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娟
摘 要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关键时期,学生不仅要学习和掌握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还要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养成独立自主的数学学习习惯。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创新意识,通过自主建构,提升对数学的感悟,形成举一反三的思维,为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自主建构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31-0197-02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越来越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同样如此,老师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引导学生掌握良好的数学能力,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因此,老师应该要促进学生自主建构,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的真正主人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探究式的学习,主动探索知识内容,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然而,在以往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多数老师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没有唤醒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学生也缺乏主动探究、主动发现的能力,久而久之,学生对于数学学习提不起兴趣。针对这些情况,笔者建议老师多采用建构主义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促进学生自主建构,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一、引导学生预习,培养自主学习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习惯了被动接受新知识,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独立性,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教材新知识传授之前,老师可以为学生布置适当的教学任务,引导学生在课下抽取时间来认真预习新课知识。通过有效的预习来熟悉教材知识内容,理清学习重点和难点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认知能力,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来探索建构,真正实现学生从数学教材知识结构到自我认知结构的转化。
例如,在学习《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这节课时候,老师在讲课之前,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在课下利用时间来进行预习。首先,老师引导学生认真的阅读教材上的内容,引导学生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在方格纸上把图形连续平移三次,掌握平移的方法。老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对折和画的方式来进行学习,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深刻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够尝试画一画轴对称图形,提醒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有哪些。另外,老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图形的旋转,熟悉绕点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90度的含义,引导学生感受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为了检测学生的预习成果,老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一道基础性很强的练习题,老师在上课之前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根据学生的表现情况给予适当的鼓励和表扬。
二、小组合作教学,合作交流建构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还要提高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另外,老师也不能忽视学生的团体协作学习能力的培养,而且团体协作学习能力是新课程教学中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是提高学生与老师之间交流互动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的重要方式。在课堂上老师可以采用分组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之间充分地进行互动学习,这样可以减少老师对于课堂的掌控能力,更好地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进合作交流建构。
例如,在学习《多边形的面积》这节课的时候,老师在讲解新知识的时候,将班级内的学生进行分组,可以按照就近原则来分组,一方面要控制小组成员的数量,另一方面也要控制小组成员的学习状况,切忌将后进分到一个小组之内,这样学生的学习将会很难提高。如果将学生能力好一些的学生和学习能力弱一些的学生分到一起,那么基础弱一些的学生就能够受到学习基础好的学生的感染,对于他们的学习将会更有帮助。分好小组以后,老师可以进行简单的提问,“我们之间学过很多关于图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同学们能不能迅速回忆起来,将他们总结出来?”根据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在小组内积极地进行讨论,学生们广泛发表意见,可以不断评议还可以不断补充。如果存在不同意见,学生还可以提出来进行认真的分析和讨论。这样学生的学习能力会不断增强,合作学习更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相信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将会更加的扎实。
三、及时课堂提问,自主探究建构
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都比较小一些,他们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力都比较薄弱,很多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不强,非常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在以往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也会经常发现部分学生课堂听课效果不好,他们在课堂上容易走神,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为了帮助学生在课堂上更加专注,老师可以多进行一些课堂提问,通过及时有效的提问来引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知识学习中。另外,课堂提问还能够促进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构建,这样就会减少老师在课堂上主动讲授知识的机会,学生的学习会变得更加深刻。
例如,在学习完《圆柱和圆锥》这节课以后,学生们学会了如何利用公式来计算一些立体图形的体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老师为学生引入不规则立体图形的计算模块,为学生举出一个例子,“在老师手里有一个不规则的水杯,哪位同学可以开动脑筋想出办法来计算出水杯的体积是多少?”经过这个问题的提问,很多学生对计算水杯的体积立马产生了兴趣,但是一些学生还在尝试用传统的方法来进行计算,可是无法计算出水杯体积的准确数据。在此,笔者不断引导和提醒学生要尝试用打破常规的方式来进行思考,接下来笔者提醒学生想一想《曹冲称象》的故事,这时候学生立马就产生了灵感,可以用一个水桶里面装满水,然后将水杯完全浸没在水桶内,当水桶将水溢出以后,测量一下水的体积就是水杯的体积。
四、加强课堂练习,综合实践建构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不仅要注重数学理论知识的讲解,引导学生真正懂得数学相关知识理论和定义。老师还要幫助学生进行及时地练习,毕竟理论最终是要回到实践中去。尤其在数学课堂上新知识讲解完毕以后,老师还要通过展示相关的练习题来帮助学生及时巩固,促进学生完成综合实践建构。
例如,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这节课的时候,老师为学生讲解如何利用公式来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以后,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老师可以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来进行课堂练习。比如,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测量一下所在教室的长和宽,然后计算出教室的面积是多少,老师还可以建议在教室铺上边长为20cm的地砖,如果一块地砖是10元,那么教室铺完地砖以后需要花费多少钱呢?通过创设情境,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计算,这样可以检测学生在课堂上对于知识学习的掌握程度,还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自主建构。
综上所述,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想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建构,老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通过预习来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老师在日常教学中还可以引用合作交流教学的教学方法,通过合作教学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建构能力。在课堂上为了帮助学生学习注意力更加集中,老师可以及时进行提问,通过提问激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建构。老师在新知识的讲解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还要加强课堂练习,为学生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建构能力。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9年江苏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支持儿童挑战性学习的支架建构实践探索》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徐瑞敏.建构理论下小学数学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6,2(22):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