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河北 承德 067000)
地质勘察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又复杂的工作,如何通过有效的管理提高地质勘察的效率,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随着建筑市场的不断发展,工程涉及到的地质情况也越来越复杂,对于地质勘察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际的勘察管理工作中,需要准确的把握勘察管理的要点,切实做好地质勘察管理工作,促进工程建设事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工程勘察指的是经过测绘、试验、勘探、调查等一些方法,从而获取到和工程建设相关的水体、土体及岩体的力学参数、变化规律、空间分布等一些信息,然后以此来对建筑适宜性、场地稳定性、环境演化性进行论证、评价、检验,同时再提出一些关于施工原则、资料的建议。地质工程钻探是很重要的勘探方法,同时也是测试孔内原位和岩土样品采取的一个重要辅助手段,也是保证勘察资料准确的一个基础,尤其是对一些复杂地层,比如岩溶、砂土、碎石土等,如果钻探的技术不合格,那么也就不能对地层结构进行准确的揭露,更不能获取到力学参数,甚至会出现勘察报告虚假这样的问题,那这也就直接影响了工程建设的质量,也会出现一些安全隐患。
工程勘察工程是一项综合性加强又复杂的工作,设计方案是否合理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后期施工建设的质量与安全。只有保证设计方案的科学性与明确性,才可以解决工程勘察中的施工问题与其他问题。而大部分勘察单位或者人员只是单方面听取业主的要求与叙述,并没有对施工地点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与分析,从而造成勘察报告与实际情况相脱离,没有针对性与适用性,给后期施工建设带来一系列麻烦,甚至对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带来严重威胁。此外,勘察地点的地下水位的变化对工程勘察工作的影响是较大的,一般情况下,地下水位的变化上都没有太大的波动,相对变化较小。但是在现阶段的发展中,地下水由于受到一些人为因素上的相关影响,导致出现异常,为进一步推进工程建设带来一定阻碍作用。而大部分勘察单位为了节约成本或者提高效率,没有对地下水位进行安全细致的勘察,这严重影响了勘察工作的准确性与安全性。
一般情况下,从地质勘察工作结束后到提交地质报告需要一定的时间,期间要将勘察过程中的数据进行整理,形成一份具有研究性和可行性的报告。但是一些工程这一项程序只是简略过了一下,并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地质勘察,这样所造成的后果不堪设想:首先,对地质条件的了解不到位,会直接导致工程设计不合理,使施工成本增加,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经济上的损失;其次,因为地质勘测不到位留下工程隐患,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给施工方带来巨大的损失。
监管工作是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监管工作需要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不同的方面进行监管,除了工程领导外,还需要场地的工作人员配合,共同完成监管工作。但是由于一些上级领导与工作人员的缺失,将会引导一系列的安全问题。
工程地质勘察不能马虎,对于每一个阶段,每一个细节都要面面俱到,要及时发现问题和预防危害。只有做足前期的勘察工作,在后期施工过程中才能减小危害的发生。其次是采用先进的勘察方法,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和方法提高勘察质量,另外,及时更换设备,随着社会的发展,勘察设备也会更加精确,这样一来,可以解决许多勘察过程中的问题。
地质勘查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条例与监管必须要到位,在规范技术问题时,一些地质勘查报告会出现混乱现象,这种问题要想改变,就必须要从管理的角度着手,及时的修改与完善管理制度,使其可以更加规范、减少后期的安全隐患问题。同时,相关的单位也要给予足够的重视,提高相关专业知识储备,充分意识到地质勘查工作的重要性,增强对地质勘查单位的要求,严格控制,唯有安全制度与监管工作的到位,才能尽量减少安全问题,提高施工的安全性。
进行安全生产管理的第一步就是对管理进行规范化,只有对管理的规范化才能实现管理的合理化。作为管理机构应该深刻意识到安全管理工作对于地质勘察的重要性,明白自己肩上的重任。在进行安全管理工作时,要严格按照安全标准执行,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同时,无论检查事件的大小都要认真仔细的进行,不可形式化、表面化。对于安全检查不合格的项目,一定要彻底整改,从根本上杜绝安全隐患。
在工程项目进行设计和施工之前,需要根据工程建设的基本程序,运用多种科学的技术方法,对工程施工现场的地质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包括地形、地貌、土质、岩性、地质构造以及水文特征等等,通过测量、测试、勘探、观察等方式获得相应的数据信息,这个过程就是工程地质勘察的过程。地质勘察结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直接影响建设项目是否能够顺利进行,同时也关系到工程相目建设的安全性和经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