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娜,陈凯华,田芸芸,杨 谱*
(庐山康复疗养中心医护处,江西 九江 332000)
消毒供应室属于医院控制感染最为重要的部门,其管理质量将直接影响医院感染控制情况[1]。临床治疗过程中部分医疗器械需要进行侵入性操作,由于部分菌群具有较强的致病性,若消毒不彻底将会造成患者出现院内感染,影响其预后效果[2]。基于此,本研究以我院就职的15名护理人员为调查对象,分析在临床管理工作中采用细节管理模式的效果。
本院消毒供应室于2019年1月开始实施细节管理模式,选取实施细节护理管理前后本院就职的15名护理人员为调查对象,护理人员年龄22~38岁,均为女性,在研究期间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无职位无变动。
在2019年1月前本院消毒供应室主要采用传统护理管理模式,加强对护理人员工作进行监督管理,制定科学的消毒供应室管理方案,确保器械消毒质量,并定期做好风险评估工作,根据其中存在的不足对管理方案进行完善和改进。2019年1月后开始采用细节管理模式,具体措施为以下几点:(1)护理人员细节管理:首先加强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其中包括基本业务技能、医疗器械使用方法、消毒剂使用方法、清洗技巧、消毒流程等,并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理论知识;其次,加强护理人员职业道德培训,不断提高其责任意识,保证其严谨的工作态度,选取模范提高护理人员对护理工作的积极性;最后,制定完善的人员管理制度,提高护理人员薪酬待遇,建立综合能力较强的护理工作队伍,完善晋升制度,提高其能动性[3];(2)成立质量控制小组,组长由护士长担任,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安全意识、消毒隔离意识和责任心培训,并学习消毒供应室制度、工作流程和应急预案等,及时对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弊端进行汇总,并制定科学的改善方案;(3)完善消毒灭菌流程,对此护理人员需要按照操作流程对相关医疗器械、物品等进行分类,并根据物品的清洗和消毒要求进行消毒,在消毒灭菌后需要及时转交包装室,同时还需要严格核对数目、清洁度等,对其中不达标者及时处理,并分析引起不达标的主要因素,从而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对实施细节管理前后护理人员安全识别能力、风险防范意识以及服务意识进行评估,每个维度满分设置为100分,分值越高说明护理人员该项能力越强,同时对消毒供应室实施细节管理前后护理各科室医护人员满意度情况进行评估,量表采用百分制,分值越高说明各科室护理人员对消毒供应室护理工作越满意。
本次实验所选两组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所产生数据采用SPSS 20.0软件分析,计数数据(%)显示,x2检验,计量结果以(±s)表示,t进行检验,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调查结果显示,实施细节护理管理前护理人员安全识别能力评分为(80.19±5.06)分、风险防范意识评分(80.15±5.08)分、服务意识评分(83.27±5.18)分;而实施细节管理后护理人员安全识别能力评分为(93.45±3.41)分、风险防范意识评分(9 4.2 0±3.2 3)分、服务意识评分(94.62±3.62)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81、-3.450、-3.806,P<0.05)。
调查显示,实施细节护理管理前其他科室医护人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分为(89.63±5.14)分,而实施后其他科室医护人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分为(99.12±0.35)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09,P<0.05)。
消毒供应室在医院中主要负责医疗器械回收、清洗、消毒、保管、包装以及发放等工作,其护理质量不仅关系到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同时对医院声誉也有重要影响[4-5]。本研究主要分析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工作中采用细节管理的效果,在管理过程中不仅要重视人员管理、成立质控小组、完善消毒灭菌工作,同时还需要质控小组人员不定期对消毒供应室消毒、灭菌工作进行抽查,对其中不达标者及时发现,并进行处理,同时将抽查结果与护理人员最终绩效挂钩,对于护理工作质量较好者给予一定的资金和名誉上的奖励,对于护理工作质量较差者给予适当的惩罚,以此提高护理人员对消毒供应室护理工作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工作中实施细节管理模式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其他科室医护人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同时对提高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综合能力有积极效果,由此可见,细节管理模式值得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工作中被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