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广播电视大学安达分校,黑龙江 绥化 151400)
老舍,原来名为舒庆春,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满族人,正红旗。中国现代京味小说的始创者,是著名的小说家,在新中国,老舍是赢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第一作者。他的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等。他以长篇小说而闻名,在很少有人写长篇时,他就开始了创作,老舍是最早创作长篇小说的作家之一。其后,他又以剧作驰名,作品数目众多,成为50 到60 年代最重要的剧作家之一。1899 年2 月,老舍在北京的一个贫困农民家庭里诞生,长期生活在北京。老舍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北京风味”就是由他的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历构成的,这也使他成为北京风味小说的代表。在老舍一生中,他总是忘我的工作,被人们称为是文艺界的“劳动模范”。
“京味”是北京丰富文化遗产和北京独特的文化环境,这也是北京最独特的地方,从而构成了北京文化气息,它是城市文化和文明的象征。老舍的文章中倍受瞩目的风格就是“京味”。通过对北京普通群众的熟悉了解,他描绘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批普通群众的各种人物,这些都表现出浓郁的“北京风味”,开辟了现代文学创作题材新领域。
“京味”作为一种艺术风格,不仅是北京的风景环境,最重要的是写出了作家对北京特有风韵、特具的人文景观及其中所注入的文化趣味。因此“京味”首先表现为取材的特色。老舍创作的作品都是在描绘北京城,他写了北京的人、物、事、自然风光以及民间的传统习俗。首先,老舍作品有描写人、物和事的,如车夫、教书先生、商铺老板等,还有北京的胡同、大杂院、四合院等市井气十足的众生相,在颓败的老墙下演绎着深厚的皇城根下的生活情趣、文化取向,再有那已经破败的文化情愫,依旧存有雍容的气度。《枊家大院》描写的是北京大杂院里普通小市民的生活,老舍选取了大家耳熟能祥的大杂院的场景为写作背景,讲述老北京普通小市民的生活状况,并对这些小市民的人格进行了深刻的剖析。《月牙儿》是选取北京城里遭受苦难的劳动人民为主要内容,呈现了北京城内普通小市民的悲惨人生。其次,在老舍作品中还体现了地域特色的环境描写。通过研究人员做的统计表明:在他的各类文章中所写的地方中真实地名超过240 个。这些地名的位置超过一半多是在老舍出生地邻近的西北角。再次,老舍的作品体现了本地特色的民间传统习俗描写,在《骆驼祥子》中,古城中为祝寿用的寿棚寿席、结婚用的花轿、喧闹的集市还有巫婆的请神画符等,这就像是北京底层社会的一幅生动图画。老舍代表作品中的故事都在北京城发生的,很多地方都是北京城的真实地名,这表明了他对北京普通市民的熟悉程度。老舍作品写作的故事植根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都散发着浓浓的“京味”。
老舍追求作品的幽默,从而形成了幽默的艺术风格,这也是“京味”的重要体现。带有北京市民独有的“打哈凑趣”性质,他的诙谐拥有北京人独有的特质,既是对现实生活不满的一种宣泄,又是对本身不满的一种自我解嘲。老舍小说的幽默风格是逐渐形成的,早些年,老舍的文章有些许油滑的低级趣味,是为了幽默而幽默,但在岁月和写作功力的打磨下,老舍形成了恰如其分地融入讽喻与抒情,悲剧、正剧、喜剧兼而有之的幽默特色。他在30 年代时创作的长篇小说《离婚》标志着他幽默风格的成熟,这是一篇世态讽刺小说,写的是北京某财政所几个科员的家庭生活,旨在批判市民生活庸俗可笑的一面。作品中描述的是张大哥的家庭纷争故事,我们不妨看做是古代人生存方式的危机。作者对因循守旧、迁就妥协、好热闹的人生哲学予以了彻底否定,情节滑稽,语言幽默。《老张的哲学》是他在北京初等教育中的生活经验的产物,也充分显露出了作者所独具的幽默、讽刺才能。《四世同堂》是老舍在1944 年创作的平生中规模最大的长篇小说,分为《惶惑》《偷生》《饥荒》三部曲,它将抗日战争作为写作背景,讲述了在一个叫做“小羊圈”的胡同里发生的一连串令人激动愤怒、伤感多情的故事。让我们牢牢记住民族被征服的痛苦历史,反思征服下的民族强烈心态。《四世同堂》结构大气、恢弘、匀称,营造了凝重的氛围,百多号生动、极富特点的人物形象刻画,构成了历史的艺术长廊 。
老舍成功地塑造了市民阶层的各类人物,描绘出了一幅20 世纪20 年代北京市民阶层的社会风俗画。社会阶层中的各种人物形象在《骆驼祥子》中鲜明地表现出来。市民阶层的上层典型人物——刘四爷,年轻时不务正业,曾打群架,晚年开了车厂,是靠坑害穷人发家的土混混。他愚笨、卑鄙、俗气、蛮横、不择手段。虎妞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人物形象,她又老又丑、三十岁还没出嫁,一直在刘四家里生活,她固然有愚笨、卑鄙、蛮横的一面,但她还不至于像刘四那样不讲理,她设计一个圈套,让祥子和她结婚,可见她很有心计,但她偶尔也会流露出些许女人的体贴,她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以她自己的欲望和利益为目的的。
市民阶层的下层市民的典型代表——二强子,和祥子一样是穷拉车的,因为养活不了全家,不得以把女儿小福子卖给了一个小军官做小老婆,部队迁移时,小福子就被无情地抛弃了,这不是二强子心狠而是没有办法,生活迫使他情绪颓丧、性情暴躁、借酒消愁,最后成了酒鬼、无赖,但他清醒时内心是痛苦的,精神上充满矛盾,总之,老舍在小说中通过对市民阶层形形色色人物的刻画,反映了旧中国市民阶层的面貌,把各类小市民刻画得栩栩如生、蕴涵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