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洪家嘴中心小学,江西 上饶 335100)
针对小学生的数学作业问题,既要使小学生可以高效完成作业,也要帮助小学生在作业中巩固和记忆基础知识,使数学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将小学中高年级数学作业分层设计,对于整体数学教学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落实作业分层设计,符合新课改的具体要求,体现了以小学生为教学主体,提升小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促使小学生可以充分发挥数学思维、增强数学逻辑性、高效完成数学作业,并从数学作业中学习到知识。第二,分层作业设计有利于缩短小学生的差异化。在进行作业分层设计及时,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根据学生作业完成的质量和效率进行设计,使小学生可以建立作业的自信心。第三,作业分层设计有利于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由于小学数学教学还多是以“大班”教育为主要教学形式,整个班级的学生的性格特点、知识掌握能力、知识运用能力等等都存在着很大差异,所以,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会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利用分层作业设计就可以轻松解决这一问题。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作业分层设计,不仅可以提升小学生完成作业的水平,也可以帮助数学教师高效的布置作业。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小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对作业的完成情况具体掌握,根据学习情况和作业完成情况为依据,对小学生进行分层。在具体分层时,教师要具体考虑到学生对于基础知识、思维水平、个性发展等因素,有目的性和方向性的进行分层,可分为: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三个层次。在对学生进行分层时,教师要注重讲究技巧和方法,既要照顾到各个层级的学生的情绪,又能使学生的身心不受到伤害,从而更好地完成作业,践行分层作业设计的重要作用。
在落实作业分层设计时,教师要结合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的特点,进行有目的的作业布置。由于优等生的学习能力强,数学逻辑思维相对灵活;中等生学习态度好,各方面学习水平相对稳定;学困生学习能力较低,需要巩固基础知识进行提高。因此,布置作业时,针对优等生,教师要布置一些拓展性强、思维发散的作业内容,帮助学生在夯实基础知识的同时,使数学能力得到全面提升,数学思维得到良好的锻炼,取得更高的数学成果;对于中等生来说,教师要以数学基础知识为辅助,主要在作业设计时,增加一些思考的难度,促使中等生的数学思维可以活跃起来,通过思考和探究,使数学能力得到优化,更好的完成作业;对于学困生来说,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主要是以数学基础知识为主要作业内容,让学困生通过准确运用和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完成数学作业,在巩固和夯实基础知识中,帮助学困生建立数学的自信心,使学困生感受到数学作业的轻松和简单,再慢慢循序渐进增加作业的难度,帮助学困生脱离“学困”的身份,最终实现数学综合素养提升的目标。
在落实作业分层设计后,教师还要给予相应的分层评价,通过真实的评价反馈,可以帮助教师判断出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也可以使学生受到激励和引导,从而全面提升小学生的数学作业完成效率和质量。为了更好地落实分层评价,对优等生要采用竞争性评价,进行作业评价时,要坚持高标准、高要求,使优等生在处理作业时,更准确、更严谨,并且可以不断提升自身的水平;对于中等生要采用激励性评价,在开展作业评价时,既要明确指出其不足之处,又要鼓励中等生要更加努力,取得更好的成果;对于学困生要采取表扬性评价,在进行作业评价时,要找到学困生的作业亮点进行表扬和鼓励,对学困生的进步加以肯定,使其可以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从而更好地完成数学作业,提升数学水平。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注重作业分层设计的时效性,要在运用时掌握好使用时间和实际情况,及时、有效性的进行学生的观察,在发现学生的层级发生变化时,要马上调整作业分层设计,特别是对中等生和学困生来说,二者的变化很快、也很大,因此,在实施作业分层设计时,教师要重点对中等生和学困生进行监督,促使班级整体数学作业难度和数学学习效果的差异性得以缩小,提升全班学生的数学综合水平。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作业布置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作业分层设计的作用,通过对学生分层、作业分层、评价分层,促使小学生的数学差异性缩小,使小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得到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