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凝聚共同奋斗力量

2020-12-10 10:21:59
魅力中国 2020年29期

(青岛西海岸公用事业集团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山东 青岛 266400)

引言

当前,改革创新、转型发展成为企业发展壮大的“主旋律”,而改革与转型也意味着企业效益再上新台阶,企业发展再突破,企业活力再激发。加强新形势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对发挥企业传统优势和文化优势具有推动作用,对企业改革创新、转型发展具有推进作用,同时也能够确保党员干部队伍经受住市场的考验,从而锻造一支充满活力与生机的干部职工队伍,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创造力、竞争力。

一、抓实学习教育,统一全员思想

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振奋精神、鼓舞士气,将员工的思想统一到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上来,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企业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要采取组织学习、引导学习、自助学习、互相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多渠道、多层次开展员工教育培训工作,全面提升员工的政治素质、业务水平和操作技能,为公司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要积极倡导“终身学习、超越自我”的学习理念,推动企业“书屋”和“学习室”全覆盖,在员工中开展“每日阅读”“争做知识型员工”及读书学习笔记观摩等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员工学习的内在动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二、重视和提升企业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

对现代企业而言,经营机制的转换能力、竞争市场的激烈程度、消费需求的多元化以及员工思想情绪的不稳定性等均成为制约企业未来发展的影响因素。企业要发展,领导者是关键。企业领导者的思想政治水平的高低与其应对复杂多变的经济政治形势有着密切关联。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当今,各种思想相互交融碰撞,信息来源渠道更加多元化,信息传播速度之快,企业党组织的指导作用也越来越被重视。企业要始终坚持政治理论学习,制定严格的党委中心组和职工党员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在正确的有力领导下,公司确定了服务群众的发展目标,切实在满足职工对美好生活向往需求,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到很好的发展和保证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从而实现公司内劳动关系和谐,公司外树立良好企业形象。

三、增强感染力,在解决问题中增强教育实效

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不断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思想政治工作是在人的头脑里搞建设,只有将心比心、见人走心,才能深入人心、打动人心,只有抓住对象的所思所盼所需所急,才能防止“喊口号”“放空炮”,避免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既“目中有人”,又“心中有情”;既解决实际问题,又解决思想问题,扎实做好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工作。要探索实施“三分法”:一是分类推进。既突出农村、企业、机关、学校、社区等不同的重点领域,又注重将工作触角向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等延伸,向没有覆盖到的“盲区”和“飞地”拓展;既通盘考虑安排,加强面上广泛覆盖、线上分类指导,又注意把工作做到每个点上,“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二是分众推进。搞清楚受众的基本构成,紧密结合不同群体思想和生产生活实际,分众施策、因人施教,回应关切、解决难题,在推己及人中促进情感互动、实现思想共鸣。三是分时推进。利用重要传统节日、重大历史节点、重大活动等,适时组织“送文化年货”“乡村村晚”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决胜小康、奋斗有我”等导向鲜明、形式多样的群众性主题教育,上好生动深刻的新中国历史课、爱国主义教育课、新时代思政课。

四、融入文化建设

思想政治工作不仅要关注员工的工作,还要关注员工的生活,关注员工的本身。企业可以定期组织一些文化活动,利用文化活动自带的教育因素提升员工的思想水平,让员工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比如在国庆节来临之前,政工人员可以组织“为祖国献礼”的文娱活动,积极组织员工参加活动,一来可以将员工从工作中解脱出来,让他们放松心情。二来在设计组织活动的过程中员工必须积极进行沟通交流,且这个过程不涉及任何利益关系,员工之间能够建立和谐友爱的关系,增强企业的团队凝聚力。开展文化建设的过程也是企业文化创新的过程,能够丰富企业文化,这个过程使得企业文化深入人心。企业开展文化建设活动时要考虑员工本身的需求,增强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比如在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为了体现企业对单身人士的关怀,可以组织青年联谊活动,增强员工对企业思政工作的认同感。

结束语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新时期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要突出政工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坚定信心与信念,为打赢企业改革创新、转型发展的攻坚战、保卫战提供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