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技基本功及技巧训练浅析

2020-12-10 10:21:59
魅力中国 2020年29期

(濮阳杂技艺术学校,河南 濮阳 457000)

近年来,杂技艺术表演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以及喜爱,在技巧训练方面也做出了一定创新,取得了可观的成就。例如,在节目的技巧以及主题晚会方面都有一定创新,利用新样式、新道具进行表演,使观众有了不一样的感观。

一、杂技基本功

传统杂技基本功指跟头、腰、腿、顶等方面。近年来,为了适应现代杂技艺术的要求,在基本功训练中加入了舞蹈艺术,且受到了杂技界的一致认可。杂技艺术表演需要具备一定的基本功,这就需要做好训练,为观众呈现精彩的艺术享受。

二、杂技表演要素

杂技表演要求将艺术表达作为核心内容,要求杂技学生具备较强的身体素质,在训练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鼎功、筋斗以及舞蹈训练,加之身体素质训练四要素是杂技基本功的基础内容。

在身体素质训练中,要求学生针对身体各个部位技能展开综合训练,包括开度、速度、力量、柔韧以及平衡能力,从而加强身体各个部位的技能,促使身体的承受能力得以增强,并强化机体可塑性,从而在面对高难度动作时,可以顺利完成。在鼎功技术训练过程中,需要重点掌握不同形态倒立平衡技术,从而借助高难度训练强化自身受力部位的腰腹力量,借助此项训练,人体自身功能也能够得到有效发挥。在筋斗训练过程中,需要学生熟练掌握滚、翻、跃等动作,同时,分别从前后侧屈旋以及腾空等动作上训练变异技能,从而促使人体的肌体空间感得以强化[1]。同时借助筋斗训练,人体的协调能力以及灵敏度也会得以加强。在舞蹈训练上,需要重点掌握手、眼、身、法等基本功,而舞蹈训练也是杂技表演中最为基础的内容,要求借助训练改善人体的自然形态,并增强表现力,在表演过程中更具美观以及韵律感。在杂技艺术表演方面,以上基础训练是必要的,需要进行相互渗透以及相互补充。

三、杂技基本功主要内容

专业的杂技演员,不仅需要具备四项基本功,还需要熟练掌握专项杂技节目的基本功。在具体表演中,需要根据指定的专项杂技节目的要求,对杂技表演的细节部分进行确定。因为杂技表演主题不同,表演技巧就会存在不同,但是多种技巧之间也是可以相互转换使用的,因此,针对不同性质的节目,需要采用不同的技巧以及技术、技艺,由此在基本功构成要素上也会存在不同。杂技与杂技节目二者在基本功方面有一定联系,但是二者之间无法相互替代,在表演过程中,基本功还需要进行融合,搭配使用,如此才能够呈现精彩的节目,满足观众的视觉享受。

在训练杂技基本功时,不仅需要对其技能进行训练,还需要与艺术表演形式相结合,从而保证技艺的表演具有精彩性,这也是最为基本的体能以及智能训练,基于此,学生的心理素质以及意志都得到了一定锻炼[2]。基本功训练也就是综合能力的训练,借助高强度的训练,学生心理素质、柔韧力、承受力以及爆发力也会得以增强,培养了其吃苦耐劳、不畏艰险的意志力,在具备这一综合素质的基础上,才能够具备灵敏的感受力以及平衡反应能力,这也是杂技基本功的基础内容。

基本功训练与节目中技巧以及特级训练存在一定差别,在正式的舞台表演时,不能直接表演杂技的技巧,也不能将其直接作为节目的技巧动作,还需要对其进行升华,在此基础上与杂技基本功相结合进行表演[3]。即在传统表演基础上,为满足现代杂技艺术的发展,进而对杂技的内容以及方法进行创新以及改变。在改进时,需要保证训练方法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将科学知识融入其中,从而有效完善智能以及技能训练、体能训练,更好的完成杂技表演。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深入探究特技表演以及节目技巧,从而促使节目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加强基本功训练,才能够在此基础上发现新技巧,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新节目,满足观众需求。

结语:

创新有趣的节目,会给观众带来视觉的享受以及心灵的震撼,给观众以正面的影响。近年来,杂技表演兴起,其是在原始杂技艺术动作的基础上,增加了体力以及智力的表演,其不仅要求学生拥有熟练的技巧,还需要有创新性,融入更多的元素,配合杂技基本功训练,实现综合方面的艺术表演,带给观众不一样的视觉享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综合学生的身体素质,更好的完成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