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湖南卫视《声入人心》谈我国音乐剧演唱现状

2020-12-10 10:21:59
魅力中国 2020年29期

(天津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天津 300171)

一、音乐剧及音乐剧演唱

音乐剧起源于美国,于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产生其雏形,在经历了vaudeville 歌舞杂耍喜剧、《show boat》的创作与大卖、音乐剧“黄金搭档”创作大量优秀作品、《戏剧故事》的上演使音乐剧成为正式舞台艺术,以及摇滚音乐剧《Hair》将音乐剧的大门正式打开这几个阶段,音乐剧在美国本土基本成熟,并形成了以百老汇为聚集点的纽约剧院区。这股音乐剧浪潮席卷了海外各国,法、德在学习美国音乐剧精华的基础上创作出独具本国特色的经典之作,英国伦敦西区成了仅次于百老汇的世界第二大音乐剧聚集地。如此一来,音乐剧这一体裁便由起初多出现在酒吧、歌舞厅等地表演,以供人消遣、娱乐的歌舞形式发展为集歌、乐、舞、台词一体的,一切为戏剧和脚本服务的流行艺术形式。

由于这一艺术形式出身于市井阶层、形成历史较短,且在形成的过程中处于一个易于吸取各种元素的活跃阶段,因此,其演唱更加注重戏剧性表现。在“黄金搭档”创作时期,音乐剧代表唱法为legit,即混合美声唱法,具有古典声乐演唱特征,并在那个时代的作品中大量体现,如《音乐之声》《国王与我》等;后来,随着电子科技运用于音乐剧演唱,加之音乐剧题材与内容表现更为多样性,就出现了如爵士、民谣等诸多风格的唱法。这些唱法与传统唱法的不同之处在于,声音更靠前,演唱中“说”多于“唱”,是一种若似说话式的演唱,更多运用胸腔,也有人称之为Belt 唱法。

二、谈湖南卫视《声入人心》中的音乐剧演唱问题

(一)对声乐定义范畴有混淆之疑

《声入人心》自开播以来,从最初提出的“美声”“古典声乐唱法”到实际上大量呈现的“音乐剧唱法”,这几个概念更替出现,不免令人有些迷惑,究竟三者的概念实际上是一个意思,只不过是放在不同题材中的不同叫法?还是它们之间存在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由于节目的初衷是以美声为切入点进而推广古典声乐的,不免在观众脑海里有先入为主的“节目中出现的唱法,只要不那么通俗就都是美声唱法”的概念,因此在观看节目时,少不了出现一些选手在用气息较为充足连贯,声音圆润流畅的唱法来演唱一些改良版流行作品,或演唱经典的音乐剧作品时,观众将其直接定性为美声唱法。虽不能否认一些观众自身音乐素养有待提高的事实,但作为一档具有普及和介绍性质的音乐类节目,首先要对目标内容的概念有所界定,明确各唱法之间的关系和区别,如此才能更好地通过节目具体形式和内容对其进行大面积的推广。若囫于界定,不免具有误导大众的负面效果。

(二)内容表现具有片面性

音乐剧中的歌、舞、音乐、台词等一切都为戏剧内容服务,因此观众有必要知道演唱者所唱乐段的前因后果、剧情衔接等,以便更好地与演唱者的表现产生同构。如音乐剧《歌剧魅影》中的经典曲目《Think of Me》,是女主人公克里斯汀第一次真正登上舞台,初露头角时的自述;《音乐之声》中的经典曲目《Do-Re-Me》,是修女玛利亚在上校家教孩子学音乐时演唱的经典曲目……每一首音乐剧中的歌曲都是在情节发展的支撑下出现的,水到渠成,演唱者的表情、感情、对情节的诠释都与作品本身环环相扣,离不开剧情的发展。但是,《声入人心》中对音乐剧的推广,大多限于演唱者对某个乐曲的诠释,虽然不能否认演唱者超凡脱俗的表现力和非凡的唱功,令观众赞叹不已,但仅演唱单曲,若想和多数不了解相关背景的观众产生共鸣,不免要落入用力过猛、哗众取宠的窠臼。因此,笔者认为,对曲目的背景进行深入浅出的引导,有助于观众对演唱者的表演有更加全面、直观的认识。

三、谈我国当代音乐剧演唱中的问题

(一)培养体系科学化、系统化水平有待提升

《声入人心》热播之前,我国的音乐剧行业较为小众,相关专业培养、教育设置,及从业机制等方面尚未成熟。在高校中从事音乐剧演唱教育的老师,多具有美声或民族声乐演唱背景,他们在此基础上,将自身擅长的唱法与通俗唱法相结合,各自形成一套教学方法,或“美通”,或“民通”,国内的多数音乐剧演员,也多是在此基础上训练出来的演唱技巧和方法。因此,我国音乐剧演唱教学体系的成熟与完整度有待加深。

要想让音乐剧演唱更为系统化、专业化,就需要文化、教育各界提高对音乐剧表演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在高校的音乐剧人才培养方面引进更为科学、系统的培养体系,从而提高我国音乐剧从业人员的演唱水平和能力。

(二)内容缺乏本土性与时代性特质

音乐剧主流国家的相关创作往往颇具本土特质,并紧随时代潮流,这一点尤其体现在以百老汇为中心的音乐剧聚集地,由于艺术形式的成熟和产业链的规模化、商业化,使其内容不光具有本土性、时代性特征,且整体具有产量大,出演场次密集等特点,音乐剧不仅是一面反映本土与时代的镜子,更有利于文化的影响与输出。反观国内目前音乐剧现状,除了引进了几部国外经典音乐剧之外,其他作品的引入还相对不稳定,有些是原文直接引入,有些是将台词译配之后衍生而来的中文版。另外,在本土音乐剧创作方面,也尚处于起步阶段,剧本寥寥无几,较为有名的有三宝创作的《蝶》《金沙》等,影响范围还相对有限。

四、结语

不得不说,《声入人心》节目的播出,使我国音乐剧产业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大批高考应届艺考生纷纷选择报名各高校的音乐剧系,音乐剧相关领域职业迅速成为瞩目的焦点,国内音乐剧演出由原来几近无人问津的局面变为如今几乎场场热销的态势……这一切除了该艺术形式本身所具有的魅力之外,更离不开《声入人心》舞台的影响。相信我国音乐剧发展指日可待,相关演唱也一定会在此基础上有全方位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