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编辑加工的质量提升与做法

2020-12-10 10:21:59
魅力中国 2020年29期

(重庆市涪陵区少年儿童图书馆,重庆 404000)

在刚刚过去不久的世界读书日,关于纸质化阅读和电子化阅读的问题又一次成为行业内外热议的焦点。传播方式的变化深刻影响到国民阅读的方式与习惯,也对出版发行行业生存发展提出前所未有的挑战。新媒体一经问世,短时间内便分化了传统图书市场的半壁江山,给图书编辑加工造成历史罕见的巨大压力,迫切需要加快编辑加工的质量提升,以更好地适应飞速变化中的内外环境。

一、图书编辑加工质量提升的重要性与迫切性

(一)市场竞争与行业发展需要加快质量提升

当新媒体借助技术迭代实现短期内爆发式增长而后来居上时,传统出版业短短数年间便轻易失去了曾经牢不可破的受众市场份额。新型传播介质显而易见的技术优势再三分化消费者群体,导致越来越多传统图书受众轻易改变了阅读方式乃至习惯,这种旦夕之间的剧变给图书编辑加工带来的压力和挑战不容小觑。

无论是形式多样化还是传播动态化,亦或是更新的快速和价格的低廉,新媒体可谓是对传统图书出版形成全方位、立体式的“包围圈”,导致众多图书出版单位一蹶不振乃至濒临生死存亡的边缘。仅仅从技术层面对比,传统图书确实远远不及网络传播的新媒体。但若考虑长久以来形成的阅读文化,以及纸质图书给读者形成更具人文精神的阅读体验,这也是网络阅读本质上具有的快速消费属性难以企及的高度。因此,从这一视角看,传统图书仍然可以通过编辑加工提高质量赢得忠实读者的青睐,通过更高品质的编辑加工吸引一度被分散化的阅读兴趣。而这正是新形势下图书编辑加工亟待加快质量提升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仅如此,长久以来,出版行业相对的垄断性决定了图书编辑加工提高质量成为一项小步慢走的长期工程。循序渐进、按部就班成为众多图书出版企业的战略规划。也确在漫长发展历程中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品质提升。但在新媒体全面进攻的不利局面下,循规蹈矩式的工作模式越来越难以对抗新媒体的攻城掠地。只有不断加快图书编辑加工质量提升的速度和效率,图书出版业才能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自身生存争得一席之地。

(二)传统工作模式存在的局限性

多年来的传统模式下,图书编辑加工领域其实存在不少潜在缺陷和不足,只是由于缺少外部压力而不得显现。比如或对版面设计与印刷质量等缺少应有重视;又如原创精神匮乏而甘做同业先进者的追随者,在图书编辑加工等方面亦步亦趋少有变化;再如重营销而轻质量,只关注扩张业务量,但对图书质量的把控有限等。

以上种种缺陷和问题都随着新媒体的重压而一一曝露,成为新时期图书出版实现逆势增长的巨大阻力。而这迫使图书编辑加工必须通过加快质量提升以弥补缺陷、修正不足,进而提升质量水平,以质量保发展、以品质求突破。

二、图书编辑加工质量提升的做法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避免两级化问题

要在实践层面上实现图书编辑加工的质量提升,首先需要的是思想观念上的彻底转变。即,新形势下的图书编辑加工需要克服两级化问题,既不能只重内容,将版面设计与印刷质量等视作无关紧要的附属物,又不能搞形式主义,只重面子工程而不顾实际内容的质和量。因此,兼顾内容和形式,转变观念、提高认识、避免两级化问题是新时期图书编辑加工提升质量的先决条件。

(二)围绕内容中心、兼顾形式质量

图书是融合文字内容与插图绘画的综合阅读出版物。其中,图画往往具有画龙点睛、提纲挈领的核心地位或关键作用。不过,即便拥有光彩夺目的图画点缀,图书仍然需要内容为王,否则与连环画无异。因此,图书编辑加工在提高质量时仍然需要围绕内容这一核心,始终保证内容在整体中的领导地位不动摇。

与此同时,为更好应对新媒体缤纷斑斓的传播形式压力,图书编辑还需加大针对版面设计与印刷品质的关注和投入。比如提高图书版面及内部插图等的原创性设计。这种原创性要求应当是与文字内容紧密关联的图形化演绎或绘画式说明,核心在于点题、艺术性升华、启发性烘托、延伸性思考等。

又如,企业应有重点、有步骤地增加针对印刷质量提升的设施设备投入。新媒体传播固然具有难以对抗的技术优势,然而技术也有不足之处,那就是网络化传播无法具有足够的珍藏价值。而这恰恰是传统纸质图书的最强处。印刷精美的图书不仅能够给阅读过程提供无与伦比的艺术美体验,同时具有历久弥珍的保存价值。

(三)建立健全图书编辑加工质量管理体系

一定程度上,传统模式下的图书编辑加工之所以存在质量问题,缘于管理缺乏系统化和规范化,也就是疏于管理引发编辑加工的低水平发展。因此,新媒体环境下,图书编辑加工提升品质还需要建立健全图书编辑加工质量管理体系。也就是说,要通过更加科学化和现代化的管理体系构建推动和促进图书编辑加工质量提升形成长期化、常态化。

结束语:

图书编辑加工的质量提升历来是推动行业水平整体发展的重要抓手,但新媒体的出现打乱了原本按部就班的规划设计。新媒体的重重包围之下,图书编辑加工提升质量不仅需要在版面设计或印刷质量等方面加大投入,同样需要积极转变陈旧落后的管理思想。只有全面分析新媒体的技术特点和发展趋势,借鉴平台传播的优势以补自身不足,图书编辑加工才能实现对目标受众的细分,使图书质量提升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通过图书编辑加工质量提升实践,构建起更加具有时代特色的出版发行管理体系,实现向管理要效益的科学管理目标,图书编辑加工的质量提升才能推动和促进全行业管理现代化。这不仅是图书编辑加工通过质量提升实现逆境生存的重要手段,也是整个出版业应对市场挑战、实现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