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烟草行业县级局领导班子建设的思考

2020-12-10 10:21:59
魅力中国 2020年29期

(湖北 宜昌 443000)

一、县级局领导班子建设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近年来,某市烟草局结合行业实际和企业发展需要,以“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为主线,积极探索县级局领导班子建设有效措施:精准把握新时代选人用人标准,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选拔政治素质过硬的干部;强化考核,突出实绩,通过签订工作目标考核责任书、实行经济责任制考核挂钩兑现、开展“一报告两评议”工作等,从政治、精神、经济上多管其下,营造干事创业、奖罚分明的深厚氛围;规范、完善制度建设,制定《县级局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实施办法》、《县级局领导班子正职酝酿动议工作规程》等制度,进一步激励县级局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担当作为。

二、当前县级局领导班子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领导班子群体结构有待优化

目前,某市烟草县级局领导班子平均年龄50 岁,最大年龄56 岁,最小年龄34 岁,其中:40 岁以下2 人,占比5.3%;41 岁至50 岁19 人,占比50%;51 岁以上17 人,占比44.7%,班子年龄结构偏老化,老中青队伍梯次不均衡问题明显。

(二)领导班子个体素质有待加强

“敢于担当”,突出的是开拓进取与勇于负责相结合的能力。烟草专卖体制下,领导干部忧患意识普遍较弱,一方面缺乏开拓创新意识、主动求变意识,面对新时代烟草事业发展新要求新挑战,容易陷入“能力恐慌”;另一方面老龄化队伍中,“到点到岸”“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等思想一定程度存在,导致工作热情和责任意识下降,创先争优动力减小,制约了班子整体领导力提升。

(三)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有待完善

经过不断探索与努力,领导班子选拔、管理、监督等方面的制度逐步建立。但从总体上看,制度建设深层次矛盾未得到有效解决,主要表现在:一是领导班子培养系统性不足,缺乏长远布局和规划,年轻干部、后备人才储备不够;二是领导干部鼓励激励机制不足,考核、交流不够;三是干部“出口”不通畅,能上难下,能进难出,影响了班子建设的活力。

三、进一步加强县级局领导班子建设的对策

(一)加强组织建设,增强班子整体功能

1.突出关键,配强领导正职。一是综合运用上评上荐、下评下荐、互评互荐、年度考核,形成“立体聚焦式”干部考察模式,提高考察质量;二是探索性构建领导班子“岗位胜任力”模型,加强对管理能力、协调能力、学习能力、自律能力等核心能力评价,通过能力测评、能岗匹配,识别领导正职最优人员。

2.把握重点,优化班子群体结构。一是坚持个体优选与组合优化相统筹,综合考虑年龄、专业、知识、阅历等因素搭配班子,着力形成专业配套、知识互补、性格互容、年龄梯次搭配合理的领导班子结构。二是坚持人岗相适、用其所长,充分考虑班子成员能力特长和岗位特殊能力要求,防止“结构硬、功能软”,有效放大结构比例和能力要素的“叠加效应”,实现领导班子整体功能最大化。

3.抓住源头,筑建人才资源“蓄水池”。将年轻干部和后备干部培养工作纳入领导班子结构优化长远布局,为领导班子注入“源头活水”。

(二)加强能力建设,提升班子履职水平

1.提高政治能力。思想政治建设是提高班子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的重要力量源泉。

2.提高专业能力。一是坚持“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大力推进干部教育培训供给改革,根据岗位需求,精准定制学习内容,根据班子成员能力特长差别,实行差异化培训。二是以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作风、专业精神为指标,根据岗位赋予不同分值,形成领导班子专业能力评价体系,加强专业能力考核;

3.提高学习能力。围绕建设“学习型”领导班子,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心组学习制度。健全领导班子专题学习、业务学习、理论学习考核奖惩制度;运用体验式学习、互动研讨、深度对话等方法,引导班子成员增强系统思考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团队配合能力等。

(三)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班子运行机制

1.建立退出机制。一是形成干部“能下”常态,通过制度优化,如干部任期制、岗位聘任制等,减轻干部“下”的思想负担,形成“可以下”的政策渠道和“愿意下”的政治氛围。二是建立干部“能上”也“能下”的长效机制,加强宣传引导,让领导干部认识到“上”与“下”是人才资源配置的必然过程,通过年度考核、任期考核等方式,让不适岗位的干部及时“下”,优秀的干部尽快“上”,营造干部能上能下良好政治生态。

2.健全考核机制。一是多样态实施考核,根据考核目标,综合实施常态考核、差异化考核、排位考核等,考核既要关注基础工作,又要注重对重点、难点、痛点等工作完成质效的评价。二是建立考核档案和实绩档案,考核档案主要记载每次考核结果,包括民主测评、群众反映等情况,实绩档案主要记载任期内的工作实绩和经验做法,借助“档案管理”描绘领导干部成长轨迹,为全面准确评价干部提供客观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