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锋 孙潇 杨玉 李浩
(1 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000;2 济南市环境保护网格化监管中心,山东 济南 250000;3 山东海美侬项目咨询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000)
相关环境保护管理部门要加强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视,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克服当前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保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满足逐渐增长的环境管理工作的需求,促进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
管理制度的完善是支撑一个行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而且管理体系的完善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机构的发展进步。随着社会检测机构介入环境监测的放开,我国构建了一个以环境监测部门为主,社会各机构共同参与的一个环境监测大平台。而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与发展,对我国的环境监测机构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越来越多先进的环境监测设备的应用和使用,也对环境质量管理体系提出了新的适应性要求。
目前,在我国环境监测工作中,大部分技术工作者仍采用密码样、现场平行样、实验室空白、自控平行样、加标回收、质控样等方式进行环境质量监控,这样的质控模式较落后,造成监测工作效率滞后,并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环境监测需求。这主要是因为虽然环境监测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在不断更新和完善,但其技术规范以及监测标准却没有进行相应的更新和发展,这并不利于实际监测工作的发展,而且技术人员对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监测工作中的作用并没有深刻的认识,并在质控工作中对质控模式没有进行深入研究,致使整体的环境监测质控水平降低。
环境监测工作和监测技术使用的主体都是监测工作人员,工作人员专业能力的高低会直接影响环境监测工作的质量,同时如果人员管理不规范也会影响到工作质量。现在我国环境监测部门在工作人员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质量管理职位人员调动频繁,没有完整的系统培训活动,工作人员专业素质较低,根本不具备做好质量管理工作的能力,就算完成的工作其质量与效率都不过关。
要进一步完善环境监测机构质量工作体系需要检测机构和员工共同做出努力。而且在进行环境监测管理的过程中还应通过结合现今的管理理念来完善环境监测机构的管理体系,强化对环境监测机构的管理。通过制定工作的标准与制度,并在执行的时候进行严格监督,能有效的避免环境监测工作中发生失误及出现错误,提升相关的监测的质量及工作效率。另外,要积极完善质量风险管理体系,从变更管理、偏差管理到纠正措施与预防措施等进行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的完善,从而有效保证环境质量检测的水平和应用效果等。
环境监测工作需要依靠相关的管理制度才能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相关部门要制定和完善环境监测工作管理制度。为了确保各项监测工作的开展更加规范、有序,不仅需要完善管理制度,更需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为监测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保障。环境监测工作的良好开展不仅需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还需要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不断提升监测技术水平,进一步完善检测技术体系。具体来说,首先在技术研究方面,不断加深技术研究力度,特别是对监测技术制定相关技术规范标准时,要结合当前时代科技发展的情况,不断完善环境监测技术体系,提升在监测工作中对监测设备和相关技术的管理水平。在环境监测过程中监测的方式若是不正确,就必须要及时改进,并将实践监测经验与国外先进技术进行有机结合,研发出符合我国当前环境监测工作的相关设备和技术,同时提升技术审核制度的速度,针对在监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及时进行解决,这样环境监测的效率和质量将会有效提升。
想要细化控制环境监测工作的质量,就必须进一步培养专业的环监质管队伍。传统的管理人员只具备人事管理知识,而新型的环监质管队伍内人员不仅需要具备人事管理能力,而且还需要熟知各类环境监测工作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进行细节化管理。在该队伍培训阶段就应该以量值溯源为基础,并且根据队伍人员所负责的不同管理环节开展针对性的培训,以此提升质量管理的效果。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对整个环境治理工程都有着很大的必要性,它主要是根据所得的数据和信息来进行监测,保证其涉及范围广,足够准确和完备,能够进行比较。随着环境监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工作量也越来越大,人们对于环境监测质量的要求也在渐渐提升。所以,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十分有必要,要保障环境治理工程的质量,为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