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谛,任重远
(1.中国传媒大学 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北京 100024;2.河北广播电视台,河北 石家庄 050031)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12月7日至8日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要求“整体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和中小学学科德育。深度挖掘高校各学科门类专业课程和中小学语文、历史、地理、体育、艺术等所有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解决好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课相互配合的问题,发挥所有课程育人功能,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体系”。可见,切实改变我国当下业已形成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隔绝的“孤岛效应”现状,将“立德树人”贯彻于高校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前行,构筑育人大格局,已成为新时代我国高校教学改革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令人欣喜的是,当前我国许多高校已经围绕在大学通识教育课、公共基础课及各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这一课题,开始对以往的课程体系进行重新梳理与整合。这不仅表明我国高校课程思政改革已在行动,还预示我国大学生核心素养将得到大幅提升。
所谓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够适应其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正如教育部2016年9月13日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所阐释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包括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6大素养,具体细化为人文情怀、勤于反思、健全人格、社会责任、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1]可以看出,在强调提高国民综合素养,全面推进学生素质教育的今天,只有不断提升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才能使学生逐渐成为具有较强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杜卫认为,要真正实施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素质教育,培养学生丰富全面的能力是关键性的一环。他阐释道:“就教育活动自身来说,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取决于从事创造和享受对象世界的活动能力的全面发展。能力,作为一种可教育因素,成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关键性因素。现代教育应该全面地开发与培养受教育者的各种能力,从而引发新的需要,造就各种素质全面发展的现代人。”[2]朗诵艺术教育正是开发和培养大学生语言艺术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朗诵艺术不仅能够满足大学生审美心理的需要,也能促进他们审美能力的提升,引发他们新的审美需要,成为一个各种素质全面发展的人。
朗诵作为一种具有鲜明特色的有声语言艺术形式,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可考历史。朗诵是对文学语言的再创造,通过朗诵,人们不仅能从中体味语言文字的内在魅力,让心灵受到感动,使智慧得到启迪,还能抒发人生情怀,焕发精神斗志,激发生命热情,给人以强大的审美体验和精神力量,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为国育才”的目的。
朗诵艺术在现实生活中对民众所起到的鼓舞与教育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譬如在我国人民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肆虐的当前形势下,广大新闻工作者、文艺工作者,乃至许多非专业人士纷纷采用朗诵的形式,及时而有力地歌颂了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务工作者、科技攻关人员、解放军、警察、驰援武汉的爱心人士,以及那些昼夜加班赶制医疗防护用品的工人、废寝忘食地建设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的施工人员,还有许多在抗疫过程中发生的可歌可泣的人物与事件。这些朗诵作品的适时涌现,既鼓舞了人们战胜病毒的信心,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热情,也坚定了人们不灭病毒誓不休的决心。朗诵给人们带来的精神力量及其对民众的鼓舞与教育作用由此可见一斑。
