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清俊
(甘肃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兰州矿产勘查院,甘肃 兰州 730000)
研究区位于南秦岭印支褶皱带,扬子地块西北缘。区域内地层主要出露地层为元古界为主,次为少量震旦系—寒武系。研究表明,本区印支期造山作用使本区强烈抬升褶皱,金矿的成矿与区域构造热事件有着直接关系关,区内主要成矿带为文康复合构造带[1]。其大地构造位置极为特殊,区内地质构造极为复杂,岩浆活动相对比较强烈,伴随变质作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异常集中且呈条带状分布,综上所述,区内为金的富集与成矿提供了较好的环境及条件。
区内以元古界为、震旦系-寒武系地层为主。
(1)元古界可分为元古界中统及元古界上统,元古界中统又可分为阳坝组和白杨组,元古界上统又可分为秧田坝组,分述如下:阳坝组:岩性以砂岩、砂质板岩、绢英千枚岩、安山质凝灰岩为主,含铜铁矿。白杨组:岩性以砂岩、砂砾岩夹少量安山质凝灰岩、石英岩为主。田坝组:石英砂岩、长石砂岩、泥砂质板岩、砂砾岩、千枚岩等。
(2)震旦系-寒武系:灰岩、白云质灰岩、硅质岩、砂质板岩、细砂岩、砂砾岩、砾岩[2]。
区域上位于扬子地块北缘,本区北部为南秦岭褶皱带,中部为松潘—甘孜褶皱带,南部为摩天岭褶皱带。构造线以近北东向为主;断裂构造见青川—勉县、文县—康县—略阳断裂,总体呈NE向展布,近于平行的断裂多条。
(1)F1:走向30°~60°,倾向南东,倾角45°,区域上规模大,长达40km,本区长仅1.5 km,沿走向两端延伸出本区,宽100m。南西段呈线形沿沟谷延伸,东段发育断层角砾岩、断层泥,后期被石英脉充填,显示多期活动特征。褐铁矿化、硅化普遍,并分布火口,断裂性质为逆断层。
(2)F2:走向40°~45°,倾向南东,倾角50°,长达34km,宽15m~150m。断裂沿北东向沟谷延伸,断层三角面清晰,两侧同方向脉岩发育,基岩区断面舒缓波状,发育断层角砾岩,断裂性质为逆断层。
岩浆岩以酸性—中酸性侵入岩为主,可分两期,东部海西期花岗岩为主;西部以花岗斑岩脉为主,后者与金矿化关系密切。火山岩以细碧岩及其凝灰岩为主[3]。
据1/50万—1/10万航磁、重力等资料,本区以文康复合构造带为界,分南北两区。南区磁场强度低,与A型俯冲作用有关。北区相对较高,推测与岩浆侵入活动有关。显示文康金成矿带位于南北两区的过渡带上。
在1/20万、1/10万TM和MSS遥感图像上,南北两区之间被一组北东向巨型直线型影像分割,使武都、文县弧型影像斜叠其上,在二者复合地带出现的密集直线型影像、环型构造影像与文康复合构造带一致,直线型影像是本区左旋应力场的反应。主要金矿床(点)多分布于主干直线型影像与次级直线型影像相交的锐角区。
在南北两区,北以Au、As为主,伴有Ag、Hg、Sb等;南以Au、Cu为主,伴有As、Pb,其平均含量明显高于地壳丰度。显示两区同为金的地球化学高背景场。二者与本区所处的成矿带和出现的主要矿种相一致。
工作区是西秦岭汞锑金成矿带的一部分。西起新关,东至王坝。区域内分散流异常主要有阴坡—老爷庙—冷堡子一带以银为主,伴随有汞、锑、砷、金、铜、锌的综合异常带、水浸沟、上庄里—周家沟、金洞子—白家坝、三河坝—桦厂沟等分散流金异常及新关—月元—观音坝、水浸沟、上庄里、尚家沟—王坝土壤地球化学样品金异常。
区出露的地层为中元古界白杨组和阳坝组上部层,主要岩性为凝灰岩、凝灰质砂岩、凝灰质板岩、凝灰质砂板岩、角斑凝灰岩等[4]。其中出露最多的是凝灰岩。
凝灰岩:多呈黄绿色、墨绿色、深灰绿色,中—粗粒结构,块状构造。成分主要为石英、绿泥石、绿帘石、方解石、斜长石等。凝灰岩基本不发育蚀变,只在局部地段发育较弱的绿泥石化、绿帘石化等。
