学生整个求学生涯,同时也是一门有一定难度的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说,这个阶段的数学学习大多是一种启蒙,是打开数学大门的钥匙,对于后续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从而实现相应的目的。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法单一
有关部门一直在宣传个性化教学的作用,要求教师对现有的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对于小学生来说,现阶段的教学方法还是老旧的,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常进行照本宣科,将学生作为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和学生之间没有产生一定的联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一定的创新理念,习惯按照教学计划展开工作,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没有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时间,导致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缺少一定的参与性,很难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2.教学目标上的问题
对于小学生来说,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教师通常都会将其限制在一个框架内,没有让学生真正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过于被动。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没有按照学生的特点进行设定,为了完成认知目标,通常会抹杀学生的创造性观念,忽视学生的奇思妙想。数学不仅需要记忆、思维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的情感活动过程也是非常重要的。而“重结果轻过程”是现阶段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是应该解决的问题,教师忽略了知识的来龙去脉,压缩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学习过程。
3.教学设计上的问题
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教师需要根据教程大纲的要求进行教学程序的设计,通常遵循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对学生有一定的吸引力。但是从问题的设计来看,教师对这方面的考虑往往不够深入,缺乏思考的价值,学生回答的问题不具有一定的深层含义,没有将新旧知识有效串联到一起。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一定的矛盾心理,阻碍了学生思维独立性与创造性的培养,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依赖性很强,总是按照教师的逻辑进行判断,学生没有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与新课改的教学方向有一定的偏差。
三、构建小学数学情理相融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性
1.小学数学中情理相融的含义
从小学数学的知识结构来看,大多都是理论性的知识点,对于学生没有一定的吸引力。尤其是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来看,逻辑性过强的概念可能会对学生有一定的限制。有些教师习惯于用数学思维进行知识的表达和传递,忽略了学生的感受,没有从学生的情感方面进行探索,导致课堂氛围比较沉闷,不符合现代教学的特色。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充分明确知识概念,运用了大量的排比和修辞手段,有一定的形式主义特点,华而不实,失去了数学本身的特色。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情理交融的概念就是实现情感与理论知识的平衡,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空间。
2.小学数学情理相融课堂教学的重要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情”表达的是一种情感,更多的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和情绪波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一定的情感表达,和学生形成有效的互动,这是保持良好课堂氛围的一种方式。“理”更多的是指理性的东西,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包括数学课程中的知识概念、计算公式等,都是学习过程中的重点,是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有效手段。只有构建情理相融的课堂教学模式,才能使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保持积极的状态,提高学习兴趣,在轻松的氛围中完成对一些复杂概念的学习。将感性因素和理性因素有效融合,无论是对于教师的教学还是学生的学习来说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構建小学数学情理相融课堂教学的具体措施
1.构建趣味课堂
一些低年级的小学生并不具备一定的学习意识,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比较迷茫。在这个阶段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没有从学生的特点出发,没有围绕学生展开教学计划,直接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很有可能导致学生失去对数学的兴趣。因此,为了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强化课堂教学,教师应该通过构建趣味课堂达到情理相融的目的。首先,趣味课堂是以学生的心理情趣作为课堂中的主导,以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为目的,在教师有针对性的启发下,实现学生对知识的自主性、创造性探索,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其次,在构建趣味课堂的过程中,教师不应该脱离教材,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
例如在分数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给每名学生派发一大一小两个正方形,并且将正方形分成不同的格子,然后将格子涂黑,让学生判断涂黑的格子占正方形的几份,从而引出分数的概念和相关内容。这种趣味性的活动可以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感,并且强化学生的记忆能力。相较于普通的教学方式来说,趣味课堂教学更能提高学生的创造价值,符合新课改下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
2.强化教师的语言应用
语言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用来表达思想、实现交流沟通的有效手段,也是传递知识的一种工具。针对小学生的性格特点来说,如果想实现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情理相融,教师应该注意强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语言应用,恰当地使用教学语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教学语言可以分为口头语言、身体语言、书面语言等不同的类型。
首先,口头语言是教学过程中的主导语言,可以使学生在绘声绘色的讲述过程中学习一定的知识。教师需要在使用口头语言的过程中掌握发音技巧,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独特魅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可以适当提一下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并且及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有效的反馈,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
其次,身体语言是教学活动中的无声语言。小学生对教师有一种崇拜感,在课堂上尤其注意教师的一举一动。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身体语言和口头语言的配合,实现教学中的情理相融。例如在圆形面积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打手势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起到一种暗示的作用,为教学增添一定的艺术魅力,弥补语言上的不足和空白。
再次,书面语言的应用也是非常重要的,有些教师对课堂教学理解错误,过于注重情感的表达,忽略了理性知识的重要性,导致情理失衡。这里的书面语言包括公式、定义等,应该适度穿插到课堂中。
3.优化课堂提问形式
课堂提问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明知故问”,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极强的动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他们的精神状态,达到情理的有效融合。
首先,教师应该注意提问的时间。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观察,一旦学生表现出注意力转移的现象时,教师应该通过课堂提问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教师在设计问题的过程中,要注意开阔学生的思路,将学习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通过提问的方式有效表达出来,启迪学生的逻辑思维,提高他们的记忆能力。
再次,课堂提问也是增进交流、活跃课堂气氛的有效手段。在提问过程中,教师可以和学生形成双向互动,增进相互之间的感情,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从而构建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从学生的特点出发,认识到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明确情理相融教学模式的重要性,从而构建趣味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善于运用教学语言,拉近与学生的距離,同时优化现有的课堂提问方式,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徐大旺.小学数学课堂情境教学创设探讨[J].才智,2019(27):20.
史官英.浅析情境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的实践应用[J].学周刊,2019(28):89.
汪小波.情理视角下小学数学教材二次开发研究[J].基础教育论坛,2019(19):8-9.
朱丹.小学数学问题情境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0):118.
丁维虎.情理共生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上海教育科研,2018(05):81-83.
袁雅彬,袁仕理.让小学数学课堂情理共融——以“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为例[J].小学数学教育,2017(21):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