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020-12-10 10:21:59
魅力中国 2020年29期

(黑水县中学校,四川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623500)

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教学中心要由教师向学生转变,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学习知识。教师应积极充当好的引导者和指导者,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和应用所学知识。因此,教师应在课堂上积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有效地提高高中化学教学质量。由此能够看出,加强对如何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当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与策略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现实意义。

一、重视兴趣激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化学是一门很有趣的课程,不能脱离人们的现实生活,而是与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学生如果真的喜欢化学,那么学习化学知识就会更容易。教师要从学生的内在兴趣出发,保持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觉得学习是一件有趣的事情,而不是一种强制性的行为。

例如,当老师解释氧化还原反应时,他们不仅能说出课本的内容,还能告诉学生别人的实验。特别是其他人不注意实验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学生会更加注意实验中出现的问题。一些有趣的实验将变成故事并告诉学生。他们学习化学的热情也会更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化学知识的学习也将与现实生活中的化学知识联系在一起。在化学故事中加深对化学的印象,在“游戏”中得到化学反应。

二、明确教学主体,强化学生自主意识

各种习惯的形成不能在短时间内完成,是需要日常的引导和监督的。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注意引导,使学生逐渐从被动接受转变为潜意识的自我探索。教师要打破传统教学的桎梏,敢于改革创新,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把学生融入知识领域,把课程还给学生,鼓励学生在合作、交流、独立思考中学习高中化学。此外,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自己的感受,并在发现错误时指出并提供一定的帮助方法。

比如,在教学《晶体的常识》相关知识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在课前主动寻找与晶体常识相关的知识,比如雪花是否是晶体。这个班可以设为学生讲解的课时。每个学生将自己收集的知识在平台上向其他学生讲解。老师会听的,只需要在适当的时候补充。学生会对知识有更深的理解,也愿意听取学生的解释。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从侧面引导学生,鼓励他们独立学习。

三、构建良好氛围,提升学生自主意识

教师应在课堂上创造一个更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课堂上不主动提问的学生更害怕或不好意思提问。有鉴于此,教师要创造一个积极探索、自由发展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没有其他后顾之忧。在课堂上与学生互动问答时,也要注意问题的难度。以相对简单的问题为教学指导,学生在最初的问答环节不易形成挫折感,并逐渐愿意主动提问。

例如,在《硫和氮的氧化物》相关知识内容时,学生可能会感到困难,失去信心。上节课老师可以从丰富的海水元素开始。首先,你可以问学生海水中的元素是什么,至少可以说有三种。学生可以用同样的答案回答这些问题。然后你可以问学生氯离子的测试方法是什么。有些学生可以用相同的答案回答所有的问题,而不能用相同答案回答的学生可以快速地在书本上搜索。这样,学生学习知识的氛围就会出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也会增加。

四、创设课堂情境,深化学生自主兴趣

在高中教学中,适当的场景设置也有助于学生的学习。通过适当的情景设置,可以使学生迅速进入化学知识的问题情境,从而使学生具有探究的心理。教师有责任设定适当的情境,引导和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化学知识。

例如,在教学《基本营养物质》相关知识时,可以问学生平时吃的饭菜中添加了什么营养素。对于蛋白质的点燃问题,可以问学生,当用打火机点燃头发时,能闻到什么样的气味,这种气味与他们在生活中接触到的物质的气味非常相似。在现实生活中运用一些常识,可以帮助引导学生学习化学知识,让学生也能感受到化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存在。从生活的体验中学习化学,自然可以与化学知识的建构从一开始到化学内容的详细介绍联系在一起,引导学生发现化学在生活中的魅力,形成独立思考、摆脱困惑的习惯。

结语:综上所述,教师应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热爱并愿意实践化学,在自我实践中获得比化学课堂上更多的知识。掌握化学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这种方法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对化学的掌握程度。让学生在实验中体验化学和接触化学,让学生热爱化学。因此,教师不怕吃苦,把自己的知识像蜡烛一样传授给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