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明丽
语言区的创设不仅能给孩子提供一个语言交流和运用的专门场所,也能有效促进幼儿的早期阅读、语言表达、社会认知和人际交往等多种能力。因此,小班语言区的创设显得尤为重要。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语言区活动形式多样,材料丰富,能让幼儿充分地去阅读、交流、交往。本学期,我将语言区作为班级区域活动创设的重点,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做了一系列的思考与计划,并在实施与反馈中不断调整,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语言区环境的创设
(一)整体色彩的把控
小班幼儿以无意注意为主。除了要保证光源充足、宁静和谐外,教师还应把控好主要色彩的搭配。若色彩过于素雅、形式过于单一则难以提起幼儿进区的欲望,其他的发展就变成了空话。但若过于丰富,幼儿则容易被这些强烈的视觉冲击所吸引,难以静心活动。因此,在多方考虑后,我设计了温馨的 “家庭式阅读小馆”、梦幻的“粉色帐篷小屋”、可爱的“动物之家”三种风格。通过投票,我们最终决定了采用“家庭式阅读小馆”这一计划,大家一起收集了舒适的米色地垫、柔软的卡通靠枕、简约的木桌木椅、自制的动物书袋……创设了一个舒适、温馨的阅读空间。
(二)操作性较强的墙面设计
小班幼儿直觉行动性思维决定了墙面的可操作性要比中大班更强,因此我设计一面“是谁藏起来”的游戏墙,以满足孩子重温集体教学活动内容的要求。这面墙悬挂着展示诗歌、童谣、小故事的图片标识,且可以进行替换与隐藏。随着教学内容的变换,游戏墙的内容也会进行变换。同时,还可以与正在开展的班本微课程相结合,辅助课程向更深层次发展。如在课程故事《我爱我家》中,我和幼儿一起制作了卧室、厨房、小公园、超市等不同场景的背景墙,并一改将全家福放在主题墙上的“传统”,把全家福中幼儿及家长的形象单独剪了下来,贴上木棒,变成了一個个可以挥动的小人像。
语言区绘本的投放
(一)绘本的数量
小班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导致争抢行为频发,多因材料的数量不足。因此,除要注意投放数量足够的绘本以外,我还投放了一些相同的书,以契合他们爱模仿的特点。与同伴阅读相同的图书,不仅减少了争抢行为,也让他们拥有了共同的话题。随着交流互动的增加,他们的阅读水平也得到相应的提高。
(二)绘本的材质
此外,小班孩子的自控能力较弱,他们喜欢用手来探索世界,撕书是常常会发生的事情。除规则标识、正确引导外,教师提供的绘本可以硬壳装为主,装订不易脱落,整体材质坚固耐用。
(三)绘本的类型
除提高墙面活动的可操作性以外,提供的图书也可增加一些具有操作性的,如立体书、会说话的书、可进行互动的书等等,让幼儿在阅读时,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都能得到调动。除纸质绘本以外,我还投放了故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当语言区也充满着多重感官刺激时,孩子的阅读乐趣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教师指导的策略
(一)帮助幼儿制订阅读计划
许多教师认为小班幼儿做事是不具有计划性和自觉性,因而也会同一些家长一样出现包揽过多的现象。其实只要加以有意识、持之以恒地培养和引导,小班幼儿也可以学会自觉地按计划、有目的地游戏。在区域活动前,我会问幼儿三个问题,“今天你想去里面(语言区)做什么?”“你需要哪些材料?”“你想和谁一起做,还是自己做?”通过提出相关开放性的问题,在区域游戏时我会根据孩子的计划,更有针对性地对幼儿进行观察,并寻找介入时机。此项行动刚实施时,确实遇到了许多困难,如孩子的无回应、孩子的行为与计划不匹配等等,但是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发现孩子对这三个问题理解不断加深,语言区的秩序不仅得到了潜移默化的改善,孩子也越来越喜欢阅读。
(二)增加阅读互动性
小班幼儿喜欢跟读,在跟读的过程中,有趣的情节、生动的形象会激发他们想象力,让他们获得愉悦感。在师幼共同阅读时,我会有意识地让孩子跟读,让孩子在游戏中享受阅读。
(三)重视游戏后的评价
在评价环节我会引导幼儿回顾,并鼓励他们描述自己在语言区做过什么,是如何做的,遇到了哪些困难,如何解决等。当然,不管是成功的还是困难的,我自身也对自己的教育过程进行回顾与反思,梳理教育经验。
在本次“语言区”的创设过程中,我抓住孩子的兴趣,重视孩子的品质的培养,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且对于我个人而言,我感受到了职业幸福感,并享受到了自我成长的快乐。
(作者单位:张家港市崇真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