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改革与创新研究

2020-12-11 15:06凌富亚王振红贵州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贵阳550000淮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安徽淮北35000
关键词:就业指导大学生信息

凌富亚 王振红(.贵州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贵阳550000;.淮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安徽淮北35000)

2015年,国务院发布《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国发[2015]50 号),明确提出“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大数据部署,深化大数据应用,推动大数据发展与科研创新有机结合”①的发展要求。高校大学生对数据信息的掌握和运用最为快捷,数据中的许多内容对于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择业意识、选择准确就业方向、提升就业能力都有积极的作用。虽然目前全国各高校开设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但由于课程设计、授课方式、师资力量等存在问题,影响了教学效果,进而影响到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稳步推进。本文以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改革创新为研究对象,将大数据、云处理等优势技术引入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探讨其可行性与应用性,这对于“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改革创新,以及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推进,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新时代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改革的必然性

(一)大数据浪潮兴起为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提供了时代机遇

“大数据”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20世纪80年代,被称为“数据仓库之父”的美国科学家比尔·恩门首次提出这一概念,他用这一词汇来描述对海量信息进行的分析,从而得出有价值的科学的见解的技巧。1982年,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在其著作《第三次浪潮》中将“大数据”称为“第三次浪潮的华彩乐章”[1]。但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大数据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直至2008年9月4日,《Nature》杂志推出以“Big Data Special(大数据)”为题的封面专栏,用整个一期的篇幅阐述大数据的概念,并论述了大数据在金融服务、健康、农业、教育、医疗等多个领域的应用前景,从而开启了大数据时代的序幕。2009年联合国制定了《全球数据脉动计划》;2012年美国宣布实施《大数据研究发展创新计划》,之后法国、德国、韩国、新加坡等国也相继提出“大数据治国”的相关理念,大数据的广泛应用成为大势所趋。

在全球大数据发展的浪潮中,中国政府、媒体、学界和工业界也对大数据给予高度关注。2013年4月,央视著名节目《对话》以《谁在引爆大数据》《谁在掘金大数据》为题,对大数据进行了连续两期的宣传和介绍,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大数据的广泛关注。2015年,国务院相继出台了《关于运用大数据加强对市场主体服务和监管的若干意见》《关于促进大数据发展的行动纲要》《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等文件,明确指出推动大数据应用的重要性,标志着大数据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

大数据不仅引领了信息技术领域的变革,也推动了各行各业的改革与创新。在高等教育方面,大数据应用更是前景广阔。对于易于接受新事物、敢于创新的大学生而言,将大数据应用到日常的教学课程中,将会对学生的思维模式、学习方式、价值理念等产生深远影响。因此,作为高等教育重要课程之一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也必将受到大数据的影响,需要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改善教学模式,培养专业师资才能,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

(二)智慧校园建设为就业数据收集、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进入21世纪后,随着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蓬勃兴起,“智慧校园”建设在我国各大高校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所谓“智慧校园”,是指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在线上构建一个与现实校园相并行的“虚拟校园”,并利用互联网实现校园内的师生在交流、分享、沟通、反思、表达等方面的信息互联互通,从而给广大师生提供智能化的教育服务与管理的新路径。目前,多数高校已经建成了校园城域网,实现了校园区域网络全覆盖。在建设“智慧校园”的过程中,学校可以利用计算机、云处理等技术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生活状况,以及心理需求等信息数据进行时事监控和管理。具体到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方面,学校可以凭借智慧校园建设的技术支持,对学生的就业心理、择业意向、就业能力等信息数据进行收集,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大数据技术对其进行分析处理,以便了解学生对课程的学习诉求,从而通过有效的教学组织,实现个性化指导。

(三)学生多元化的就业观念为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改革提供了现实需求

在新时代,高校学生的就业观念愈加多元化,自主择业、灵活就业、创新创业成为越来越多高校毕业生的新选择。因此,改革“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实现课程的个性化、定制化教学,便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的现实需求。与此同时,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教育的本质回归到促进学习者个体的发展,教育模式从传统课堂的集体教学向数字化个性教育发展”[2]。依靠计算机技术对收集到的大学生就业意向、就业心态和就业能力等大数据进行分析,能够掌握每位学生的职业期许、岗位认知、区位选择等若干信息,依托这些信息可以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教学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从而使课程能够为多元化的学生就业需求服务,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指导。

