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静
(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江苏 无锡 214000)
呼吸衰竭是由于不同原因引起的呼吸功能障碍致使出现病理生理紊乱的现象,以缺氧、二氧化碳潴留为主要表现,但在情况严重送至重症监护病房后仍需对患者进行细节化的气道护理,避免气道分泌物阻塞呼吸道,加重呼吸衰竭症状[1-2]。
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抽取我院重症医学科2019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参与研究调查,并将其中的6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其中对照组中男1 5例,女1 5例,年龄4 0~8 5岁,平均(62.52±11.34)岁;观察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40~85岁,平均(62.59±11.30)岁。
对照组--责任护士行常规气道护理:气道湿化、气囊管理、吸痰、引流等护理[3]。
观察组--气道管理小组气道护理。①成立气道管理小组。由本科室本专业工作满5年以上的护士,对气道管理有一定理论基础的护士组成。②工作职责分配。需建立护理质量考核,监督查看护理质量和气道护理的重点及难点。小组长需严格制定护理流程和每位成员的工作职责,并开展相关知识培训,提升气道护理水平[4]。③小组工作内容--优先制定出护理计划,在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的帮助下举办重症监护室内气道护理知识的讲座和培训。其次,有小组长组织组员对所有护理用具进行更换和清洗消毒处理,严格规定气道护理操作流程。将每日使用呼吸机患者名单上报,实时监督管理,之后再持续整改护理质量。
参照《重症肺炎诊疗指南》制定标准:①对比动脉血气相关指标--pH值和PaCO2/FiO2(氧合指数)、PaC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②对比再插管率和VAP发生率。③对比时间值--ICU住院和机械通气时间。
利用SPSS 18.0软件分析、处理,用t、x2检验计量资料(±s)与计数资料(%),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中ICU住院时间--(15.23±5.47)d,机械通气时间--(13.21±4.56)d;对照组中--(18.96±7.48)d,(16.96±7.05)d,t1=2.204,P1=0.031;t2=2.446,P2=0.017。
观 察 组 中 再 插 管 率--2(6.6 7 %),V A P发生 率--1(3.33 %);对 照 组 中--8(2 6.6 7 %),10(33.33%),x12=14.397,P1=0.000;x22=30.059,P2=0.000。
护理前,观察组中PaCO2/FiO---(158.41±26.47)mmHg,PaCO2--(95.47±15.98)mmHg,pH值--7.12±0.08;对照组中---(157.89±27.35)mmHg,(96.13±16.44)mmHg,7.13±0.11;t1=0.074,P1=0.940;t2=0.157,P2=0.875;t3=0.402,P3=0.688。
护理后,观察组中PaCO2/FiO---(258.43±22.53)mmHg,PaCO2--(50.13±6.41)mmHg,pH值--7.41±0.07;对照组中---(220.31±22.14)mmHg,(58.17±7.40)mmHg,7.30±0.05;t1=6.609,P1=0.000;t2=4.498,P2=0.000;t3=7.003,P3=0.000。
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是重症医学科常见收治病种,治疗方面并采用建立人工气道的方式帮助患者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度,加快病情恢复。临床上一般使用的是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的方式,但这样会使患者的呼吸道直接与大气相连,因而做好气道护理是非常重要的。科学的气道护理可减轻重症呼吸衰竭患者发生VAP发生率,预防误吸或其他不必要的炎症反应,而气道管理小组行气道护理,可有效减轻患者肺部感染的概率,及时缓解相关症状。
综上所述,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在治疗期间选择气道管理小组行气道护理,可降低VAP发生率和再插管率,改善动脉血气指标,缩短住院和机械通气时间,且具有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