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承德市社会保险局,河北 承德 067000)
2009 年12 月28 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的通知》(国办发((2009)66 号)发布,2010 年1 月1 日施行。自该办法实施以来,跨省流动就业人员的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工作总体运行平稳,较好地保障了参保人员的养老保险权益。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导致部分参保人员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存在困难,彰显出该制度及其操作办法需要进一步完善。
养老保险制度是流动人口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的实施依据,养老保险制度的不统一,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养老保险转移接续的顺利进行。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不统一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养老保险制度的类型不统一;二是同一类型下不同地区养老保险制度的内容不统一。
养老保险的统筹层次是影响流动人口养老保险转移接续难的重要因素之一。养老保险统筹层次待提高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养老保险制度的统筹层次待提高;另一方面是养老保险基金的统筹层次待提高。
养老保险的经办机构是流动人口养老保险转移接续政策实施的载体,其工作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转移接续政策的实施成效。
养老保险的信息系统是流动人口养老保险转移接续政策实施的技术手段。针对流动人口养老保险转移接续涉及到的巨大人口总量和较强的流动性,我国现有的养老保险信息系统已经不再能满足业务发展的需要。
养老保险的制度建设是我国流动人口养老保险转移接续顺利进行的政策保障。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于推进养老保险的制度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养老保险的管理水平不够高是制约我国流动人口养老保险转移接续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之一。互联网+时代的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日益成熟,有利于提高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水平。
养老保险的信息系统不够完善是制约我国流动人口养老保险转移接续顺利进行的又一重要因素。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构建完善的养老保险信息系统提供了技术支持。
自2015 年“互联网+”行动计划提出以来,互联网在电子商务、金融、物流业及电子政务等多个领域发展迅速,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不断成熟,使互联网+养老保险转移接续也成为了可能。这里在互联网+时代制定完善的养老保险转移接续政策、提高经办机构的工作效率、保障养老保险的信息安全三个方面做一个初步的探索,希望能对以后的研究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运用“互联网+”技术的“连接”属性实现政民互动。我国流动人口养老保险转移接续政策的制定并不是要依靠“互联网+”直接对其进行修正与完善,而是运用互联网+时代的产物(微博、微信等APP)来实现政民互动,加强政策制定中的公众参与环节。通过互联网平台形成“政府——参保人员”的两级直接反馈机制,能够精准、高效地了解参保人员的需求,减少传统政策制定流程的弊端与缺失。可以借鉴银川市的“问政银川”模式,开通养老保险政务微博或微信,与群众在线互动,能及时发现政策推行中的问题并修正,对政策的制定和完善有着重要意义。
运用互联网+时代成熟的技术条件提高经办机构的工作效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第一,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利用互联网技术制定一套完备的线上评估系统,来实施绩效考核的管理与监督;第二,提高经办人员的专业素养。利用超星学习通、沪江网校等教学APP 定期组织经办人员参加线上培训课程。除了帮助经办人员学习和解读相关政策、掌握一定的信息使用技术外,还要加强对经办人员责任意识的培养,因为责任心越强,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才会越高;第三,加强经办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利用云计算、大数据处理等技术建立一个养老保险信息大数据库,将我国养老保险系统的数据进行统一规划与管理,使得各个地区的数据连接和资源共享,利于经办机构较全面的掌握流动人口的参保信息,提高工作效率。
运用互联网+时代成熟的科学技术,完善养老保险的信息安全防护措施。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利用的好,可以为养老保险的信息传递和储存提供便利,利用的不好,就会造成数据被恶意消除、篡改、泄露等问题,但仍需要利用互联网的技术来保障养老保险的信息安全。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第一,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防火墙或者运用先进的病毒查杀软件,提高养老保险服务系统的病毒防御能力;第二,在储存相关数据时,利用微云、百度网盘等云储存技术做好数据备份,对数据进行加密管理;第三,在工作人员或者用户登录平台使用信息时,设置严格的认证方式,如人脸认证、指纹认证等,最大程度地使数据安全得到保障,避免用户信息被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