二、目前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存在的问题

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切实做好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7〕26 号),提出“将就业指导课程纳入教学计划”②的要求。此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在全国高校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同时,在课程开展过程中相关问题也逐渐显现。

(一)高校对就业指导课重视不足

当前,虽然各个高校都根据教育部要求开设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并将其列为必修课程,但在执行方面依然存在着重视不足的问题。首先,在学时安排方面,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学时明显偏少,与其必修课的课程地位不符。大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安排在16 学时以内,甚至少数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仅有10 学时,严重地影响了教学效果。其次,在考核方式方面,多数高校没有制定“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考核指标和体系,往往以一份电子简历完成课程考核,极大地削弱了课程的应用性。再次,在教学检查方面,多数高校缺乏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检查督导机制,甚至个别高校将就业指导课程视为“应付教育管理部门的必修课”,忽略了对该课程教学效果的检查和督导,导致“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成为“领导不管、教师不专、学生不学”[3]的尴尬课程。

(二)教学方式单一陈旧

目前,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依旧采用“填鸭式”“讲述式”等传统授课方式,以教师讲述为主,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是接受知识的“容器”,师生之间鲜有互动,更妄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授课模式。单一的教学方式令学生对课程内容缺乏兴趣,导致听课状态欠佳,教学效果不理想。事实上,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多媒体、互联网、教学APP 等新兴科技为创新教学模式提供了丰富的技术支持,但由于部分教师不善于运用新技术,使得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方式仍然单一、僵化,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三)专业师资匮乏

“大学生就业指导”是“一门涉及教育、管理、社会及心理学等多方面的应用性课程,同时,也是一门集时效性、应用性为一体的课程,因此,对指导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4]。然而,目前多数高校以专职辅导员或就业指导中心工作人员兼任“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授课教师。与专业教师相比,辅导员和就业指导中心工作人员的学历较低,且大多从事繁杂的教辅或行政工作,难以抽出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对课程进行深入研究,同时也不擅长利用互联网、多媒体、教学APP 等手段对课程教学方式进行有益探索,导致授课时只能照本宣科,影响教学效果。

(四)缺乏个性化指导

国内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普遍存在缺乏个性化教学的问题。众所周知,高校专业种类繁多,人才市场对不同专业的需求也存在较大差别。与此同时,毕业生在求职意向、专业能力、就业心理等方面也各有不同,因此,“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亟需实施个性化教学和指导。然而,目前大多数高校在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呈现“空而泛”的特征,授课教师往往无须备课便能登台讲授,如简历制作、面试技巧、就业政策等,但这些内容大多是从网上下载而来,缺乏对学生个人专业、性格以及就业诉求的指导,难以引起学生对课程的兴趣。

三、大数据时代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改革策略

如上文所述,目前高校就业指导课程面临着诸多困境,因此,抓住大数据的时代机遇,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入大数据技术,从而摆脱困境,实现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网络化、个性化,这成为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改革的必由之路。

(一)树立全新教学理念,建构核心课程地位

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教师作为课程学习的主导者,是课程学习的中心,是知识的绝对权威。然而,进入大数据时代,知识可以通过学校以外的互联网等多种途径来获得,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因此,大数据时代的就业指导课程亟需更新,即以动态、多元、开放和平等的态度进行教学。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摈弃“以教师为中心,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模式,转而以学生为中心,对学生的就业心理、就业意向、就业困惑等问题进行全面的了解和统计,并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对其就业的可行性进行科学分析。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就业指导教师还可以利用微信群、QQ 群等信息平台将学生整合为一个信息群体,通过网络交流了解学生的思想和就业观念,并利用网络平台向大学生传递正确、乐观、理性的就业理念。利用网络平台,教师可以及时与学生对话,重视学生对就业指导课程授课方式的意见和建议,师生双方以各自的知识、经验、情感、个性投入教学活动中,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从而增强学生对就业指导课程的认同感,促使该课程由“边缘”进入中心,成为名副其实的必修课、核心课。

