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宝鸡卷烟厂,陕西 宝鸡 721013)
工厂现有的科技创新组织架构,主要是为科技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组织保障。工厂设立有科学技术委员会,执行公司科技委的指示要求,同时根据工厂实际情况进行科技项目统筹规划,科技委下面设有五个专业分会办公室,以及科技委办公室。
工厂采用的科技创新管理模式与国内大部分企业一致,具体到科技创新项目的立项规定,对科技创新项目具体实施过程和办法的规定以及对项目的开展予以相应的监督,以保证科技创新项目的规范运行,最后是对科技创新项目的激励和考核。工厂的科技项目按工厂标准《科技项目管理办法》与《创新项目管理办法》实施管理,公司级项目按照公司《科技项目管理程序》等3 部标准执行。
工厂的创新主体为项目组(创新团队)。项目组的人员选择和分工由项目负责人安排。项目负责人通常由创新型技术骨干担当,或者技术骨干指导项目。项目组人员无科技研发人员、无全职人员。项目组成员几乎全部为工厂内部职工。
近些年,工厂开展的科技项目数量较多、内容覆盖面广,涉及信息技术、配方维护、质量控制、设备技术革新方面、原料保障、管理创新等,所有项目皆能从工厂实际情况出发,在各自专业领域中通过运用较为先进的统计分析方法、设备改造技术抑或管理提升手段方从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进行探索、研究或应用;工厂每年皆有申报的公司级科技项目通过公司立项评审,申报结题的科技项目通过公司结题评审,并至少有一个项目获得公司“科技进步奖励”;工厂2019 年发表论文38 篇,其中被CNKI 收录18 篇;2019 年申请专利13 项,授权11 项,期末拥有有效专利52 项;工厂创新产品好猫(金丝猴)在2019 年国家局行业市场抽查中取得创新产品卷烟质量总得分第五名的好成绩。
工厂科技管理形式为科技项目的全过程控制管理,尽管辅以科技信息与情报服务,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员工提供当前热点信息,但是由于没有建立完善的科技创新平台或外部创新网络抑或企业创新生态圈,故无法提供实时的科技情报信息和有效的技术支持,使外部资源无法转化而切实为员工服务,主要表现为合作项目较少,自主创新基本上是自己创新和完成,同时无法充分调动科研技术人员的积极性、激发企业内整体的创新活力。
企业的创新主体是创新团队,创新团队的创新水平(论文、专利等产出)直接决定企业的创新水平。工厂之前的创新团队在行业出现过较为傲人的成绩,但是近些年工厂的创新产出与行业企业相比较为落后,一是创新团队数量较少,二是尽管新的创新团队的创新潜力较大,但是创新能力未能有效激发,同时创新团队建设能力有待提高。
通过市场导向制定技术创新战略的思路需要进一步提升,通过有效发掘市场对产品的创新需求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创新战略系统主要包括创新战略框架构建、战略类型选择、资源配置与整合,然而鉴于企业外部环境日益严峻,对工厂创新战略定位提出了较高要求,建议工厂把市场导向的产品创新战略置于首位,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产品规划:1.更多地着眼于利用技术来创新产品类别,即产品类别创新,因为产品类别创新是企业迅速增加利润的首要动力,新产品类别的创新应当居于企业创新之首;2.在主流产品类别中打造出小众类别,使其关键性能高端化,尽管新产品市场小众,但不能阻碍其成为利润爆点;3.在理性产品类别中打造出感性类别,诉求产品的感性价值和情怀价值,利用横向思维,在不同或相关的烟草产品类别之间进行类别交叉,这类新产品类别一旦成功,往往势不可挡。
烟草企业创新组织还应在以下多个方面加强管理:切实提升工厂的矩阵管理水平;确保组织结构具有适度灵活性,使其能够随时应对消费者和创新需求的变化;加强搜集和记录工厂内部的创新思想;确保创新观点涉及不同组织层面(不同部门、层级共同参与);确保创新管理部门与其他部门紧密而有效的联系;确保项目承担部门与其它企业及科研机构紧密而有效的交流;加强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提高团队工作自主性;加强工厂内部关于产品和工艺方面的跨部门团队的合作。
建议从制定科技绩效制度和构建企业创新型文化机制两方面来培养创新型员工、提高其科技创新积极性:1.建立、完善提高科技人员积极性的评判体系与政策制度,如引入科技绩效在员工的工作评价中,充分发挥科研人员潜力的同时提高其的科技创新能力;2.由于企业创新型员工与企业创新型文化的价值取向具有一致型,因此建立创新型文化体制也会对创新型员工有积极的正向影响,工厂可以构建以鼓励创新、倡导灵活、宽容试错等特性为主的企业创新文化机制,不仅能够赋能于创新型员工,还可有效引导企业的战略形成;3.由工厂科技委选配高水平的科技创新管理团队和技术团队领军人物,并充分发挥团队的创新开拓作用。
此外,在培养创新型员工和加强企业创新文化建设方面还应加强对以下几方面的管理:加强员工在研发等创新活动中的相互配合;提高科技研发人员在企业的受重视程度;提高研发人员对技术变化的适应性;加大企业员工在创新思维和自主创新能力方面的培训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