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南乡中心小学,浙江 新昌 312500)
平板电脑也叫便携式电脑,体型小、方便携带是它的主要特征,手指触摸屏幕即可进行操作,替代了传统电脑的键盘和鼠标,并且设备内的手写识别、屏幕上的软键盘、语音识别都可以实现输入,对用户而言操作极为便利。
小学生处于形象思维过渡到逻辑思维的重要时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兴趣广泛但不专一。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发展,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形式以及教学资源十分必要。因此,平板电脑移动设备在小学数学教育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平板电脑可以连接无线网络,学生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获取学习资源。比如下载APP 软件播放视频、音频,登录各种教学软件学习感兴趣的数学知识,对有疑问的知识点可以反复查阅观看,激发自主探索达到学习目的。
平板电脑教学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性,其应用不再依赖于教师的单纯讲授,课堂是移动的,学生课下可以自主开展学习,利用网络合作、线上探讨的形式巩固数学知识,共享学习经验的同时隐性的激发了学生开展学习的创造力。
长久的教育模式中能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最重要的因素是教师,如果一名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语言生动、肢体表达丰富,那么课堂的气氛和学生的学习状态显然会与众不同。随着时代进步,多媒体技术被应用到日常教学中,如:ppt、投影仪、播放器、麦克风等。诸如此类的多媒体设备取代了黑板粉笔,减轻教师课堂压力的同时增添了小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所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兴趣即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强、严谨的学科。小学阶段由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转化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搜集丰富的教学资源应用现代化学习工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平板电脑在课堂教学最突出的特点是互动课堂的构建,比如在功能性上平板设备具有抢答、投票、统计、随机抽号、拍照、录视频的功能,这些互动信息可以利用大数据即时分享,提高课堂互动效率的同时极大的活跃了师生、生生之间的气氛。当然,在平板技术运用之前,教师要考察班级学生对平板技术的认知,根据学生的认知差异适时调整教学方案。
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逻辑思维尚在形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前提,完成由形象到抽象的过渡,进而达到学习目的。平板电脑的合理利用,可以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利于学生关联前期经验获取新知识。例如:小学数学课中“辨认方向”,就可以通过平板电脑创设问路的情境,让学生操作平板电脑来辨别方向,课堂互动中采用平板的统计功能搜集小组结果,再分别开展小组讨论,达到当前课程的学习目标。
传统意义上教学知识的获取都是通过书本知识。而平板电脑的教学资源获取是通过互联网,如何利用平板电脑整合教学资源,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制定教学任务,然后何甄选互联网信息完成教学资料搜集,收集到的资料不能生搬硬套,根据实际教学目标适时调整,诸如此类的整合资源过程极大减轻了教师搜集海量教学资源的压力,提高了教学效率。
小学生课上的练习是必不可少。教师可以创设练习情境,运用平板电脑给学生布置课后任务。在课堂练习中,平板电脑取代平时书面形式的课堂数学练习,学生借助云端技术展开课堂互评模式,信息展示更为直观便利,节省课堂时间的同时也形成创新课堂。
对教师而言,平板电脑的功能可以有效地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教师可以根据实时统计,了解学生题目的对错,掌握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节省了大量批改作业、发练习题的时间。
平板电脑的统计功能,还能实时调整教学方案,既能解决大部分孩子的学习问题,还能解决个性问题,针对性辅导。学生在课后还可以利用平板电脑的云端记录功能,根据自己的实际针对性地复习。可见,平板电脑技术的运用对教师和学生的工作学习产生积极的作用,可谓双赢。
科学合理的运用平板电脑,实现教学过程的创新,不仅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而且可以充分整合教学资源。但是目前学校平板电脑的应用还未普及,学校要及时考察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深入探索和研究,科学融合智能化技术与教育教学,营造愉快的课堂教学活动,达到构建高效、快捷的小学数学课堂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