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连接体模型透视

2020-12-11 09:16高峰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连接体高中物理模型

高峰

[摘要]连接体模型大致分为悬挂类、支架类、斜面类、板块类,文章采撷几则典例,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点评,以引导学生分类认识连接体模型,并在问题的分析、比较过程中适当归纳总结,以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

[关键词]连接体;模型;高中物理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 2020)35-0057-02

连接体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的物体组成的系统。在高考试卷中,经常出现连接体模型,甚至在压轴题中也会出现。连接体问题变化多端,考查内容多,能力要求高,很多学生在处理时感觉难度较大。因此,在实际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分类认识连接体模型,并归类分析各类连接体问题的解题思路,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下面结合实例对典型的连接体问题进行分类例析。

一、悬挂类

悬挂类问题,一般牵涉绳,而绳对物体的作用力一定沿绳,要解决这类问题,可以灵活采用整体法和隔离法,并运用牛顿第二定律或平衡知识解决问题。

[例1]如图1,圆环A穿在一根水平放置的细杆上,用轻质细绳将小球B与圆环A连接起来。已知圆环A的质量是mA,小球B的质量是mB。因为存在水平向右的风,圆环A与小球B一起向

右匀速运动。此时,轻质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则( )。

A.风对小球B的作用力为F=mBgtanθ

B.突然风增大,小球B受到绳的作用力仍然不变

C.如果风力增加,水平杆对圆环A的力增大

D.杆和圆环A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mB/mA+mB

解析:如图2,分析小球B的受力可知:风的作用力为F=mBgtanθ,细绳对小球B的拉力为T=mBg/cosθ,因此A正确;假如风变大,根据T=mBg/cosθ,θ角变大,拉力也变大,因此B错误;将圆环A和小球B视为整体分析,整体重力为G总、水平杆对圆环A有向上的支持力Ⅳ、风力F水平向右、圆环A受到杆向左的摩擦力f。由平衡条件可得N=G总,f=F,因此杆对圆环A的支持力保持不变,可知C不正确;由N=G总=(mA+mB)g,f=F,F=

mBtanθmbgtan θ,f =μN得/μ=mA+mB,因此D错误。

点评:本题结合实际,考查悬挂类平衡问题。解决的办法是:运用整体法和隔离法,先用隔离法,并以挂件为入手点,分析挂件的受力情况,再以整体为研究对象,分析整体的受力情况。

二、支架类

支架类问题,一般牵涉轻杆。轻杆对物体的作用力一般沿杆.可以是拉力,也可以是支持力,解题时要具体分析。轻杆连接两球同轴转动时,两球具有相同的角速度,两球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单个球机械能不守恒)。

[例2]如图3所示,在竖直平面内,将一个半径为R的环形槽固定住。已知环形槽内部光滑。将小球甲连接在一根轻杆上,已知轻杆的长度是√2R.球甲的质量是m。再在轻杆的另外一边固定一个小球乙,已知小球乙的质量是2m。将连接两个小球的轻杆放置在环形槽中。小球乙此时处于环形槽的最低端。将连接两个小球的轻杆由静止释放,则( )。

A.在下滑中,小球乙机械能的增加量等于小球甲机械能的减少量

B.在下滑中,小球乙重力势能的增加量等于小球甲重力势能的减少量

C.小球甲能够到达环形槽的最下端

D.从右向左返回时,小球乙能够回到环形槽最低端

解析:甲、乙物体组成的系统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因此,下滑过程中甲球减少的机械能总是等于乙球增加的机械能,选项A正确;由于下滑过程中甲、乙物体的速度在变化,因此甲球减少的重力势能总是等于乙球增加的重力势能说法错误,选项B错误;若甲到凹槽的最低点时,乙到达与O点同一水平面的位置,显然机械能增加,选项C错误;杆从右向左滑回时,乙回到凹槽的最低点时机械能不变,选项D正确,答案选AD。

点评:解决支架类问题,常用系统机械能守恒、功能原理及牛顿第二定律等知识解决问题。

三、斜面类

斜面类问题,历来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可以考查斜面上物体的平衡,也可考查斜面整体的平衡,还可以考查加速问题。解题时应注意整体法和隔离法。

[例3]如图4,将一个斜面体放在水平面上。已知水平面粗糙,斜面体质量是M,倾角是θ。将一个物体放在斜面体上,用力F沿着斜面向下拉动物块。已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斜面体保持静止,则下面选项正确的是( )。

A.斜面体有相对地面向右的运动趋势

B.斜面体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Fcosθ

C.斜面体受到地面的支持力是(M+m)g

D.物块受到斜面体的摩擦力为F

解析:可以用整体法分析,将斜面体与物块当成整体,整体的重力为G(大小等于mg+ Mg),地面对斜面的支持力为Ⅳ,对物块的拉力为F,斜面对地面的摩擦力为^,整体平衡,可以得到:f地 向右,大小是f地=Fcosθ,N=(M+m)g+ Fsinθ,因而B正确,A和C都是错误的。如图5,再将物体隔离开来,F+ mgsinθ=f,因此D错误。

点评:(1)几个物体都静止;(2)几个物体都匀速运动;(3)整体内一部分静止,其他匀速运动。这三种情况可以尝试使用整体法。

四、板块类

板块类问题是一类重要的连接体模型,牵涉两个物体的相对运动,解题时,要根据两物体的受力特点、运动特点,判断两物体是否发生相对运动,然后,运用整体法和隔离法解决问题。

[例4]如图6(a)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一块长木板,已知桌面和长木板間没有摩擦力。从0时刻开始,一个小物块获得了一个速度v0,冲上了长木板。图6(b)所示为长木板和小物块的速度一时间图像,其中t1、v0、v1都是已知的。重力加速度为g。根据这些信息能求得( )。

A.长木板的长度

B.小物块质量与长木板质量的比值

C.长木板与小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

D.t1时刻长木板的动能

解析:由v-t图像的面积表示位移,可以求得从t=0开始到t1时刻物块比木板多发生的位移,但不能求得木板的长度;由v-t图可得木板和物块的加速度大小的比,物块和木板所受合外力都为物块和木板间的滑动摩擦力,因此物块和木板的质量比等于二者加速度的反比,选项B正确;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a=v0-v1/t1,对物块应用牛顿第二定律μmg=ma可得物 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选项C正确;由于不能求得木板的质量,因此不能求得木板获得的动能,选项D错误。

点评:物块和木板都在恒力作用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v-t图像的面积表示位移,v-t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本题可利用比值法和图像法解决。

解决连接体问题,要利用整体法和隔离法进行分析。具体解题时,首先要搞清物体间的连接关系,然后分析清楚物体的运动情况,如果属于平衡类问题,一般从力的观点选择研究对象后求解;如果不属于平衡类问题,一般利用牛顿第二定律,确定物体间的运动关系后解方程求解;对于曲线运动和部分不牵涉加速度和时间的直线运动问题,常用能的观点解决问题。

(责任编辑 易志毅)

猜你喜欢
连接体高中物理模型
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连接体问题
重要模型『一线三等角』
重尾非线性自回归模型自加权M-估计的渐近分布
弹簧连接体的运动情况剖析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3D打印中的模型分割与打包
FLUKA几何模型到CAD几何模型转换方法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