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阜新市委党校,辽宁 阜新 123000)
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已经不能满足于仅仅是吃饱穿暖的肉体需求,而更加注重于精神层面的享受,开始注重于对于文化生活的追求。在这种情况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也越发显著,它对于提升社区居民的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够极大的满足人们精神上的需求。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公共管理的一大方面,只有先对公共管理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才能够更好地进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为了提高相关部门对于公共管理的认识,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水平的提升,本文将对公共管理学进行一定程度的介绍,并重点论述如何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公共管理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它具体指的是以政府为主体,为社会提供一系列包括公共文化服务等公共服务活动的总称。随着时代背景的不同,公共管理也有着不同的内涵。在工业革命的早期,此时社会的经济模式以自由经济为主,政府对经济市场的干预很小,此时的公共管理只包括法律制度以及对于各种知识产权的保护,公共管理范围很小,经济发展主要是靠市场经济自身的生命力。而到了20 世纪70 到80 年代,随着信息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快,传统的市场经济已经不能满足于社会的需要,此时的公共管理内容开始转变,政府开始发挥市场的导向作用,公共管理的范围有了相应的扩大。而到了21 世纪的现在,随着经济实力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进步,公共管理只发挥引领经济进步的职能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生活的需要,当代人们越来越注重于精神世界的追求,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公共文化服务逐渐步入了人们的视野,并逐渐成了当代公共管理最主要的内容之一。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为了满足公民日常生活当中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而诞生的一种公共服务体系,它的服务形式多种多样,最常见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是类似于图书馆、博物馆等这种丰富人们知识层面、开拓公民眼界的基础性文化服务机构,而电影院、歌剧院这种以娱乐性质为主的公共服务机构同样可以归类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当中。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最主要特点就是种类的多样,凡是可以带给人们精神层面的享受、丰富人们精神世界的公共服务设施或机构,都可以归类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当中。
在传统的观念当中,公共管理是政府所主管的事业,以政府为主导,那么政府就应该负起全部的责任。而公共文化服务作为公共管理的一部分,也同样应该由政府全权负责。但实际上,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长,人们对于精神层面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仅仅依靠政府进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不可能满足广大公民群众的需求的,并且还会对政府的经济能力造成汉达的负担,拖累整个城市经济的进步和发展。应该说,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当中,政府所起到的只是一个引导作用,它的主要作用是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提供一个途径和方向,真正的体系建设的主体,还应该是社会力量,只有广大的社会力量都自愿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当中,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才能够有真正的提升。
公民是公共文化服务的主体,是公共文化服务的主要参与对象。在当前的公共文化服务当中,由于公民基数过大,大多数公民很难真正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当中,造成了公民的整体参与度不高,同时对于公共文化管理也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相对过高。针对这种情况,可以考虑鼓励公民积极参与到公共文化管理当中,让公民在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务的过程当中自我管理、自我监督,不仅可以显著地提高公民公共文化服务的参与度,而且可以大大降低公共文化管理的成本,降低政府的经济压力。
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建设应该时刻根据城市自身经济实力的状况量力而行,根据自身的经济实力选择合理的方案,才能够最大程度地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目的。在当前阶段,有部分城市政府为了追求面子工程,好大喜功,不顾政府自身的经济能力,一味地投入建造规模庞大的博物馆、图书馆等公共设施,结果设施建立完毕之后,仅仅每日的维护费用就令政府本身难以负担。这种程度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不仅难以起到丰富公民精神文化世界的作用,甚至还会影响到城市自身的经济发展,得不偿失。
公共文化服务作为当前最主要的公共管理项目之一,对于丰富公民的精神文化世界,满足公民对精神层面的要求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需要政府相关工作人员积极了解公共管理的相关内涵,牢记公共文化服务的相关理念,结合自身政府的经济实力,选择最适宜的方式进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确保公共文化服务的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