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技师学院,山东 济南 250000)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是电工学重要的基础课程,这是一门理论与实践融汇贯通的学科,由于其教育内容抽象复杂太过刻板,让人难以理解它复杂的原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学难度大,学生掌握这部分的知识很吃力,将其理论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也十分地困难。《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的基础和功能主要包括在室内照明控制电路、电动机、低压配电装置、线路和有线直流电路、简单直流电路、复杂直流电路、电与磁、交流电路、电容器、变压器、等内容,虽然只是一些基本的概念和知识,但是对于才接触这门学科的学生来说,还是太过于抽象,很难理解和掌握。
在大部分学校对电类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往往很单一刻板,过分强调电气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技能课程基础知识的解释,却忽略了理论知识与实践之间的联系,导致理论知识与实践相互脱节,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根本无法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一味地强调电工学科理论知识的重要性,让一个实践的课程变成了一门死记硬背的学科,这样一来,学生们就无法掌握重要的知识也减弱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我们在电子教学中应用最多的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实践出真知,我们只有将所学到的抽象的内容通过做实验去理解和巩固,才能理解它的原理从而灵活运用。对于一些实验条件较差的学校,缺乏相应的专业培训课程环节、平台和专业仪器,导致相当数量的实验只能在黑板或书本上进行,缺少教学的互动性,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许多教师只能给学生讲枯燥难懂的理论知识,不能满足学生们去参加实际技能的培训,导致学生们无法理解其中的原理。
我们应该把学生作为教育和教学环境的主体,在每一次课程和实践中充分调动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自学的积极性,实践成果的自身培养以及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传统美德。这就要求教师要多方面的鼓励和激励学生,当学生在进行实践环节时,多把学生当作实践的主导群体,尊重他们的兴趣爱好,满足他们的内在需求,进一步增强他们的信心,帮助其完成实践任务。同时还可以带领着同学们参观和考察有关电的工厂和企业,了解情况,增加知识,增强信心,提高学生们的兴趣和积极性。
随着现代实训室的发展,我们不断地调整我们的教研室,实训室建设方向要注重实用性,尽量使它适应企业的建设环境,让学生们在实验室处于一种真实的企业电工环境中。同时,应进一步完善教育设施,学生在训练中要注意培养自己熟练的操作技能,充分地利用校园内提供的场所和实验室等原有的实践基地,保证每个人在教育过程中都有自己的位置,保证自己有实验可做,有实验去探究,为学生创造实践的空间和舞台让学生在学校培训过程中可以模拟企业的电工生产环境,进一步切身感受电工课程的魅力。
学生可以独立设计电路,在设计过程中与其他组员讨论,制定出最终的电路设计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既可以发挥个人的能动性,又能培养团队精神。学生交流互学后,由每个团队的代表展示组员设计的电子电路方案。然后教师和学生共同探索优化设计出来的电子电路方案,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再讨论出来的几种新方案中,分析每种方案的利弊,探讨原因,最终选择最完美的方案。最后,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启下一次新的课题。
决定教师质量的主要因素是教师的实际教育能力和水平,在当今的社会发展中,教师不仅要带领学生取得实践教育的成果,还应该将自身发展成为学习理论和实践理论的“双重教师”。实践教师不仅会教给学生有关的专业知识,还具备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分析问题,总结问题,找出弱点的能力。从开始教学生们简单的专业技能,到后来知识 程度逐步加深,都能让学生们很好的掌握和运用。最后,掌握和使用知识是学生们的自由,达到专门的知识教育才是教师教学的最终目标。因此,专业课教师要不断吸收新知识,提高创新实践的能力,在实践教学中运用教学技巧,积极参与企业实践活动。只有教师和学生们一起不断地进步学习,才能培养出学生们更好的专业实践能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探究式教学则可明显激发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使学生能学会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提高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因此,在今后的《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中,教师可以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辅助运用探究式教学模式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创新精神以及研究能力,使学生能在探究式学习中不断对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探究,提高学生在电工方面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为国家培养更多的电工技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