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道真县水务局水库建设运行中心,贵州 遵义 563500)
我国水利工程建设行业飞速发展,在建设质量管理方面水利工程行业也取得了极大的进步。但在建成后,仍因受运行管理不到位、自动化水平低、环境条件恶劣等因素的影响,很大程度未能发挥应有的经济效益,并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安全隐患。为此,结合小型水库运行管理特点,及时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运行管理措施,提倡科学管理、发挥效益、有效预防、安全运行的管理理念,最大限度提升工程科学管理水平,推进我国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据统计我国共有水库98000 多座,小型水库93000 座,占95%,其中四川、广东、江西、湖南等地拥有62.6%的小型水库,部分省份小型水库超万座。这些小型水库有很多都出现了病险问题,这是因为早期建设当中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才导致出现病险问题。近些年,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小型水库的安全运行管理,陆续开展了深化小型水库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小型水库安全度汛等工作。水利部运行管理司出台小型水库安全运行管理三年行动方案,小型水库管护模式试点工作方案,以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为重要抓手,按水利部统一部署,强化领导,明确责任,强化与地方政府、发改、财政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切实强化小型水库的安全运行管理工作,包括水库大坝注册登记、安全鉴定、除险加固、维修养护、检测预警、调度运行、应急管理等。
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单位重进度轻资料档案管理,在施工过程中,对水库施工期的相关资料建立方面未引起足够重视,不注重建立资料档案管理,缺失很多关键数据和支撑文件,以致资料不全,从而导致水库验收工作开展难度较大,给后期运行管理上提供数据支撑依据不足。
运行管理单位对于运行人员的岗前培训不到位,安全教育培训工作重视不到位,运行管理人员普遍安全意识不强,认真履行安全运行主体责任制不到位,安全巡查档案资料记录不全,水库现场安全警示标志和安全防护设施不足,运行管理人员和经费投入不足,安全隐患问题突出等。
安全监测预警系统技术水平低,将直接影响到小型水库的安全运行监测数据的可靠性。长期以来相关管理部门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普遍偏低,建设阶段投入不足,这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在现阶段,都要强化自动化监测预警,但从目前的现实硬件设施设备建设状况来要求看,要建立完善的监测预警体系还需要走一段比较长的过程。因为经费投入较大,经费筹集困难,在监测预警体系的建设上存在一定短板,同时人员配置也存在较大的缺口,一些地方政府重视不够,很多小型水库堤防巡视只有一个临聘人员,很难把监测预警工作落实到位。
小型水库水利工程涉及面广、管理人员多,因此,建立专门的运行管理机构非常必要,根据工程运行管理需要,合理设置管理岗位,明确相关职能职责,落实“三个” 责任人责任,并签订“三级”安全运行目标责任书,逐级向上负责,确保管理过程中各项工作的开展有专人负责,并逐级承担相应的管理责任。承担水库水量合理调配,充分发挥最大经济效益。强化水库日常维护和管理,排除安全隐患和供水设施正常运行。同时,还要制定与之配套的考核细则,将管理人员的职责与其工资绩效相挂钩,以树立其责任意识,进一步激发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承担起自己相应的管理职责,在小型水库水利工程建设中发挥自已的光和热。
由县水务局、水产渔政局等相关部门联合落实治理措施:一是每年向水库投放一定数量以浮游生物为食的鲢、鳙鱼等滤食性鱼种,利用食物链控制浮游藻类的生长繁殖,调节库区水域生态平衡,提高水库水体自净能力;二是落实物理治理措施,利用汛期雨季,开闸放水腾空部分库容,轮换水库水体,降低氮磷等超标指标含量;三是加强水库周边污染源管控,宣传教育库区群众不向水库倾倒垃圾,不直排生活污水和畜禽粪水,不使用高残留农药,不毁林开荒造成水土流失,减少库区群众对水库水质污染,力争达到地表水Ⅲ类水质。
水害灾害,后患无穷,若发生安全事故,会造成不可估量的群众生命和财产损失,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家庭的幸福。因此安全无小事,安全工作必须放在首位。作为运行管理单位,在运行管理人员上要作好岗前安全培训,作好技术交底。培训内容包括安全防护措施、高危作业防护、安全事故征兆和危险源的辨识、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理、恶劣天气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因素下的自我保护、应急抢险预案的演练、水库大坝巡查方法及取放水设施设备检查等;分析引发安全事故的原因,如何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通过安全教育培训,提高管理人员运行管理综合能力,确保施工人员高度树立安全意识,杜绝安全事故发生,发挥水库正常经济效益。
小型水库承担着防洪减灾、保障农村供水和农业灌溉、涵养水源、修复生态等多重功能,是改善乡村生态环境、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基础设施。加强小型水库管理,持续发挥工程效益,是改善提升农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有力保证。因此,加强小型水库运行管理,确保水库安全运行,最大限度发挥应有效益,克服重建轻管现象,是当今我们水利行业不可忽视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