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西海岸公用事业集团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山东 青岛 266400)
国有企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而思想政治工作是保持国企内部稳定的重要保障,也是推动国企不断向前发展的“发动机”。这就要求国企根据时代发展要求不断对思想政治工作做出相应调整,以更好的调动企业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与创新力,最大限度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对国企改革和发展的推动力,拥抱新时代,担起新使命。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是企业生产经营思想意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企业的市场定位、职能发挥及生产经营的行为。
任何一个国有企业必须牢固树立企业的初心和使命,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加强国有企业思政工作建设,确保生产经营不变形。
企业思想工作必须作为一项日常工作来抓,全员参与,贯穿到生产经营的每个环节和流程中,系统性、理论性的谋划企业思政工作。
企业员工的参与情况直接影响着企业思政工作建设的实际成效,员工的积极参与是各项制度和活动入脑入心的重要前提。员工只有在企业付出有所得和工作定位准确的基础上才愿意积极参与企业思政的各项建设,这就要求我们企业管理人员要梳理以员工为中心的管理思路,密切关注员工的各项思想动态。
国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了解职工的思想状态变化,加强内部管理;有利于打造高素质的职工人才队伍,提升竞争力;有利于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提升综合效益。但部分国企管理者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忽略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没能正确处理业务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只顾抓经营业务,认为思想政治工作并不是非做不可,更有甚者存在“无用论”的认识偏差,看不到也发挥不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国企职工也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可有可无,表现为对思想政治工作开展不屑一顾、不予配合,不认真对待企业组织的相关学习教育活动,走形势、走过场,甚至还产生抵触心理,觉得这是在浪费他们的时间,影响他们开展业务工作。对思想政治工作自上而下的错误认识,必然影响到国企的正常运营管理及发展。
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国有企业思政工作对象面对的就是企业员工,进而影响到他们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最终由人民享用,所以国有企业思政建设必须从这个高度谋划各项制度和建设方向,才能确保企业思政建设不偏离,企业思政建设真正促进企业生产经营的提高,最终受益于人民。同时,在企业思政开展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员工诉求,充分考虑员工绩效、员工职业生涯发展和员工价值的实现等维度统筹谋划,确保员工能够积极参与到企业思政建设中。
国有企业的领导必须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给予足够的重视,思想政治工作不是一个部门的三、五个工作人员可以承担并且做好的。这项工作需要在企业一把手的足够重视下,政工部门的牵头下,其他各个部门的通力配合下才能做好。国有企业要形成以党政工作人员、各科室负责人和普通职工的先进代表形成的“大政工”的工作格局。只有这样,通过整个企业的努力,所有员工共同的参与,定期了解企业员工的思想状况,及时而有针对性地做好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通过这种模式,各个科室可以有效地了解员工的思想状况和工作状况,促进员工的本职工作不断提升。
当前,国有企业员工的思想认识水平较过去有着很大的不同,他们的学历更高、见识也更多、也更想法。这就需要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与时俱进,杜绝那些假大空的思想教育工作,多开展具体详实有针对性的工作。思想政治工作要结合企业职工的生产经营工作,尽量多听取基层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同时要给员工讲员工关心关注的事情,切实关心员工的切身利益。
坚持问题导向,突出思想政治工作的穿透性和推动力。顺应新常态的变化,认真研究新常态给企业带来的挑战和变化,找准问题,有的放矢,克服思想政治工作的随意性;敢于直面问题,不怕亮底揭丑,特别是对违规违纪的错误言行要敢于碰硬,坚决反对和革除那些“遇到问题绕着走,见到难题想变通”等“好人主义”,着力解决思想政治工作中“庸、散、懒、软”的问题,以思想政治工作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为职工的健康成长成才和企业的改革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综上所述,思想政治工作是国企改革发展的生命线,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步入新时代,国企要结合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和自身发展的实际,积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造新经验,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真正践行“思想政治工作也是生产力”的理念,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