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情景教学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2020-12-10 10:21:59
魅力中国 2020年29期

(江西省抚州市南丰县白舍镇中心小学,江西 抚州 344500)

情景教学的运用是教学理念优化的结果,教师在教学中逐渐将学习主体交还给学生,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发挥空间,让学生在学习中发挥自身的数学潜能,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生动有趣的教学环境有效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具体形象的教学方式能够简化教学的难度,提高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这也同样是情景教学所具备的基本能力。

一、小学数学情景教学的使用意义

数学作为一门比较偏向于理性化的学科,其中的教学内容中涉及的定理和公式都偏向于抽象化。小学阶段的学生抽象逻辑思维比较的薄弱,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感觉到吃力,无法正确把握公式定理的运用【1】。

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要求学生对定理、公式以记忆、背诵的方式进行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单纯要求学生掌握定义,理论的使用方式,对于其中的本质以及来源不进行涉及,学生在教学中很难发挥出自己的数学潜能,数学的思维能力也受到了限制,学生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学习的效率逐渐下降。这样的教学方式在学生进行简单加减乘除的运用时还能够发挥出一定的效果,但如果涉及具体的应用理解时学生就会彻底的手足无措。情景教学的引入是一项重要的教学改革,将抽象化的理论知识变得具体化,根据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将知识以更加直观形象的方式展现给学生,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入理解,有效提高学生对数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情景教学的作用还体现在活跃课堂气氛之中,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二、情景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策略分析

(一)构建生活化教学情景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虽然涉及的内容比较的少,但是对于该阶段的学生而言还是存在着一些重难点问题。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基本的加减乘除的运算掌握的比较的顺利安,但是一旦涉及进行和倍、差倍的综合运算时就很难理清解题的思路【2】。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首先排除布置大量的相关习题让学生进行反复练习,这样的方式只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对于学生的理解无法发挥作用。教师要在教学中进行生活化情景的构建,引导学生根据生活实践进行思考,增强学生的解题动力,提高学生在具体实践过程中的应用能力。

例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为学生设计这样的教学情景:假如在某学校三年级四班中一共有29 个人,其中男生是女生的两倍还多2 个人,那么请问这个班有男女生各多少人呢?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草稿纸上画上两条线,粗的那条代表的是男生,细的那条代表的是女生,因为在条件中规定,男生是女生的两倍还多2 个人。所以粗线的长度要是细线的两倍再长一些。通过细致的观察有的学生发现,其中代表男生比女生多两人的部分可以抹去,也就是说剩下的线段以三等份的形式表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除法计算出女生的人数,27/3=9,也就是说女生的人数是9 人,然后再引导学生计算出男生的人数,男生的人数可以用减法计算29-9=20,也可以通过9*2+2=20的方式进行运算,最后得出结论男生一共是20 人。这样的生活化教学情景创设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解题热情,引导学生分析题目、解决题目。

(二)构建游戏化教学情景

小学阶段的学生大多数存在着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这时由于该阶段的学生天性比较活泼,很难长时间维持注意力的集中,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法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很难保证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教学质量,当遇到学生开小差的情况,教师要避免一味的呵斥指责,而是能够适当地改变自己的教学手段。为了能够吸引学生将注意力放在课堂教学之上,教师可以在课堂开展过程中进行游戏化教学情景的创设,通过游戏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能够熟练掌握数学知识。

例如:教师在教授《元、角、分》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创设一个游戏情景,教师在课堂开始之前为学生分发一元、壹角、一分的玩具硬币,每位学生只能够持有一枚硬币,游戏的规则是:学生要根据教师发表的指令如“两元”进行随机抱团,组成教师所说的数目,如果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报团成功那么就是胜利者,如果在此过程中学生抱团失败,那么学生就不能够继续参加这个比赛。在这样的游戏情景之下,每位学生都积极的参与到游戏之中,在游戏过程中不断地将在教材中所学习的理论知识进行实践,有效的提高了课堂之中的教学效率。

总而言之,情景教学在小学数学学习的开展是依据学生的认知经验,使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提高的表现。因此,教师要有效的借助情景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