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开展知识产权教学的研究

2020-12-10 10:21:59
魅力中国 2020年29期

(陇西县渭州学校,甘肃 定西 748100)

当经济、科技和文化都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出现一种与经济全球化和制度一体化的发展潮流相一致的产物,那就是知识产权。知识产权具备许多特点,像前沿性、国际性和学科复合性等等。而从这些特点也可以看出,知识产权是一项与多种学科知识都有联系和涉及的知识内容,其与最新的文化科技发展动态和国际条约等也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另外,知识产权法是一种理论性、技术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涵盖多种法律的法律知识。在这些知识当中,学生通常都无法进行深刻理解。因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时,利用信息技术,对学生展开知识产权教学,以此在直观形象的展示出知识产权内容时,简易化学生的知识学习。使得能够在加强学生对知识的了解时,达到学生对知识产权的高度掌握[1]。

一、通过信息技术,对知识产权教学视频进行制作

初中的信息技术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将知识产权这门课程也融合进去。首先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将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等明确出来。其次,初中信息技术教师需要利用良好的教学方法,通过对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运用,有效的展开知识产权教学。在这样的教学当中,教师可以利用案例教学法,通过信息技术来进行微视频制作。就比如教师在教学商标申请和专利检索等知识时,就可以利用信息化手段,对申请商标的案例视频进行微视频制作,之后教师可以利用制作的微视频,对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拓展。通过这样的方式就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还能够加强学生对知识产权内容的认识和了解,从而实现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当然,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在对微视频进行制作时,需要注意一点,那就是微视频的时间不能太长,知识点不能太繁杂,而是应该以课程的具体教学目标为依据,通过对教学内容的适当压缩和删减,对核心知识点进行讲解。以此在增强微视频课程的有效性时,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另外,当教师讲解完一部分课程知识之后,教师还可以利用广阔的网络平台,在上面上传一些知识产权知识教学视频,并引导学生在课前、课后等时间对这些视频进行观看。如此就能够实现对学生的预习教学和巩固教学。

二、利用多媒体设备,对知识产权进行案例教学

其实无论是信息技术这门课程,还是知识产权这门课程,两者的理论性都非常的强,尤其是知识产权。对于学生来说,信息技术这门课程还能够进行学习实践,而由于对知识产权的了解不多,根本无法对其进行深刻理解。像这样的情况,就很容易使得学生在课后忘记所学习的知识产权知识[2]。基于此,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就需要在教学信息技术课程时,利用计算机等多媒体设备,对知识产权进行教学。首先教师在讲解了知识产权基础知识之后,可以利用多媒体,将一些知识产权方面的实际案例展示出来。像著作权方面的“琼瑶诉于正著作权侵犯案”;专利法方面的“三星和苹果专利纠纷案”;商标法方面的“非诚勿扰商标侵权案”等等。在展示了这些案例之后,教师就需要以课程目标和教学进度为依据,给学生提供相关的案例资料,并在对学生进行小组分组时,指导学生展开“模拟庭审”活动。在这个活动当中,每个小组都要有原告和被告,小组中的成员也都要对案情进行梳理,并在将其中的争议焦点提炼归纳之后,以案情和法律规定等为依据,对法律意见书进行撰写。如此方能在准备好课堂学习和讨论时,也对学生的分析总结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和团结合作能力等进行培养。之后教师需要以小组为单位,要求其他组的学生提问和评析这组学生,并在提问和评析之后,引导学生思考“通过法律规则对此案例进行分析的基本思路是正确的吗”“是否有得当运用相关的法律技能和方法”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就不仅可以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激发出来,还能够对学生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更是能够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使得能够在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的加强时,达到学生实践技能的有效提高。

三、在信息技术下对知识产权动态信息进行及时发布

除了课堂中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知识产权教学之外,学校还需要利用信息技术,跟踪起知识产权教学,并在信息技术领域中,通过对知识产权数据库的建设,实现相关检索服务的完整提供[3]。之后教师需要在相关的预警机制当中,利用信息技术,对知识产权的实时动态信息进行发布,并在分析出信息技术和知识产权发展态势的同时,通过对相关预警信息的提供,对学生进行知识产权方面知识内容的讲解。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加大学生对知识产权知识内容的认识和了解,还能够对信息技术当中知识产权内容的教学进行推动,使得能够在加强学生对知识产权问题的解决能力时,达到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

结语:

总而言之,通过这些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让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中开展知识产权教学,不仅能够使得学生掌握住信息技术知识,还能够加强学生对知识产权知识的了解。使得能够在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增强时,促进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提升,从而达到对具备法律思维应用型人才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