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工业技师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7)
纺织设备的维修方式不仅包括维修方法,同时还包括维修理念、维修周期、维修人员的能力等,需要同时的进行改革,才能创新纺织设备的维修方法,提高维修管理质量。
设备在运行中出现损坏的因素较多,除正常损坏外,还会有可能出现人为,这种人为损坏包括直接的破坏,也会出现间接损坏,没能按照正确操作方式造成的损坏,因此,就需要制定相关管理制度,通过定期的保养减缓消耗和损坏的发生率,同时通过制定规章制度还会约束使用者的操作,使其根据规范流程进行操作,避免认为损坏。在制定管理制度时,避免华而不实,要保证管理制度符合纺织设备和企业的现状,如果只是参考专家建议或者是其它企业设备维修的优势,不能和实际现状相匹配,就失去了管理制度的制定意义。
根据企业的设备维修人员的维修经验来看,虽都具有一定经验,但仍有部分人员不具备较好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维修经验,出现只会维修不懂原理或是只懂原理实践经验不足的现象,那么这就会使得维修效果不佳。具体来说,常见的纺织设备、织布设备和冶金设备、化工设备等原理基本相同。因此,维修管理人员就需要具备上述三种的维修方法,从而短时间内可实现跨行业的设备管理工作。机电设备的“三懂四会”,原理是基础,同样的设备做同样的产品经不同的人维护则其工作状态不同,充分体现了机械设备原理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作用。
纺织设备要定时的进行维护管理,而不是出现问题后才进行维护。所以,在实际中要按照纺织设备的内部结构定期的借助感官、工具、仪器等进行检查,从而及时的发现隐患,提前进行预防和处理。这也被称为设备点检,是任何设备正常运行的基本步骤。此外,在点检过程中还需要具备相关设备和技术的健全,设备点检制自20世纪末引进国内,作为TPM管理的核心执行人员,就需要具备较高的管理理论知识、技术素质、实践经验和较高的故障判别能力。这是现代纺织企业中急需的人才。在使用中生产部门是与设备直接接触的,也是最了解设备的,在此之中如果发现设备出现异常,就需要及时的及反馈给设备维修人员,并协助设备维修部门做好设备的养护工作。点检分为日点检和月点检。其中,日常点检过程中要根据《设备点检记录表》规定的内容逐项进行检查,设备点检表的项目、标准要求、方法、点检周期等应尽量详细排列;月点检需要由专业的人员进行点检,防止出现漏检的作用。除此之外,在使用中如果设备技术出现变化,点检方法也需要及时的进行调整,从而保证点检与设备的匹配项。如果点检过程中出现问题要详细的记录和维修,并找出故障原因,对类似问题进行防范。
纺织设备的周期维护检测与点检不同,属于定期检查或是预防性维修。根据纺织维修企业的设备维修来看,多数企业在编制维修计划时,一般是按照纺织设备制造企业的说明书进行的,通过这种方式起到维护作用,避免设备出现问题、损害,使得机械设备的寿命得以延长。在设备的使用过程中设备中的各种零件、线路和油品都会出现老化或是失效,而通过周期维护可以及时得到进行更换,使设备保持使用功能。尤其是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地提高,设备也越来越智能化,虽日常养护要求较为简单,但一旦出现损坏就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面对此类高科技的设备进行维修时,还需要保证相关人员的设备专业化知识和丰富的经验,才能达到维修保养的目的。
纺织设备的运行中润滑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根据笔者对多数纺织企业的纺织设备事故的原因调查来看,有百分之七十的设备故障是出自润滑不良或是失效导致。在润滑油的选择中还需要根据设备的实际需求进行。进口设备和国产设备中润滑油的种类和标号不同,所以要选择。只有这样才能延长使用寿命、减少维修费用,提高生产效率,为企业的经济发展夯实基础。但在实际中部门企业不重视润滑油的选择,认为只要是油就能起到润滑的下过,甚至在使用液态润滑油的地方使用润滑脂,这样一来虽然暂时不会出现问题,但长期以就会出现问题。除此之外,润滑油的有效期也要严格地进行把控。至于免维护轴承,仅是在一定时间内免加油。但很多进口设备的轴承是免维护的,部分是可以拆开的,需在润滑油失效之前对轴承进行清洗加油,使之寿命延长,以减少维修费用。根据SKF轴承理论:清除润滑油中2μ m以上的颗粒杂质,滚动轴承疲劳寿命可延长10~50倍;假如润滑油中无微小颗粒,那么在小于疲劳破坏载荷条件下,轴承寿命是无限的。
目视化管理,即保证生产车间的外部环境的干净整洁、物品摆放有序,在此之中可将5S 管理导入设备管理中。有些进口设备把传动带的位置、型号、张力等技术要求内容列在表格中并张贴在设备上,需要更换时看表格就能查出相应的资料;也可以把润滑油、轴承型号等填入表格,张贴在合适的位置并保持完整,需要更换时方便查找。除此之外,还需要重视员工的培训,通过提高操作、维修,直到全员参加。实现设备的维护管理
上述对纺织设备维修方式的改革进行了分析论述,通过上述得知,纺织设备在日常使用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出现磨损和损坏。在此之中就需要通过维护管理使得纺织设备延长使用寿命和能力。但在科技不断地进步中,纺织设备的内部不断地发生变化,在此之中就需要跟上科技的发展脚步,通过完善为序管理制度、重视纺织设备中的技术环节等,实现纺织设备维修方式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