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杂技艺术学校,河南 濮阳 457000)
一般来说,杂技艺术表演是对演员极致力量的突破,不仅要求演员自身的力度、软度和耐力达到一定的标准,而且所有的杂技演员都要进行四项基本功的训练。只有去掌握扎实的基本功,学会基础的杂技动作与技巧,才能够开始练习杂技节目,保证杂技表演的节目效果。长期的基本功训练,还能使演员在表演过程中,减少受到运动损伤的概率。演员要想创新杂技节目,必须要在掌握熟练基本功的前提下,才能使节目的主题和技巧得到创新。
在过去,杂技基本功主要指腿功、腰功、顶功和跟头这四个方面,但是随着杂技艺术的发展,应该在进行基本功训练的过程中,将舞蹈艺术也融合进来。杂技的基本功训练,不只是训练杂技演员的基本技能,最主要是要训练演员的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通过日复一日的基本功训练,使得演员能够具备扎实的表演基本技能,同时培养演员承受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使其可以应对高难度的表演形式和突发状况。可以说杂技节目不断创新的基础就是,学员每天都会进行的基本功训练,这种针对节目技巧和特技表演,进行深入挖掘训练,才能不断地产生新的表演思路,提升艺术表演的水平[1]。
现代的杂技艺术表演中,融入了舞台艺术、音乐艺术和灯光效果等现代化的舞台制作条件,使得在过去只能靠扎实基本功,才可以表现出的艺术效果,能够借助某些特效形式进行表现,这使得不少杂技演员开始不愿付出精力和时间,去进行杂技基本功训练,认为靠特效就可以达到的效果,不需再进行长时间的基本功训练,希望可以减少付出,还能达到同样的杂技表演效果。
在过去,许多从事杂技表演的演员,都是由于辍学和生计原因被迫从艺的穷苦百姓,虽然他们通过训练,具备了一些可以让观众感到新奇的杂技技巧,但是由于长期缺乏专业有效的形体训练,使得他们对美的表现和认知能力不足。随着我国杂技事业的发展以及观众审美水平的提高,对我国杂技艺术表演提出了更多的挑战。我们在对杂技学员进行日常的基本功教学时,应从目前市场上众多的艺术表演训练模式中,去吸收和借鉴其中优秀的表演经验,来创新传统的基本功训练模式,作为杂技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对杂技学员的形体训练以及艺术感知能力的培养。
为了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杂技演员,在进行基本功训练时,有些教师很可能会不针对学员的具体承受能力和学习基础,展开超负荷的基本功训练,这种情况使得一些杂技学员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遭到打击,不仅出现了放弃或者懈怠的心理,还对于杂技学员的成长和身体发育十分有害。为了解决这种训练中不合理、不科学的现象,我们应该在日常的基本功训练中,主动探索合理有效的训练方式,并针对班级中杂技学员的学习基础和身体承受能力,进行个性化的杂技基本功训练。
作为一名杂技教师,可以在课前通过互联网平台搜索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视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播放,这样有利于帮助学员学习和借鉴优秀杂技演员的动作技巧和表演特色。在进行杂技动作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视频的方式,将教学中涉及的重要动作和关键理论知识保存下来,让学员在课下也可以巩固课堂所学的内容[2]。
在现代杂技艺术表演中,融入了舞蹈这种艺术形式,使得杂技演员不一定需要达到舞蹈演员的训练标准,但我们在对学员进行日常基本功与技巧的训练过程中,应该教授学员一些舞蹈方面的动作和肢体语言,从而使学员可以增强对于舞蹈艺术的理解和认知,增强杂技演员身体的协调性和自然形态,有利于杂技演员对于表演节目进行创新,提升表演的可观赏性和艺术性,使得观众能感受到杂技演员在表演过程中体现出的亲和力和表现力。
现代化杂技艺术表演需要杂技演员能够将基本技能与表演技巧相结合,提升节目的艺术感染力,给观众带来全方位的享受。本文中通过对杂技基本功的概念及训练现状的分析,了解到目前我国杂技基本功训练中,存在想通过现代化技术,制造舞台效果,从而达到减少基本功训练的错误观念和认知。基于此,作为杂技教师,我们应该在日常的杂技教学中增加对杂技学员的肢体训练,以合理有效的训练模式,来提升杂技学员的基本功与技巧水准,从而增强杂技表演的可观赏性和层次[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