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边城》中的“婚恋”观念

2020-12-10 10:21:59
魅力中国 2020年29期

(北京语言大学,北京 100083)

《边城》一书中,沈从文以三个年轻人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展开叙述,描绘了一幅人美、景美的边城之景。“婚姻与爱情”,是书中的一个重要主题,本文试从不同个体的角度,探索边城人民对于爱情与婚姻的观念和态度。

大老:

大老在见到翠翠的第一眼便喜欢上了这个乖巧的可爱的“渡船女孩”,托熟人给老船夫探口气后,选择了“车路”,让爹爹请人去说媒。而对于婚姻与爱情的态度,从他的一番话里便可以了解到:“翠翠太娇了,我担心她只宜于听点茶峒人的歌声,不能做茶峒女子做媳妇的一切正经事。我要个能听我唱歌的情人,却更不能缺少个照料家务的媳妇。”大老对于爱情、婚姻的观念,是“务实型”的。他所认为的爱情,应是找到一个贤惠能干、为他务实持家的妻子,并平稳地共度余生。这样的观念与这个粗鲁直爽、勤劳能干的茶峒男人的朴实性情是一致的。

二老:

而与哥哥相比,二老对于爱情、婚姻的观念显得更加“诗人化”。他明确知晓自己所爱,并且坚定地追求所爱。在面对崭新的“碾房”和破旧的“渡船”时,他也并没有动摇,坚定地选择了“渡船”。而且,在大老死后,父亲再度询问他对于“碾房”的态度时,依然这样回答“我尚不知我应当得座碾房,还是应当得只渡船。因为我命里或许只许我撑个渡船。”甚至为此和父亲争吵了一阵,最终负气出走。从始至终,傩送都从未被那团总家的“碾房”所动摇。

另一方面,他对于爱情是勇敢追求并付诸行动的。初次见面,他派人护送翠翠回家。两年后的端午,他亲自到碧溪岨邀请翠翠和祖父去看赛船。而在得知哥哥同样喜欢翠翠并且已经走了“车路”以后,他也并未退缩,依然勇敢地将自己的心意告诉哥哥,并与哥哥约定,一同去给翠翠唱歌,让翠翠自己选择。

翠翠:

翠翠对于爱情,始终是懵懂的。情窦初开的少女,在遇到自己喜欢的人后,小心翼翼地将朦胧的爱以及对二老的微妙印象深深埋藏在心底,不轻易外露。

对待爱人的态度,她是含蓄而内敛的。这体现了这个“自然之女”温柔敦厚、勤劳乖巧的本性。同时,也显露出她的或多或少的自卑心理,从她与富家母女在渡船上相遇时的神态、心理描写中可以看出:翠翠看着那女孩,女孩手上还戴有一一幅闪闪发光的银手镯,心中不免有些羡慕。尤其是后来在二老家里,得知这对财主家的母女,是用碾房和二老打亲的团总夫人和女儿后,这个出身贫苦的姑娘隐约感受到了物质经济条件对自己爱情的“威胁”,因而更加胆怯。

不过,虽然经历种种变故,但这个善良美好的姑娘依然相信并向往爱情。正如令人慨叹的故事结局:“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二老负气走了,翠翠依旧孤独守望。女孩对于爱情的信念,从爷爷那里,也能感受到,当老船夫隐约体会到翠翠爱二老不爱大老时,他有些忧愁,他想起了那已死去的母亲。

翠翠父母:

翠翠父母的爱情悲剧在整个故事中穿插讲述,爱情于他们,是“生命的全部意义”。他们通过唱歌相熟相爱,后来,秘密地有了孩子,不能违背军人的责任,也无法离开孤独的父亲。于是,翠翠父亲先服毒死去了,母亲在生下翠翠后,到溪边喝下许多冷水死去。

他们是自由爱情的追求者,勇敢而又热烈。翠翠母亲,曾和如今的翠翠一样,勤劳乖巧,善解人意,而一切命运都在遇到那个军人以后,发生了改变。对他们来说,爱情似乎是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于是有了“一同生既无法聚首,一同去死应当无人可以阻拦”的悲剧结局。

边城妓女:

淳朴的边城,即便是做妓女的,也永远那么“浑厚”。即便是迫于生计而进行身体上的交易,但她们也依然相信有“真挚的爱情”。她们多靠四川商人维持生活,而感情所结,却多在水手身上。感情好的,约了分手后“各人皆不许胡闹”,四十或五十天,一个浮在船上,一个蹲在岸上,心都远远缚定一个人。

在另一处描写也可以看到边城的妓女对于爱情的忠诚,也就是翠翠初遇傩送的夜晚所见闻的事情。看完赛船的端午晚上,翠翠一直在码头等候祖父,两个水手在水边谈论着远处吊脚楼上的事情。而吊脚楼上的人,陪着别人喝酒唱曲,但心里依旧记着自己心爱的人。她们生活虽同一般的社会疏远,但于爱情,她们与常人相同,珍惜而享受。

老船夫和顺顺:

两位家长是整个故事的“推动者”,他们为了孩子们的幸福而操劳。对于晚辈的婚姻,他们有“封建家长制”的包办观念,但同时也有“尊重年轻人意愿”的态度。

“为翠翠找一个美好的归宿”是老船夫唯一的梦想,也是他的精神支柱。这位朴实的过渡人,将孙女未来的“婚姻与幸福”当成是自己的“全部责任”,并为此不断奔忙,以至于在“梦想”因种种因素最终破灭以后,失去了精神支柱的老人倒下了,在那个风雨之夜溘然长逝。

船总顺顺,因为在失去了大儿子后,二老依旧选渡船,而与二老发生争吵,导致二老负气出走,虽然这件事情显得他有些“专制与固执”。但从前,他也曾为大老“走车路”去同老船夫提亲,以及在团总用碾房来攀亲的事情上,他始终是坚持“尊重二老意见”的,如:“中寨有人来探口风……顺顺转瞬就问二老意见怎么样。”

边城的自然山水养育了淳朴的边城人民,他们对于爱情与婚姻的不同观念、态度,也折射出了各自对于生活和人生的不同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