角斑凝灰岩:多呈深灰绿色,斑状构造。斑晶主要为石英,多为半自型、他型,大小3mm~5mm。基质成分主要为绿泥石、绿帘石、方解石、斜长石等。
凝灰质砂岩:灰白色,细—中粒,层理发育。主要成分为石英,含少量凝灰质。
凝灰质板岩:灰绿色,板状构造。主要成分为凝灰质、绢云母等。普遍发育褪色、铁碳酸盐化、绢云母化等蚀变。局部地段发育较弱的黄铁矿化。
凝灰质砂板岩:浅灰绿色、灰白色,板状构造。主要成分为石英,凝灰质,绢云母等。普遍发育褪色、铁碳酸盐化、绢云母化等蚀变。局部地段发育黄铁矿化,弱硅化等[5]。
矿区位于秧田坝—瓦子坝向北倒转的复向斜东部转折端,构造线方向呈北东向。岩层总体向南东陡倾,倾角一般不小于60°。层间小断层,节理较发育。多数小断层及少数节理被石英脉充填。
矿区内岩浆岩主要是细碧凝灰岩,次为角斑凝灰岩,两种岩性出露较为广泛。
细碧凝灰岩:总体呈黄绿色,墨绿色等,隐晶—细粒结构,块状构造。成分主要为石英、绿泥石、绿帘石、方解石、斜长石、角闪石等。细碧凝灰岩基本不发育蚀变,只在局部地段发育较弱的绿泥石化、绿帘石化等[6,7]。
角斑凝灰岩:多呈深灰绿色,斑状构造。斑晶主要为石英,多为半自型、他型,大小3mm~5mm。基质成分主要为绿泥石、绿帘石、方解石、斜长石等。局部地段发育较弱的绿泥石化、绿帘石化等。
堪查区内的矿化体主要分布于元古界中统阳坝组上部层凝灰质板岩中呈北东向展布,多受层间断层或裂隙控制(充填石英脉)。控制长度126m,平均真厚度6.32m,平均品位1.47×10-6,产状变化不大,155°~160°∠75°~85°,多呈扁豆状,褪色蚀变强烈,石英脉越破碎,矿化越好。可见铁碳酸盐化、硅化、黄铁矿化、褐铁矿化等。
通过2008年工作,经槽探揭露在勘查区共发现1条金矿化体(Ⅰ号),金矿化体赋存于元古界中统阳坝组上部层凝灰质板岩中呈北东向展布,多受层间断层或裂隙控制(充填石英脉)。石英脉长度286m,地表由2个探槽TC2、TC3工程控制,控制长度126m,平均真厚度6.32m,平均品位1.47×10-6,产状变化不大,155°~160°∠75°~85°,多呈扁豆状,褪色蚀变强烈,石英脉越破碎,矿化越好。可见铁碳酸盐化、硅化、黄铁矿化、褐铁矿化等。矿石类型为破碎石英脉型。
矿石呈细粒—微细粒自形—半自形晶结构,黄铁矿呈立方体—它形晶,褐铁矿呈胶状、蜂窝状、薄膜状;矿石构造呈浸染状、细脉状及蜂窝状。
金属矿物为黄铁矿、褐铁矿等,脉石矿物为石英、方解石等。矿石中主要有益组分为金,与黄铁矿、褐铁矿共生出现;有害元素为砷、锑。
赵坝金矿位于碧口群北缘,联合村—新关—阳山和康县—略阳—勉县金成矿带之间,北临桦厂沟中型金矿床,西临三河坝小中型金矿床;赋矿地层为元古界中统阳坝组上部层凝灰质板岩,呈北东向展布,金矿化体主要多受层间断层或裂隙控制(充填石英脉)。与矿化关系较密切的围岩蚀变有黄铁矿化、褐铁矿化、硅化和铁碳酸盐化等。目前认为红赵坝金矿属于破碎石英脉型。Ⅰ号金矿体两端未控制,有进一步扩大远景的可能;以探槽资料推断向下有延伸趋势,具获取储量的潜力。
赵坝金矿位于碧口群北缘,联合村—新关—阳山和康县—略阳—勉县金成矿带之间,北临桦厂沟中型金矿床,西临三河坝小中型金矿床;赋矿地层为元古界中统阳坝组上部层凝灰质板岩,呈北东向展布,金矿化体主要多受层间断层或裂隙控制(充填石英脉)。与矿化关系较密切的围岩蚀变有黄铁矿化、褐铁矿化、硅化和铁碳酸盐化等。目前认为红赵坝金矿属于破碎石英脉型。
首先要注重对碧口群北缘已知金成矿带进行找矿研究工作,通过对该成矿带上地-物-化综合资料研究,必要时可结合遥感影像解译圈定新的找矿有利靶区。在野外工作中应对化探和重砂异常与区域构造复合及交叉部位进行异常查证,岩浆岩中岩石化学异常也应引起重视。在对各类异常检查结论上结合附近已知矿体含矿岩石特征圈定地质异常体和蚀变体。通过实际对以往资料的研究结合实际工作情况,认为该地区断层破碎带发育地段及破碎石英脉是本区最直接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