实践证明,朗诵既是思想传播的一种载体,它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朗诵又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尤其在当下我国大力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进程中,它能够起到深入挖掘与诠释中华经典文化的内涵及现实意义的作用,使人们更加亲近中华文化经典,更好地熟悉诗词歌赋,从而传承并发展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此外,朗诵在我国向来有着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朗诵艺术具有思想性强、信息量大、普适性强、认可度高、易于接受、便于操作等优势,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产生凝聚人心和鼓舞士气的宣传教育效果。
然而,令我们深感遗憾的是,在我国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在各高等院校着力打造诸如音乐、舞蹈、美术等公共艺术教育通识课程时,均未将朗诵艺术课程列入其中,更谈不上重视和加强。这不能不说是我国大学公共艺术教育中的一种缺失。倘若我国高等院校能够普遍开设朗诵艺术课程,并将其打造成为一门具有中国特色的高品质的通识教育课,我们相信,朗诵艺术课不仅会因其与生俱来的亲和力和操作上的便利性被大学生们喜爱和接受,也会因其在内容上的经典性、丰富性和贴近现实性而成为提升我国大学生核心素养的一条重要途径。
我们之所以迫切地提出在我国大学教育中应该普遍开展朗诵艺术教育的构想,主要基于以下几点思考。
理想是人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可以说,理想是人们对未来事物的美好想象和希望,也比喻对某事物臻于完善境界的观念。现如今,我国一些大学生的人生理想和人生追求不容乐观。具体表现为对国家社会局势的冷眼旁观,对个人前途命运的茫然无措,对父母、家庭的过分依赖,缺少独立自强的精神和信心,正当风华正茂的年纪就失去了生活热情等,这些不同程度存在并显现出来的问题,反映出了当今大学生价值观上的模糊不清。对此,我们有责任通过有效教育引导帮助他们尽早尽快地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关于学生确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性,正如林崇德所分析的:“素养不仅是知识、技能或能力,而是比知识和技能更宽泛的概念,是相关知识、态度、价值观和情绪的集合体。可见,价值观是核心素养谱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没有正确价值观的引领,人就缺乏获取知识与能力的动力,已获得的知识与技能也难以被有效地利用。因此,价值观的培养应该贯穿所有的学科,它的重要程度应该与学习素养、实践素养比肩。”[3]应该说,学习朗诵艺术就是一种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朗诵文本几乎全是思想性强、艺术性高的经典文学作品,大学生通过朗诵艺术的审美体验,可以陶冶性情、净化心灵,进而实现自身人格的升华。
朗诵艺术是基于文学作品的二度创作,人们朗诵的作品大凡都是具有正能量的优秀文学作品。在学习朗诵时,朗诵者只有在理解文学作品内容的基础上,才能通过有声语言绘声绘色地将其再现出来。而朗诵者要达到准确地“再现”必然是基于对文学作品的准确读解。朗诵者对文学作品的读解过程,除了要求朗诵者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和文学修养外,还要求朗诵者能够准确领会作品的创作目的和意图,挖掘作品的深层含义,探寻作者的人生历程、理想追求、人生目标、价值取向及思想感情等,以形成思想观念、精神情感上与作者的认同感。大学生在学习朗诵艺术的过程中势必经常体验这样的读解过程,这无疑将对其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产生积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可见,相比其他艺术形式的教育,朗诵艺术教育显得更为直接、更为便捷、更易引导、更有感染力,也更易收到成效。
譬如在朗诵刘禹锡的《陋室铭》这篇文章时,朗诵者除了要熟知文章的81个字外,还要了解作者以及这篇文章的创作背景。刘禹锡作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官员,由于政治改革失败而屡遭贬职。被贬到安徽和州县的刘禹锡一再受到地方官的刁难和排挤,迫使他从县衙的大房子搬到只能容下一桌、一床、一椅的小屋里居住。但是刘禹锡在面对命运的不公平时,他没有气馁,没有妥协,依然保持着昂扬的精神斗志和高洁的思想品格。身居陋室而笔耕不辍的他,为后人写下了《陋室铭》。朗诵者只有了解这些创作背景,才有可能体悟“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一千古名句中所传递出的作者心中那种淡泊名利、坚守节操、宠辱不惊、自信豁达的人生态度,才能将作者心中那种不以陋室为陋的临困不屈、处变不惊的潇洒自信与精神气度表达出来。朗诵者只有在准确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之后,才能自觉地将作者的精神品格融入自己的人格塑造中,形成价值观的认同,与作者崇高的思想境界同频共振。朗诵者在经历这样一个读解过程之后,势必会被文学作品的思想感情感染和影响,日积月累,相信他(她)在遇到困难、遭遇艰险时,会更加勇敢坚定,能将做人的品德与节操置于物欲横流的现实之上,摒弃那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思想,逐渐成长为胸怀大志、脚踏实地的栋梁之材。
