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音乐学院,天津 300171)
“一流的乐团”“一流的指挥”“一流的演奏家”这种完美的结合和搭配,以他们独特的魅力与超一流的水准震撼着每一位现场观众。柏林爱乐乐团从来都是演奏古典音乐乐团中佼佼者,在传统的作品能带出时代的精神;在现在的乐曲作品中又能感受传统的古典气息和底蕴。与哈恩和图甘索基耶夫的合作便是将这种“传统”和“时代”充分的发挥出来,哈恩的传统气息,图甘的时代风味,与柏林爱乐三者相互交融。
这场音乐会可以说是一场平稳与强烈的碰撞,曲目的选择中选取了《巴赫小提琴无伴奏》里的第二组曲中的萨拉邦德舞曲,演奏巴赫的小提琴作品与帕格尼尼的不同便在于,帕格尼尼代表的是小提琴演奏技巧的巅峰,纯粹的音乐性和旋律性不是他所过多关注的方面,而巴赫的《小提琴无伴奏奏鸣曲和组曲》则是纯粹音乐的全部表达。这也就与哈恩“清澈”“冷峻”的演奏风格相互交融,哈恩弓弦下的巴赫便是那么的干净,不包含一丝杂质,纯粹的展现巴赫复调音乐的旋律性与织体结构,如同许多针织的线编织成的一匹精美的布料。听巴赫就好像是在迷宫中寻找出口,每次到尽头转弯处又总能给你新的不同的惊喜,像是一道耐人寻味的谜语,需要你去寻找其中的奥妙和最终的答案。在哈恩的琴声中能感觉到仿佛真的有人伴着这琴声在法国宫廷翩翩起舞的意境,哈恩的演奏展现出了舞曲的抑扬顿挫,这种轻盈的动感,更带给观众身心自由的感受以及有条不紊的节奏逻辑,尤其是在快速的节奏变化中也展现的相当饱满。
之后演奏的维厄当的《d 小调第四小提琴协奏曲》更加体现出了希拉里哈恩的音乐个性和本色,这首《d 小调第四小提琴协奏曲》在演奏技巧上与维奥蒂柔和儒雅的风格与帕格尼尼独具匠心的演奏特点相融合,在演奏技巧上又受到炫技派的影响,风格更加自由自在,恢弘壮丽。这首协奏曲也抛掉了以往小提琴演奏时传统意义上的共有3 个章节的作曲结构,创新的过程中运用了与交响曲大同小异的4 个章节的新形式。在辅助管弦乐器的配合方面更加的精彩纷呈,演奏方案华彩乐段更是设计的独具一格,虽然没有很困难的演奏技巧的展示。但是节奏果断干脆,又能与整部作品前后相互衬托,使得演奏者在演奏的过程中更能通过自己的理解和表达对乐曲以不同的说明和解释,发挥自身的演奏特点。而哈恩在表演时更加在这首曲子中融入了自己的“冷峻”的特色,使得曲子更加的大气磅礴,美妙无穷。哈恩在这首乐曲中对速度的控制和弓段的分配,都那么的恰如其分,不差一丝一毫的完美诠释维厄当乐曲中的音乐比例。在情感的强度和音色的饱满度,以及技巧演奏时的清澈都让人不得不心服口服。哈恩不像有些演奏家目的性浮夸的去展示炫技的片段,而是生根于音乐本身,将炫技片段融入音乐本身当中,行云流水的将这段演奏不费吹灰之力的表达展现出来。强弱的对比,在哈恩的左手的指尖和右手的手腕之间紧密配合,像是男女之间一段段缠绵悱恻的对话。音色的变化,弓段的跳跃,都做的自然不造作,仿佛琴,弓,人已经合为一个整体。
哈恩在这次音乐会中选曲的两首独奏作品上可以说是如出一辙。《巴赫无伴奏第二组曲萨拉班德舞曲》和《d 小调小提琴第四协奏曲》都可以说是典雅音乐的典范,没有夸张的炫技片段,《d 小调第四小提琴协奏曲》具有开门见山式的明快单纯,但是单单从技巧上来看,哈恩演奏此曲,可以说是若烹小鲜。尽管如此,她在演奏上也没有丝毫的怠慢,不仅乐思更加敏捷,风格更加冷峻,技巧更加娴熟,而且清新脱俗的音色和对整首乐曲音乐性的把握,也体现出了浓郁的维厄当浪漫主义的美。哈恩分毫不差的掌握了《d 小调第四小提琴协奏曲》的要领和其中强弱的丰富的感情变化,用她那种清澈干净又包裹着温柔敦厚,却毫无炫技色彩的琴声,呈现出来一种发自人内心的深层次的韵律感和成熟感。虽然没有现场感受聆听到那种震撼,但从屏幕中也不难看出来哈恩在演奏时的激情。在《巴赫小提琴无伴奏第二组曲》中,她老到得像一位历经磨砺多年的大师,使得音乐显露出一种超乎一切的典雅和大气。在《d 小调第四小提琴协奏曲》的快乐章中,她仿佛又变成了一位用尽一切霸气的英雄,在节奏的掌握上,好像一辆动力十足的跑车,轻而易举的在庞大的乐队面前领跑,即使速度再快,她也是那么的从容自在,仿佛没有一丝一毫的压力,将每个音符都演绎的清晰自然,绝不会因为速度太快而让聆听者无法清晰的捕捉到其中的细节。甚至是到华彩片段,她也将每个音符的节奏感和韵律诠释的清晰明了。
在这首巴赫小提琴无伴奏组曲中,哈恩的运弓便是满弓拉奏,把每一弓都走得长而均衡,把每一弓的幅度都做得恰如其分,懂得时宜的取舍。这也是哈恩演奏中对巴赫精神新的创新和体现,在哈恩的心中巴赫就是一位既浪漫又富有哲理的作曲家,很多人把巴赫的乐曲等同于枯燥严肃的数学公式,但是哈恩却认为真是这种纯粹可以让她的演奏始终保持着如初的真诚和淳朴。就像这次的音乐会一样,全力以赴的去演奏每一个音符,拉奏每一弓,她想充分地表达出自己对巴赫音乐的感受,所以她以最闲逸最轻松的方式演奏出最复杂的复调音乐,就如同哈恩在家中与巴赫本人一起演奏一般,将巴赫演绎的极度的平衡,完美的整体与细节的协调都搭配的刚刚好。这就是她极具天赋又天才的一面。
这场音乐会就像是哈恩的演奏个性一样,带给我们清凉和清澈,哈恩与柏林爱乐的搭配宛如天作之合,没有一丝缝隙的贴合在一起,流畅而又自然,她演绎的巴赫不添加丝毫的修饰,但却能演绎出这首乐曲的深度和厚度,这就是大师的境界,这才是演奏家的应该具有的乐感与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