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医生,你好吗

2020-12-11 09:15
民生周刊 2020年23期
关键词:村医上门电工

在四川鹽亭边远的山路上,村民常看到两类人,一是腰挂电工包,走村串户,保障供电的电工;二是肩背红十字药箱,身穿白大褂,上门为群众看病或查体的村医。他们或步行,或骑摩托,人一进村,鸡不鸣犬不叫。村民说:电工和村医,常来村里,家里养的狗都知道是朋友来了,跟着他们兴奋地跑前跑后,决不会狂叫“报警”。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乡村医疗制度已基本覆盖全部农村地区,哪怕最偏远的山区,也常有村医送医到农家。建立乡村医疗制度,目的是让农村群众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农民群众如果生病,在家门口就能及时就医,或者有医生上门;村民也能定期享受体检服务,加强疾病预防;在农村开展卫生健康教育。

近10年来,国家培养了大批乡村医生。各级政府也出台政策,吸引激励大学生村医,扎根乡村,为农民群众服务。万千乡村医生,用脚底板走出了回春妙手,获得了农民群众的信任、尊敬。

当然,由于城乡软硬条件的较大落差,乡村医生的工作环境、经费预算、劳动强度、职业前程、业务提升、收入待遇、养老保障等等,都没法和城区比,也不能和乡镇比。

尽管如此,有许多村医,仍一直坚守阵地,履行守护农民群众健康使命,用听诊器、血压计、注射器传递党的温暖。他们是平凡的英雄,也是新时代最可敬可爱的白衣天使。

同时,面对各种困难和不如意,也有人选择离开,到新的天地,一展抱负。虽没坚持下去,但毕竟曾经在那一方天地流过汗水眼泪,因此,没必要责难走的人是逃兵。

去者不回头,留者熬白头。面对乡村医生的生存、发展困境,我们是否应以更高站位,以更大力度、更多资源,留住广大村医的人,更留住他们的心?

猜你喜欢
村医上门电工
糊涂的维修工
上门可行 诊疗不可
找到稳定村医的关键环节
村医未写病历,谁之过?
《意见》出台 村医“乍暖还寒”
村医协会要为村医干4件大事
生意上门
美上门:“爱美丽”是个刚需
送祸上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