再如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是一篇叙议结合、夹叙夹议的悼念文章,文章叙事简约、议论精辟、以理服人,具有深刻的思想性。朗诵者在读解这篇文章时,首先要能够真切体会毛泽东对白求恩大夫不幸逝世的深切悲痛与惋惜之情。其次,朗诵者要从第一人称(毛泽东)的视角,感受作者(毛泽东)撰写此文时的心境和情境,体验作者思想感情的运动脉络,从而准确理解作者那发人深省的叩问,“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并循循善诱地教诲:“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4]从毛泽东对白求恩大夫的高度评价中,我们深刻认识到白求恩的确是一位令人敬仰的伟大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他的不幸牺牲的确是一个沉痛的悲剧,而“悲剧是可以引起人们的怜悯,进而使心灵得到净化的”(亚里士多德语)。《纪念白求恩》能够引发人们去思考,去判断,去对比自己与白求恩的差距和不足,在自省中纯洁心灵,明确自己做人的选择。当朗诵者在深切体验了这样的读解过程之后,一个心系全世界人民解放事业的白衣战士——白求恩的形象就跃然眼前,朗诵者会被这位外国友人的国际主义精神所折服,从而反思自己能否具有白求恩大夫那样的精神境界。当朗诵者将自己的理解通过有声语言表达出或惋惜,或崇敬,或自惭形秽的感情和态度时,会使自己对白求恩大夫的敬仰之情得到抒发,从而获得精神上的快感,并以此引发道德力量和审美境界的提升。当下,我国大学生特别需要学习并践行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摒弃那种好高骛远、唯利是图、专门利己的思想,努力争做一名具有正确人生理想的勇于奉献、乐于担当的人。
“高尚”是崇高之意。[5]2044“情怀”是心境、心情之意。[5]870“高尚情怀”是一种崇高的心境。马克思主义美学认为,崇高是一种由人的审美感反映出来的客观世界的审美属性。自然界中“崇高”的概念是与各种壮丽的自然景色分不开的,如汹涌的波涛、广袤的大地、雄伟的高山等,这一切都使人满怀庄严而赞叹的感情。但是,能让人们在更大程度上确立崇高感情的是为人类谋幸福而进行的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如从事宏伟的建设、征服宇宙、献身科学、舍己为人等。概括地讲,崇高就是人类的成就和创造性劳动的美的集中表现。从这个意义上讲,“崇高”的概念和“英雄”的概念有较强的相关性,每当人们提到“英雄”的概念时,几乎都会同时出现“崇高”的概念。因为英雄是人类生活中最能体现崇高精神的典型人物,是表现崇高最鲜明的形式。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崇高是一种有效的具有高度思想性的道义力量。[6]纵观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具有高尚情怀的主人公比比皆是,无不令人钦佩和敬仰。他们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人为建设更加美好的社会而奋斗,这是人们追求崇高理想的最鲜明的例证。作为在校大学生,通过朗诵优秀的文学作品,从中感悟英雄、模范和各类先进人物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实践中展现出的崇高理想和精神境界,将有助于鼓励大学生投身火热的现实生活,积极从事对社会进步、国家发展、家庭和谐、个人幸福等有积极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情怀,从而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成为新时代具有高尚情怀的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
譬如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0年元宵节特别节目》中,有一个由白岩松、刚强、欧阳夏丹、贺红梅、水均益、海霞几位播音员主持人朗诵的节目——《你的样子》。诗歌通过捕捉奋战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一线几位医护人员令全国人民难以忘怀的动人模样,热情讴歌了他们恪尽职守、勇于担当、不辱使命的情操。在这些逆行者的“样子”中,有昼夜兼程赶赴武汉疫区的84岁高龄的著名医学专家钟南山为了跟疫情赛跑,只能抓紧时间在动车餐车里闭一下疲惫双眼的样子;有年轻漂亮的女医生脸上被防护面罩勒出道道压痕,让人看了心疼的样子;有身患绝症行走不便仍坚持在抗疫一线辛勤工作的老医生碎步疾行的样子;有刚拭去痛别战友泪水就毅然转身迎向危重病人的医生勇敢顽强的样子;有月收入仅600多元却捐出10000元积蓄的68岁环卫大爷,放下钱悄然转身离去的样子;还有为了便于穿戴防护服而决然剪掉一头秀发的可爱的“90后”姑娘的样子;更有那些自我隔离于城市楼群中的武汉市民在自发约定的时间里,推开窗户齐声高唱国歌的坚强、豪迈的样子……这些“样子”就是武汉人的样子,就是中国人面临灾难英勇不屈、众志成城的样子!
