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达市卧里屯镇综合文化站,黑龙江 安达 151400)
在如今基层图书馆服务工作开展过程中,往往要求图书馆管理者加强服务模式的创新,以起到一定的优化作用,能够更好的实现图书资源的有效利用,取得令人满意的基层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应用效果。事实上,我国基层图书馆模式一直在不断创新,先后诞生了个性化图书馆服务模式、讲座式图书馆服务模式、自助图书馆服务模式以及智能数字化图书馆服务模式等,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目前,为促进全民阅读,提高图书馆读书服务水平,还需要深化服务模式,实施有效办法,积极打造服务模式以及内容多元化的新格局。
基层图书馆服务模式有很多,传统型的服务模式历经了闭架、半开架及全开架三个时期,最终走向了借阅与咨询的一体化服务模式的道路上。管理者通过应用传统型服务模式,可以向读者提供借阅、复印以及咨询等服务,而读者需要手持有效证件才能达到借阅复印的目的。如果借阅一定要控制好借阅时间,必须在限期内归还。在咨询过程中,读者通过问答了解馆藏结构以及所需要的典籍资料,更好的读者面对面进行答疑解惑。
个性化服务模式的创建是为了满足不同读者的不同需求,这样更有益于为读者提供有差别的个性化读书服务,为读者提供便利,也能增加读者的满意度。在个性化服务模式应用以来,诞生的模式有很多,比如预约服务模式、参考咨询服务模式等等,都取得了一些应用效果。但是,这类服务模式对于馆员的素质能力要求较高,必须要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帮助读者突破时间、空间的约束,解决生活以及工作中的难题。这样才能更好的提供便捷的个性化服务,
自助型服务模式,顾名思义,主要体现在“自助”上,这就意味着解放了一定的人力,不需要太多的馆员,读者就可以自助登录服务平台,点击借阅、检索等自我服务需求,进而有效开展基层图书馆服务工作。在自助型服务模式应用阶段,网络自助服务设备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可以整合一些电子资源,满足读者需求。但是,现阶段,基层图书馆中这种模式收效甚微,因为很多地方都缺乏相应的设施条件,人力、图书资源也有所欠缺,这就还需要因地制宜的优化基层图书馆服务模式。
为实现基层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创新发展,馆主还需要立足地方条件,做好各方面的资源整合,以便实现通借通还。但是,基层图书馆如何加强资源整合就显得极为关键。具体而言,有关基层图书馆可以采取一卡通的数字化系统建设,使得各个基层图书馆的功能得以整合。与此同时,工作人员需要结合不同图书馆馆藏的资源统一进行编制目录,使得基层图书馆资源结构得以调整。其次,基层图书馆还可以深化分馆合作,建设统一平台,加以集中管理,主要采取一馆办证,多馆借还的措施,从而丰富馆藏资源,奠定良好的馆藏服务模式基础,提供更为优质的个人读者服务。
为了加强基层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创新,提高基层图书馆的服务质量,不仅需要整合资源,还需要实现资源的共享,在共享资源信息的背景下,才能进一步实现数字信息的加工与处理。这就需要利用卫星、电视以及新媒体技术等,使得优秀的文化资源的意思共享,满足基层图书馆读者的需。因此,在基层图书馆建设发展过程中,就要求管理者能够加强资源共享工程的建设,充分发挥共享资源的优势,使得图书馆服务得到延伸。在实际推行共享资源背景下,基层图书馆馆长应当将目光放长远,着重提供社区、乡镇、农村读者服务,从而实现全民阅读,真正取得惠民的实际效果。另外,在共享资源工程建设阶段,可以实施的措施有很多。例如,共建农家书屋、远程教育、组织读书活动等方式,进而达到社会文化传播的目的,实现资源的高效共享。
为加快基层图书馆模式的创新与发展,地方图书馆还需要不断挖掘地方资源,加强地方文献的保护,进而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有力的文献支持。就地方性文献资源而言,其本身就具有区域性、连续性以及广泛性的特点,与其他类的文献相比,内容也较为丰富,可以说是地方群众长期文化的结晶。通过加强这些地方资源文献的开发,使得资源可以统一管理和保护,为地方发展提供服务,同时也有助于推进基层图书馆服务模式的转型发展。
众所周知,图书馆的功能主要在于馆藏保护、图书收集、读者借阅推荐等,这极大的促进了我国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近几年,伴随人们需求以及技术的不断增多,基层图书馆服务模式有了很大的变化,以往的服务模式俨然不能满足基层图书馆发展的要求,这就必须要加强基层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创新。但是,如何合理创新基层图书馆服务模式就成了很多馆长不得不思考的问题,这就要求有关图书馆能够跟上时代步伐,抓紧建设现代化、智慧化以及多样化的图书馆服务模式,并采取有效的措施,真正推进基层图书馆的良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