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农业品牌建设途径

2020-12-10 10:21:59
魅力中国 2020年29期

(葫芦岛市委党校,辽宁 葫芦岛 125100)

随着消费升级,人们对农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因品牌产品具有知名度高、产品的特殊性、标准化程度较高的特点,因此具有知名度较高的农产品将会成为消费者选择的重点,发展品牌农业对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提升的消费需求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今年的中央文件明确提出,要继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强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和管理,打造地方知名农产品品牌,增加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品牌是重要的无形资产,农业品牌化是我国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不可逾越的选择。把产品做成产业,注重品牌建设是关键一环。

一、规划谋长远,实施品牌战略

做好顶层设计,政府、协会和企业共同推进农业品牌化是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经济欠发达地区在经济总量方面赶超经济发达地区是很困难的。若能通过品牌战略的实施,培育出几千至更多个重点企业和品牌产品,争夺全行业第一,以单个竞争取胜,这样就能以品牌带动本地区经济发展。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提高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商标产品的质量和产量,构建数量充足、品种和质量契合消费者需求的农产品供给体系。

从着手创品牌到创出品牌、保住和不断发展品牌,是一个艰巨的工程,把握战略高度占位和资源抢位的机遇,形成农业品牌全程管理体系。如果企业商标意识不强,政府要敦促企业做好品牌申报工作。商标注册不及时,商品进入了市场有了知名度,才想注册商标,往往导致商标被抢注。地方政府和部门应将农产品品牌战略纳入地方经济发展规划范畴,对重点企业和产品提出品牌战略规划,制定扶持政策,完善行业自律,激励企业培育和壮大品牌,以品牌带动经济发展,叫响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品牌。经过多年的发展,农业企业增强了打造品牌的认识,提高了创建品牌的积极性。如葫芦岛建昌县通过发展核桃种植,将劣势变成了优势,逐渐形成了以核桃育苗、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经济效益实现倍增。板石沟大枣有了“葫芦岛大红枣”这一地理标志商标后,身价大增,参加上海地理标志博览会,价格卖到每斤36 元。建昌荷包猪,一上市便卖出了牛羊肉的价格。

二、质量铸诚信,夯实品牌基础

“质量是品牌的生命线”,推进“品牌”工作不能侧重于“评”,品牌“出生”后,要跟踪了解品牌的发展经营状况,配套品牌的服务和管理,保证品牌质量。由于农业生产受到自然与经济双重影响,农产品品牌的培育和建设决不能急于求成、急功近利。没有质量的品牌只是个名称,农业品牌要赢得市场和口碑,必须在质量上过关,货真价实,用品牌保证人们对产品质量的信心。猕猴桃和奇异果二者本是同一种水果,但是奇异果由新西兰从国内引进后,再卖到国内以后价格相差三倍多,但依然不愁销路,这究竟是为什么?奇异果管理非常严格,在分拣的时候,按照尺寸、果形、成熟度,甚至甜度等等进行筛选。最后投入市场的,每一个都是精品,产品品质稳定性强就是它的标配特点。而猕猴桃产量大,品种多,缺乏统一的管理和标准。多数都是个体操作,分拣精度差,效率低,导致市场鱼龙混杂,市场认可度低。因此,只有保证产品质量,才能让品牌持久发展。广东谋划十大农产品品牌系列评选时,入选品牌都要可追溯,百分百安全,质量安全一票否决。加快普及标准化生产技术,强化设施农业技术培训,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还要建立完善的追溯系统,形成市、县、乡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与检测体系,才能确保品牌的发展。

三、特色靠宣传,挖掘品牌优势

我国农业资源丰富,种植、养殖业、水产、水果、畜牧、蔬菜等产品做成家喻户晓的品牌,就是将产品升华成产业的过程。品牌是价值的体现,好东西,要会卖。农业品牌要走得更远,则一定“要创新、有商业意识”,政府要为农产品创名牌搭台搭桥,打造“葫字品牌”的集团军形象,提高整体竞争力。鼓励商品流通企业经销我市农业品牌产品,宣传上突出地方优势,强调品牌的地域性,打造出独有的特色品牌。大力发展“互联网+”农业,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运营电商服务平台,促进农业在生产方式、经营方式、渠道方式等方面的改变,为开拓更广阔的市场鸣锣开道。农业企业做大做强农产品,严格按照绿色农产品标准进行生产作业,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整合现有品牌,开展无公害、绿色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形成绿色农产品品牌,鼓励企业加强创建农产品品牌和包装,开展特色农产品包装创意设计大赛,提升特色农产品品牌形象,打造特色农产品供应基地。

四、龙头做先锋,推动品牌发展

农业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的“火车头”、是品牌农业的先行者。外联市场、内联农户,肩负着引导生产、深化加工、开拓市场、创新技术、综合服务的重任,切实当好“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排头兵。扶持或引进一批具有较强开发、加工及市场拓展能力的重点龙头企业,对当地特色农业进行深度开发,帮助农民合作组织及农业行业协会与中小农业企业建立起紧密的利益联系,形成共同打造农业名牌的利益体。通过“农户—基地—公司”的发展路径,建设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产业群。各种农产品种植养殖基地发挥龙头引领作用,加强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建设,培养一批懂得农业品牌和品牌经营的优秀企业家,以及从事品牌农业生产的具有品牌意识、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展壮大农业品牌建设的优秀人才队伍。

正所谓,品牌发展正当时!社会各界努力营造“创品牌、育品牌、推品牌、管品牌、用品牌”的良好氛围,让百姓的餐桌上拥有大品牌,让中国农业品牌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