在朗诵者饱含深情的朗诵中,诗篇里的每一种“样子”,都化成了一座座义薄云天、大爱无疆的英雄雕像——他们在跟时间赛跑、在跟病毒较量,他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他们有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决心,他们身上绽放出了人世间最美的样子!朗诵这样的诗篇,无疑需要朗诵者体验这些“样子”背后蕴藏的崇高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情操,以及战斗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为了夺取抗击新冠病毒的胜利而不畏艰险、舍己为人的豪情壮志。不如此,朗诵者的思想感情就不可能与诗歌创作中的那些“样子”所具有的思想境界同频共振,就不可能发出动人心魄、激动人心的声音,就不可能达到感染人、鼓舞人、启迪人、激励人、团结人的效果。事实上,诗歌中蕴含的强烈的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怀不仅激荡于朗诵者的心灵深处,同时也深深融进了广大听众的心灵深处,使人们受到了正能量的感染和鼓舞。这对于我国当今的大学生,尤其是“90后”“00后”乃至“10后”的学生们来说,无疑是最好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5]302“底蕴”指详细的内容、内情。[7]294关于中国人的人文底蕴,于海礁认为:“人文底蕴是我们内心蕴藏的人类文化中的先进和核心部分的才智与见识,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理解,包括对其内情、底细的洞察及其内涵的理解,是推动我们健康持续发展的精神原动力、支撑言行的综合体。其中的‘人文’决定着人的精神走向,‘底蕴’指出了人的才智与见识是带有内敛和隐含特点的。”中国人的“人文底蕴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都是从认识、分析、继承中华传统文化中收获的智慧”。[8]可见,具有人文底蕴的人,是具有崇高的人文精神、丰富的人文情感、坚定的人文信念和普遍的人文关怀的人。
要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就要在增强大学生的人文底蕴上下功夫。习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在我国大力倡导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今天,积极鼓励大学生朗诵中华文化经典,不失为正确引导大学生们感受、亲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好途径、好方法。从我国多年来开展群众性朗诵活动所选作品的内容看,中华文学经典往往成为大众喜闻乐见、朗朗上口的首选内容,在数量上一直占据绝对优势。人们通过朗诵这些积淀中华民族最深沉精神追求的经典作品,不仅能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优秀、最广为流传的思想、道德、品行、修为与智慧,培养对先贤的敬畏与钦慕之心,而且还能在声情并茂地运用有声语言将作品表达出来,抒发自己内心情怀的同时,有效地实现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应该说,朗诵的过程既是被圣贤先哲崇高伟大的心灵润泽和感召的过程,也是被他们的精神气质鼓舞和启迪的过程,还是被他们博大胸襟陶冶和净化的过程。这样的心境滋养定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引领朗诵者的心智朝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从而使其逐渐养成不急不躁、张弛有度、含蓄内敛的品格和气质,成为一个内心包容、心智豁达、感情真挚、拥有大爱之心、具有丰厚人文底蕴的人。
譬如很多人都喜欢朗诵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这篇流传千古的诗作是身为宋朝丞相的文天祥率兵与元军作战失败后,元军逼迫他写招降书时为了表达自己宁死不屈之决心而写下的明志诗。作为朗诵者,只有设身处地地将自己置身于文天祥因战败成为阶下囚的境遇中,才能理解他郁结于心的“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的失意与苦闷;只有眼前出现那些金戈铁马之后留下的断壁残垣以及国破家亡的衰败景象,才能深切体会作者面对“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时心中的无望与绝望;只有想象作者身陷囹圄的孤单与无力回天的无奈,才能哀叹“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的凄凉与悲愤;只有真正从内心深处感受到作者那种悲愤至极,决心以死报国时内心迸发出的凤凰涅槃般的理想火焰的情状,才能准确理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样豪气干云的慷慨悲歌。在朗诵时,朗诵者除了使用标准的普通话发声,懂得稳健的气息运用,掌握必要的情感表达的技巧外,更重要的是通过朗诵升华思想境界,展现英雄气质和民族气节,彰显出“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人文底蕴。
人格是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也是指个人的道德品质。[7]1144人格能够反映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通常,一个人的人格发展处于平衡、和谐的正常状态,就会被称为人格健全的人。反之,一个人如果在人格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平衡、不协调的情形,就会被视为人格不健全的人。