(二)合理运用大数据技术,建设就业指导教学平台

在大数据时代,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可以运用大数据技术,搭建就业指导教学平台。通过对就业信息的搜集、分类、处理、分析,为学生就业提供更加有效的帮助。教学平台的建设需要关注两个方面:

第一,广泛搜集就业信息,完善数据资源。在大数据时代,就业指导教学平台的建构需要大量数据信息来支撑运转。因此,需要广泛搜集就业政策、招聘信息、求职信息、企业信息、专业信息等数据信息,并将其存入平台数据库。同时,还要密切关注就业市场和人才市场的发展动态,对各类人才的就业态势、职业前景等数据进行搜集整合,为实现专业化、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提供数据基础。

第二,充分利用系统数据,做好就业信息分析。完成数据信息的搜集之后,需要运用大数据方法对各类就业信息进行分析、整理。在具体操作上,可以利用SAS、SPSS 等数据分析软件,对各地区、各行业的就业数据进行处理,绘制当前的就业趋势,预测未来的就业走向,从而掌握不同行业、不同区域、不同单位的用人需求,掌握不同学生的就业意向,实现就业人员与职位供给的智能匹配。

(三)充分利用就业指导教学平台,推动课程教学模式创新

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提升教学效果。大数据时代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模式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实现创新:

第一,建立网络学习学分认定制度,构建新型O2O(线上到线下)教学模式。大数据时代下的信息化教学模式需要进一步完善网络学分认定制度。在正常的课堂授课之外,学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弹性学习,根据自身的就业期望、就业能力、就业观念制定符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完成学习计划者可以给予合理的学分认定。教师也可以通过移动终端对学生的课程学习进度进行实时监控,以此作为就业指导课程学分认定的依据。

第二,将移动互联网与传统教学深度融合,实现“混合式”教学模式。充分应用互联网、云技术等高新科技,实现就业指导教学平台与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电子设备互联互通,线上与线下课堂相融合,将个体的就业兴趣评估、专业就业趋势、线上模拟应聘、求职团队建设相结合,实现多元化、立体化的教学,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科学教学理念,推进“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从而促使“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成为大学生成功就业的助推器。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就业指导课程教育队伍的大数据分析能力

高校要建设一支具备较强的大数据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的专业教育队伍,以便更好地发挥大数据在就业指导课程中的作用。首先,要强化就业指导课程教育队伍的大数据意识,鼓励教师积极搜集、分析与就业相关的数据信息;其次,加强现有教师队伍运用大数据的能力,如开设统计学、测量学等知识培训,以提升他们对大数据的分析和应用能力;最后,吸收一批精通大数据分析技术的高层次人才,充实“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师队伍,优化师资结构。

(五)完善制度,注重数据安全,保护学生隐私

数据平台中存有学生的姓名、电话、专业、住址等重要信息,如果泄露则可能危及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高校在整理和分析学生就业信息时,要建立相关的安全保密制度,并不断提高安全防护技术,以防学生个人数据信息的外泄。首先,要根据国家法律和有关规章制度制定就业信息采集、存储、分析、运用等过程的保密制度。各部门或者教师在使用数据时要明确用途,要有对应的审批程序,以确保数据安全保密,避免给学生造成不必要的困扰。其次,要不断完善数据的技术升级,提升数据的安全防护技能,切实做到数据安全、信息安全。

结 语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带来了改革与创新的契机,高校应与时俱进,充分利用大数据的技术优势,积极推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在就业平台建设、线上教学、师资培训、个性化指导等方面的创新,使该课程能够对大学生就业产生实质性的指导效果,助力大学生顺利就业。

①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EB/OL].http://www.xinhuanet.com//fortune/2015-09/05/c_1116464516.htm.2018-11-14.

②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做好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EB/OL].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08-03/28/content_5526.htm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大学生信息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职业院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现状及对策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订阅信息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如何给高职学生上好就业指导课
展会信息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