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仁县第二高级中学,辽宁 本溪 117200)
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接触了化学科目,但是,学习的内容较为浅显,对学生来说没有学习的难度。学生进入高中之后,会更深入的学习化学知识,在这一阶段的学习过程当中,学生会遭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与困惑。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很多老师在课堂上采用的教学方法仍然是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简单刻板的教学方式与理解起来有困难的化学知识都会挫伤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在此种方式的教育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不到培养与运用。近些年来,国家一直在积极提倡素质教育,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在国家的倡导下,很多一线的老师已经意识到,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需要改变现有的教学方式,体现出学生在教学过程当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发展,并能够积极的在学习过程当中使用自主学习能力。在此基础之上,教师还应该关注学生其他方面能力的发展,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不断地思考,对知识有自己的理解与体会,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逻辑推理能力。
在目前实际的高中化学教学中,主要体现的还是教师的主体地位。学校向老师要成绩,教师为了提高效率,只能把学生当作接受化学知识的容器,在一堂课当中,教师负责向学生传递化学知识,学生则负责接收化学知识。这种僵化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的地位消退,他们机械的记忆背诵化学教师传递给他们了现成的化学知识,在此过程当中,没有自己的思考与体会,更不了解深奥的化学知识的背景与逻辑。长时间发展下去,学生完全丧失了自主学习能力的意识,因此他们在实际的学习过程当中,也不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知识。他们的学习过程是缺乏思考的学习过程,是没有探索的学习过程,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全方面发展。近些年来,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了,为了促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方面的发展,教师和学校必须要树立新的教学观以及学生观,应该把课堂上的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去探索知识,在探索中思考,在探索中发现,在探索中收获自己的理解与体会。自主性学习模式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虽然在目前来说,它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教学模式,没有普遍的应用在化学教学当中,但是这种教学模式有它自身的可取之处。自主性学习模式非常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的主体地位,它不主张教师将知识直接传递给学生,而是提倡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让学生在自己的探索当中进行深入的思考,理解化学知识的符号、逻辑与意义。从而让学生学到的化学知识能够走进学生的生活与未来的发展当中,对学生的生活与发展产生长长久久的积极影响。
想要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化学教师不能操之过急,要有目的、有计划地一步一步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上课之前,教师要对学生有清晰的了解,明白哪些内容对于学生是难点,在了解学生具体情况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钻研,以此来优化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师还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新颖的恰当的教学方式来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让学生愿意学习化学,愿意参与到化学的学习过程当中。教师在课堂上不应该进行大篇幅的讲授,而应该把大部分的时间交给学生来学习,在了解学生困难的基础上,教师在进行适当的引导,以此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比如,在教学化学元素“镁”时,为了激起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播放《地心历险记》的相关片段,在学生看完相关片段之后,会对“镁”的作用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同时还会惊叹,自己的生活竟然与化学知识息息相关,从而让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化学有用的情感,激发他们对化学知识比较好奇心,让他们积极主动的去探索化学知识。
每一个想要获得巨大发展的国家都在提倡创新能力,对国家来说,创新能力是重要的,对于学生来说,创新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能使他们的学习能力得到相应的提升。高中学生的思维发展已经较为成熟,他们能够理解一些较为抽象的知识,他们有能力进行思考,并且逐渐意识到思考的价值与意义。为了更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应该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当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时,无论对错,教师都不应该轻易的去否定学生,而是引导学生去发现思考的角度是否正确。只有在平时的教学过程当中,注重对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才能促使学生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