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应用

2020-12-10 10:21:59
魅力中国 2020年29期

(甘肃省宕昌县沙湾中学,甘肃 宕昌 748500)

小组合作学习是现阶段在教学中教师应用比较多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的应用就可以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的体现出来,学生在这种教学方式中就能自主的进行知识的探究学习。物理这个学科是初中阶段学生必须要学习的比较重要的学科,在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所以学生在学习中,不仅要掌握一定的物理知识,同时还要让学生形成一定的思维能力。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初中物理教学效果的提升。

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一)让学生更好的参与到物理学习中

在初中物理的教学中,教师应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对学生实施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投入到知识的学习中,提升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能力以及探究能力。在初中物理的课堂上,教师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教学,就可以有效提升物理课堂的灵活性,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探究能力,减少学生在课堂上的拘束,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积极性就会更高。

(二)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在初中物理的教学中,教师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给每个小组进行学习任务的布置,学习小组想要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就需要小组中的成员之间相互合作探究,这样才能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在长时间这样的学习方式下,学生的学习能力就会得到提升,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能力也会得到提升。教师将学习情况不同的学习进行小组的组合,学习较好的学生就会对学习较差的学生起到一定的带动作用,有利于学生物理学习情况的共同进步,实现班级内学生物理学习效果的共同提升。

(三)提升学生物理知识的应用能力

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时,不能只是学会相应的知识,同时还应该提升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应用能力,这样学生才能应用自己学会的物理知识解决物理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应用能力。在初中阶段,教师最重要的就是对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进行培养,这样学生才能更好的参与到物理知识的学习中,才能有利于学生物理综合能力的发展,提升学生物理知识的掌握水平。

二、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为学生设计好物理问题

在初中物理的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对于物理问题的设计,保证问题设计的合理性,让学生能够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和学习。避免学生因为问题的难度过大导致学生不敢尝试问题的探究。同时在进行问题的设计时,应该学会分层设计问题,以满足各个层次学生学习的需要,避免设计的问题过难或者是过于简单,影响学生参与探究、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教师还应该给学生设计探究性的问题,这种类型的问题学生会更愿意进行探究和学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会得到提升,所以教师在初中物理的教学中应该重视课堂问题的设计工作。例如,教师在《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问题的分层设计。在每个学习小组中都有成绩较好和较差的学生,在问题设计时,教师可以让学习较差的学生总结噪声产生的原因,让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探究控制噪声的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结合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来思考和探究这个问题,在教师的指导后,学生思考的思路会更加的清晰,有助于学生对于问题的探究,更有利于学生物理学习和探究能力的提升。

(二)重视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方式实施的时机

教师在对学生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时,教师应该重视结合自己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的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时机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方式的实施。选好实施教学的时机,更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还能将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方式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在学生对于某个问题找不到解决的办法时,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探究。例如,教师在《光的折射》教学中,对于筷子放到水里为什么会是弯折的?这个问题,学生靠自己的力量可能很难总结出其中的原因,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就可以让学生根据这个问题进行合作学习,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得到问题的答案。如果教师给学生布置一个工作量比较大的任务时,教师可以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例如,教师在《串联和并联》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实验器材,让学生探究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在这样的探究实验中,靠一个人完成实验探究很难,所以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对这个实验进行探究,让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找到问题的答案,让学生更好的参与到知识的学习中,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物理知识。

总结:

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学生可以更好的参与到知识的学习中,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的提现出来。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可以很好的改善传统教学方式中的不足,让学生更好的参与到物理知识的学习和探究中,加强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理解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还能实现教师教学效果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