健全人格的培养过程,是促进人的个性特征全面发展以达到人格发展的平衡、和谐状态的过程。如今,我国大学生多为在宠爱中长大的独生子女,他们往往缺少挫折教育,存在不同程度的自私狭隘、虚夸浮躁、骄横任性、唯我独尊等不良习性,这些都会影响他们健康人格的形成与发展。倘若朗诵艺术教育能在高校得到普遍推广的话,大学生通过朗诵中华经典诗文,不断体悟古圣先贤、文人雅士、杰出人物的崇高理想和人生情怀,在中华传统文化的持续滋润中,把浮躁的心沉静下来,让爱心、责任、乐观、宽容、平和、谦逊、坚韧等优秀品质常驻心田。在通过有声语言大力弘扬生活中的真、善、美,积极传播社会正能量的同时,助力他们健全人格的形成。
譬如在《2020年元宵节特别节目》中,著名演员陈道明、徐帆、濮存昕、宋春丽、吴京安、史可合作朗诵的诗歌《相信》,一开场,就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将朗诵者带入诗歌的情境:“你在哪儿?”“你在哪儿?”“亲爱的,我给你留了语音怎么不回我?”“孩子,年夜饭都上桌了,我们在等你。”“大过年的,你要去哪?”“武汉,不是暴发疫情了吗?”……此时,朗诵者仿佛就是那位担忧妻子安危的丈夫、就是那位鼓励儿子勇敢坚强的父亲、就是那位正等着孩子回家吃年夜饭的慈祥母亲……朗诵者们强烈的“代入感”,让观众的脑海中浮现出了一张张焦急、期盼的脸庞,听到一声声藏着愧疚的“妈妈,我不能回来了,我有任务”的坚定回答。此时,观众心里明白:驰援武汉的人们,他们也有家庭,也有盼着他们平安回家的亲人。然而他们却义无反顾,用实际行动表明:宁愿为了“大”家离开小家,为了更多人的安危而舍弃亲情、爱情,坚定不移地为了打赢新冠病毒的阻击战而逆向奔赴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正是由于朗诵者们准确地捕捉到了诗作中蕴藏的人的内心深处的爱心、情怀、坚毅、责任、使命等美好品质的精神内涵,并且通过有声语言艺术表达将它们“放大”到“极致”,使作品达到或令人血脉偾张、激情澎湃,或令人黯然神伤、潸然泪下的极富艺术感染力的至美境界。对于朗诵者而言,这样的艺术体验,每一次都是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每一次都有一种震慑人心的力量,每一次都是一场荡涤心灵的升华。由此推断,大学生只要坚持学习朗诵,接受朗诵艺术美的熏陶,必将有助于改变他们的精神气质和整体风貌,对其健全人格的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
再如陈先义创作的诗歌《致敬钟南山》,描写的主人公是2003年抗击非典的大功臣,现今又奔赴抗击新冠病毒一线的中流砥柱——年已84岁高龄的著名医学专家钟南山院士。诗作由衷地赞美钟南山是“民族脊梁”——“力拔山兮气盖世,天欲坠时南山擎。一盏仙壶济世悬,国有危难立钟鼎”。在读解这首诗歌时,朗诵者的脑海中会立刻浮现出钟南山日夜兼程奔赴疫情一线治病救人那英勇坚毅的形象,他那铁骨铮铮的秉性中透出的顽强和自信,眼眶里那盈盈泪水中充满了一位白衣战士对祖国、对人民的忠诚和热爱……朗诵者心中会油然生出感动与敬佩之情,而这种感动与敬佩之情一定会融入朗诵者的有声语言表达中。当钟南山的形象在朗诵者心中越发清晰、高大起来的时候,那种“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精神就会与当下最典型的传承者——钟南山的形象统一起来,并且深深印在朗诵者心中,成为朗诵者赞美之、歌颂之的内在精神力量。在国家危难之时,钟南山这位无双国士以实际行动为我们做出的表率,是我们这个社会最应该倡导的一种精神和最值得学习的一个榜样。通过朗诵这样的诗歌,一定能够提振人们的精神,提高人们区分真、善、美与辨别假、丑、恶的能力,增强人们战胜困难的斗志,激励人们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和人民,自觉地担当起对国家社会的使命和责任。
笔者深知,在人们对有声语言作为艺术的认知度还远远不够、远远不足的当下,朗诵艺术教育要成为与音乐教育、美术教育、舞蹈教育等艺术教育形式并列存在的一种艺术教育形式还需经历一个认知与建设过程。但是,只要朗诵艺术教育工作者积极投身于朗诵艺术实践与理论研究中,持之以恒地为传承优秀的中华文明做出自己不懈的努力,在我国高校普遍推广并开设朗诵艺术教育课程的这一设想一定能够实现。
目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主力军,其核心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奔小康目标和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为此,有效提升大学生核心素养的任务刻不容缓。面对中共中央、国务院将全面复兴传统文化定为重大国策的新形势,只有加快以提高大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我国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步伐,全力培养符合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可靠接班人,才能保证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希望本文提出的关于在我国高校普遍开展朗诵艺术教育,以利提升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构想,能够引起相关部门及专家的关注与重视,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朗诵艺术教育,尽快成为新时代我国高校课程思政改革中一门最具中国特色的高品质通识教育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