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詹庆文 郭凤玮(广东理工学院)
推动完善爱国主义教育品牌,培养爱国主义情怀,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的一大主题,也是增强新时代青年责任感、使命感的有效途径。高校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新生代力量,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的主力军和重要动力。加强高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力度对国家和人民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提高高校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效率,不仅是培养新时代有责任、有担当的人才基础的必然要求,对国家发展、民族进步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还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高效路径,有助于引导当代大学生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不断完善和发展自己,成为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人才。
随着国家发展得越来越好,当代大学生对国家与自己的未来充满了信心,也满怀着激情与憧憬,希望可以早日投入到快速发展的潮流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展示自己的朝气与热情。尤其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典后,当代大学生犹如获得强心剂一般,爱国主义有力地充盈在胸腔,成为其成长、成才的强劲动力。然而,由于大学生自身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尚未定型,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弱,做事还没有一定的规章条理与原则,为人处事仍处于不断成长与完善的阶段,暂时还不懂得如何通过正确的方式把这满腔的热情转为自己开展学习与实践的动力,更无法将爱国主义热情化为现实生活中能促进其完善知识体系、提升其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水平的推动器。尤其是在学习过程中,大学生遇到阻碍仍容易选择放弃,任由学习激情被消耗殆尽,从而导致无法发挥满腔爱国热情对其自身发展的积极作用。因此,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爱国热情很容易被激发,但也容易消失,而且反反复复,出现学习热情周期短的特征,始终无法完全发挥爱国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在其自身成长成才方面的积极作用。
当代大学生对实用性知识的学习有着很高的敏感度,对纯理论学习兴趣并不高,而且很容易产生厌学心态。在目前的阶段中,高校大学生关于爱国主义情怀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以理论教育为主,虽然随着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越来越丰富,大学生的课堂学习也逐渐辅之以实践学习、室外学习等形式,但仍然有较大的局限性,应用范围并不大,导致大学生因爱国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较强理论性而出现了学习主动性低,关注度不足与固定化思维等问题。另外,因为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很难找到与爱国主义思想与教育有明显联系的实践活动,无法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入认识理论内涵,导致他们容易产生爱国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实用性、现实意义等错误的认知,并逐渐失去对爱国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兴趣和耐心,影响了自身的学习效果和效率。
随着国家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不断重视与深入,大学生不管是在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中都能通过互联网平台、面对面交谈、课堂学习等方式接触到爱国主义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不断关注政府与社会民生的最新动态,增强自己的爱国主义意识,激发爱国主义情怀。然而,由于高校大学生对爱国主义教育的关注度和兴趣并不高,缺乏对爱国主义信息的敏感性和持续关注,导致对爱国主义的学习以碎片化为主,无法形成完整体系,更不能进行系统化掌握。在碎片化学习和缺乏系统掌握能力的影响下,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培养与思想教育根基不够牢固,加之信息爆炸时代的影响,大学生容易迷失和动摇,从而削弱了爱国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积极影响。
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传授拒绝泛泛而谈。高校大学生学习时总是出现似懂非懂的现象,主要原因是文字都懂,但内涵和内在联系无从下手,无法掌握。针对这个问题,爱国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就要加深大学生对爱国主义内涵的理解和掌握,引导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工作过程中始终保持好心中对国家、民族和人民的满腔热情;同时,要既讲框架体系,又要精讲重难点;既能引导大学生背诵定义,又能让大学生理解记忆,有感而谈,逐步深入,挖掘价值。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典的爱国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介绍庆典的盛大场面、组织庆典的主要目的和意义,还需要对学生感兴趣的部分装备、背景和内在联系等内容进行拓展,介绍过程中可以结合当代领导人和中华人民的智慧支持,介绍身边为此付出毕生精力的人员等,为他们提供真实的崇拜与学习榜样,帮助学生对爱国主义内涵有进一步的了解,搭建起理论知识与身边的人与事联系的桥梁,拉近理论和现实的距离,获取他们感兴趣的实用性知识,进一步明确自我发展的具体方向和可供选择的实践措施,形成“爱国主义是鲜活的”的正确认识,从而促进高校大学生爱国情怀的保持和加深。
互联网时代的影响已深入高校大学生的方方面面,并不断加深高校大学生自我与社会之间的联系,成为大学生现实生活和独特个性的重要粘合剂。为此,爱国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利用好时代发展工具,充分发挥互联网影响力,在想方设法降低互联网平台不良信息的影响的基础上,把爱国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加倍放大,用到课堂上和实践活动中。比如,通过共享正面的时政点评引导高校大学生有立场、有想法地对待良莠不齐的互联网信息,培养其哲学思维方式,辩证地判断事情的对与错,拒绝被动挑拨,做出过激行为。同时,要学会通过互联网构建丰富、新颖的线上课堂。通过有趣的线上课堂,教师们要积极用好大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把爱国主义教育通过时事政治以课本之外的微课、电影、网页宣传等方式吸引大学生的兴趣,让大学生在当下学习中找到新鲜感,积极发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也找到自己在爱国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存在感,激发自己的学习热情。课堂交流过后老师们可以通过微信、QQ等聊天工具,关注好学生的思维动态,做好及时的指导和教育,把爱国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贯穿课堂,融入生活,加强理论和实际的联系,让大学生对爱国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愿意学,有话说,有想法,敢于说,提高爱国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爱国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孕育于文化渊博的国家大地,其发展也要立足于这块肥沃的土壤之上。中国悠久的历史造就了丰富的“红色资源”,而教育具有传承性,二者共同赋予了爱国主义思想政治教育鲜活的历史与时代特征。高校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要清晰认识这个发展规律,充分利用中国历史文化造就的“红色资源”优势,发挥“红色资源”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积极影响,通过融合激情高昂的红歌、精彩生动的红色影视、庄重严肃的红色之旅等内容,引导大学生以史为镜,正确看待今天的发展与进步;同时,帮助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感受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怀,通过娱乐性教育活动巩固学习效果,产生心灵上的共鸣。另一方面,寓教于史、寓教于乐也可以激发大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榜样与资源,关注身边前辈的先进事迹,了解爱国主义情怀的强大力量,从而增强大学生发现事物的能力和挖掘价值的冲劲,促进大学生与先进人物之间的交流和联系,自觉培养爱国主义情怀,进一步提高爱国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高校大学生的思维活跃,学习能力强,传播想法的速度快,因此,在爱国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大学生的这些特征,加强他们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提高学习的效率。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大学生可以不断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进一步思考爱国主义的内涵与联系,明白爱国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积极影响,形成相对完善的知识体系,增强其对学习的毅力和耐性。另外,充分发挥学生思维的活跃度,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导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在爱国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中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以教育教学中的知识点出发,带动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发展,从而能为爱国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出谋划策,让爱国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充满年轻人的特色和活力,更适于新时代高校大学生的发展需求和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要求。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的工作指导为高校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引导大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把握时代发展规律和大学生发展特征,发挥实用性知识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利用好互联网等时代发展工具和中国“红色资源”优势,内外联动,促进教育教学方式的创新发展,提高效率,让高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更具实用性,从而进一步推动完善爱国主义品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