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市桥东区第十中学,河北 邢台 054001)
经常有家长甚至同事向我诉苦:我家孩子特别喜欢读书,读的书也不少,可是阅读能力还是不行,读完后只能说说文章写了什么故事,其它的就说不上来了。有什么好办法提高阅读能力?
这样的问题比较普遍,书读得不少,但阅读能力不高,这是缺乏问题意识造成的。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阅读文章的问题意识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应该培养学生阅读的哪些问题意识呢?接下来就以记叙文为例说说如何培养学生阅读的问题意识。
拿到一篇记叙文,可以预设这些问题:文章题目有没有深层含义,如果有,是什么,应该如何理解。如读《秋天的怀念》,就要思考:怀念谁?为什么怀念?为什么是秋天?有的题目还要思考其作用或妙处,比如《伟大的悲剧》,这个题目就含蓄地点明了文章的中心;而《变色龙》这个题目就生动形象。读完题目,再看文章的开头有没有开篇点题;有没有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是引出下文,还是总领全文。看完开头,再看结尾:文章结尾有没有和开头呼应;如果首尾呼应,结构上有什么好处;用了哪种表达方式;是议论,还是抒情,还是兼有议论和抒情;如果是议论,议论的作用是什么;如果是抒情,抒发了什么感情……
通过阅读文章的主体部分,确定文章是以写人为主,还是叙事为主;是写景抒情还是借物抒情等。如果是写人记事的,就要概括文章所写的事件,判断事件的详略安排,从而确定文章的主题;分析人物的性格以及描写人物的方法,学会结合具体语句进行分析。如果是写景状物的文章,就要看看写了哪些景物,写出了景物的哪些特点,用什么手法写的:是近景还是远景;是动景还是静景,或是动静结合;是从仰视角度写的,还是从俯视角度写的;是视觉角度,还是听觉角度,或是嗅觉、味觉……
读完文章,再次思考:文章的线索是什么,是人物、事物、事件、某一种感情、还是感情的变化……如有插叙,概括插叙的内容,分析插叙的作用。然后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有没有运用下面手法中的一种或几种:欲扬先抑、对比、托物言志、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虚实结合、侧面烘托、以小见大、首尾呼应、设置悬念、铺垫、衬托、象征等。
做完这些,就要从细节方面进行赏析了。找一找使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分辨一下使用了什么修辞,其表达效果如何;哪些词语生动形象,或具体准确,或细腻传神;文中如有精彩的细节描写,不妨赏析一下;如果写人记事的文章中有景物描写,还要思考景物描写的作用,是渲染气氛,烘托心情,还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等。
我在带着学生学习七年级下册的时候,就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关注这些问题。
如:在学习《阿长与〈山海经〉》时,预设的问题包括: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情,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并说明详写了什么,略写了什么;从这些事情中,可以看出阿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分析作者对长妈妈的感情变化,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章结尾段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本文运用了欲扬先抑和对比的写作手法,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分析。
在学习《老王》时,预设的问题包括:概括老王为“我”家做的事以及“我”及家人为老王做的事;分析文章的线索;分析文中详写老王给“我”送香油和鸡蛋的原因;结合课文内容,分析老王的形象;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在学习《台阶》时,预设的问题包括:分析题目的作用;概括故事情节;分析父亲的形象;找出第19 段中的动词,体会动词的准确生动;赏析第21段的细节描写;结合详写造台阶略写盖房子,体会本文围绕中心选材、详略得当的特点……
学完这个单元,我又引导学生做了一次总结,让这些问题在学生的大脑中再次加固印象。通过老师的引导,学生阅读的问题意识逐渐得到培养,能力也逐渐得到提升。
在后来的课堂学习中,我放开对学生的思维束缚,让学生自己动手发现问题,参考资料做出解答,小组合作查漏补缺,老师最后补充完善……在这种积极的氛围里,学生发现问题的速度越来越快,所提问题越来越好,理解越来越精准。
在学习《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时,他们分析了题目的作用;结合段首中心句,概括了层意;理解了第一段中“双层的悲哀”的含义,分析了以小见大的写法。在学习《驿路梨花》时,学生找出了“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引出下文的作用;探究了“梨花”在文中的不同含义;找出了第24 段和第33 段的插叙并分析了它们的作用。在学习《紫藤萝瀑布》时,学生不仅能精准判断开头段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引出下文的作用,找出作者的感情由“痛楚”到“宁静”和“喜悦”的变化,提炼出了作者的人生感悟,判断出托物言志的写法,细心的学生还发现了“病句”: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自然也就学会了“通感”这个新的知识点。在学习《我的小桃树》时,学生还发现了双线索结构……
为了让学生能用恰当的词语概括人物性格,我又引导学生查阅资料,结合自己的实际阅读,对概括人物性格的词语做了整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表现父母性格品质的词语:关爱孩子,教子有方,和蔼,慈爱,随和,勤劳,吃苦耐劳;严厉,唠叨……
表现老师性格品质的词语:关爱学生,循循善诱,和蔼可亲,对学生有耐心,要求严格;教学认真负责,一丝不苟,有教育智慧,敬业乐业,专业能力突出;语言风趣幽默……
表现农民性格品质的词语:淳朴善良,朴实无华,勤劳能干,任劳任怨,乐于助人……
表现少年性格品质的词语:活泼可爱,聪明伶俐,成熟稳重……
其它:平易近人,诚实守信,开朗乐观,勇敢坚强,直爽率真,不拘小节……
虽然上述问题不一定每篇文章都能体现,但是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时间长了,就会读书了,阅读理解能力就会逐步提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