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学习空间下如何发展小学生的数学能力

2020-12-10 10:21:59
魅力中国 2020年29期

(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工业园学校,江西 赣州 341600)

“网络学习空间”是由教育主管部门或者是学校认定的,将资源、服务、数据集于一体,支持共享、交互、创新的实名制网络学习场所[1]。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信息网络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而通过对网络学习空间的有效创设,可以满足学生自身的实际学习需求,为学生学习提供充足动力,大力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良好发展。

一、以学定教,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网络学习空间下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教师自身需要树立起以学定教的思想,让学生对自身的学习方式进行多样化呈现,进而为学生打造优秀的学习平台,显著提升学生学习的智能化、个性化以及开放性。目前诸多软件与学习材料、学习参考书等进行结合,可以为学生学习提供有效助力。同时还有助于教师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明确掌握。例如:在“三角形的高”教学中,教师可以对预习内容进行设计,并对学习素材进行压缩发送到班级QQ 群中,而学生可以通过QQ 群对压缩包进行解压,按照相关提醒对教学内容开展自主探索。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对钝角三角形斜边高有的明确理解,但是对两条短边高的理解存在相应难度。以此为依据教师可以对具备较强针对性的教学活动进行设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几何画板所具备的拖拉功能,对一个锐角三角形实施拖拉,使其成为一个钝角三角形,这样可以让学生对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进行直接观察,此时教师可以对学生实施有效指导,进而使学生明确认识到三角形高的真实内涵。在网络学习空间下让学生对自身学习情况进行准确分析,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因学施教,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创设网络学习空间既能够促进学生更好的开展自主学习,还能够使学生自身的探究视野得到有效拓展。将探索作为开展学习的重要途径,就需要教师能够对必要的学习材料进行提供,并以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为依据,充分落实因学施教。在网络学习空间探究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对学生自主权的有效突显,让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主动开展线上、线下的学习探索。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学生不仅可以对与教学知识相关的资料、信息进行搜集,还可以通过相关软件开展创新。例如:在对“Scratch 教程”进行学习后,学生可以利用软件对相应的几何图形进行描画或者是简单变换。而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对学生积极性、自主性的调动,增强学生自身的信息处理、自主学习以及协作能力。例如:在“三角形内角和”探究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多媒体教室开展学习,让学生身处于良好的网络学习空间中,这样既能够有效刺激学生的各项感官,还能够为学生的实际动手创造条件。教师可以对相应的结构性材料进行提供,引导学生主动开展探索。有的学生通过软件中的量角器开展实际测量,以获得内角和;有的学生剪下三角形三个角进行拼接,并形成一个平角……通过探索学生最终得到三角形内角和为180°。此时教师对任意三角形进行展示,并实施动态演变,即保持底边不变,让高逐渐缩短。通过观察学生发现随着高的不断减小,底角不断变小,顶角不断变大,但其内角和始终没有变化。而随着对三角形高的拉伸,底角不断变大,并不断接近90°,顶角不断减小,并无限接近0°。通过与电脑开展实时交互,可以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培养,并使其深刻感受到数学思想。

三、以学疏导,发展学生的数学实际运用能力

网络学习空间具备较强的自由性、自主性,通过网络平台,师生、生生之间能够开展良好的多向互动,并且不会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同时学生还能够给予有效点评,明确展现自身观点[2]。在网络学习空间中学生能够对属于自己的电子书包进行构建,有助于学生针对教学知识开展有效探讨、交流、归纳、分享与点评,使学生更好的对课内外进行良好衔接。例如:在“异分母分数相加减”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相关习题发动到电子书包中,而学生可以运用其中蕴含的“小黑板”软件开展计算。在学生完成练习后可以通过网络开展群组讨论。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对同学的计算过程进行观察,还可以与自身进行对照,开展有效的内视与内察。在计算中学生对不同分母的三个分数进行加减,在讨论中有的学生提议先对前两个分数进行计算,得到结果再与第三个分数进行计算;有的学生提议可以将分数转化为小数,再开展计算……让学生在一个自由、和谐、民主的环境中对教学知识产生深刻理解,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实际运用能力。

结束语

在网络学习时空中,学生不会在强制、强迫下开展学习,师生、生生之间会开展良好协作。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对学习资源、工具的提供,以充分挖掘学生的数学潜能,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