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中医药大学医药经济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教研室,安徽 合肥 230000)
企业管理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课堂教学需要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在此基础上建立一种基于合作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是教育工作者长期探讨的课题,在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借鉴国内外现有教育教学成果,以传统讲授法为基础,综合使用多种教学手段,促使提高学生主动参与意识,提高教学质量,进行了多方面探索。
管理经典著作一是可以使学生开阔眼界,给学生更多不同的视角来看待这门课程。为了使学生真正能够仔细阅读,对学生阅读内容进行考察,考察形式采取多样化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读书笔记,要求学生读后写出著作主要内容心得体会,主要考查学生是否系统阅读了原作以及对作品的理解领悟程度;课堂对阅读书目进行介绍,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课堂随机抽查学生进度范围,旨在考察学生是否认真阅读了作品,对作品的认知度如何。通过以上方式来有效督促学生扩大阅读,扩大知识面,防止学生仅仅为了考试通过,学习局限于所学课本,眼界不够宽阔。适度的阅读积累,也提高了学生对课程本身的兴趣。扩大阅读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面,但老师很难对每一个学生在阅读时给予针对性指导,学生容易囫囵吞枣,对阅读内容一知半解,缺乏深度理解,容易产生误解,同时,学生自身的兴趣性也会影响阅读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为提高学生学习动力,将个别章节知识点碎片化管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在课堂上以有限时间内讲解展示,由其他同学提出疑问或评价,老师进行总结;课堂展示时进行录像并互相比较,增加学生自身荣誉感。这种教学方式有力的调动了参与者的学习兴趣,大多数参与者都能主动在教材之外寻找资料补充,以丰富讲义内容。在讲义资料搜集准备过程中,锻炼了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讲义的制作,有提高了学生文件处理的能力,特别是ppt 的制作技能有了很大提高,而课堂讲解,既提高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掌握,还提供了学生在公共场合发言表达展示自己的机会。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企业管理课程一般会在大二开课,这个学年一般所开课程较多,学生学习任务比较繁重,有些学生采取应付式学习,课堂注意力不够集中,对所学内容不堪甚解,到考试时再突击机械记忆背诵,往往考试一结束就将所学内容忘得一干二净。在教学实践中也发现,大多学生对以前学期在其他课程中学习过的关于企业管理方面的相关知识忘记,从而在课堂上还要重新讲解的情况。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在课堂讲解过程中,特别是一些重要的知识节点,注重对学生相关背景知识的介绍,通过场景式的讲解,增加学生的记忆深度,同时,注意演绎和归纳方式的应用,不局限于对知识的死记硬背。鼓励学生自己寻找相关的定义对比分析,引导学生自己找出定义的核心本质进行归纳总结,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组织,促使学生将相关知识转化成自己的本能,不但不容易忘记,还能举一反三,对相似的概念,用演绎的方式将新的概念讲述清楚。这种方式往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只能对少数重点内容采取这种教学方式,还有学生自身的领悟理解能力对教学结果有很大的影响。
实践教学,促使学生将知识转化为技能企业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仅仅靠课堂听课很难完全掌握相关的知识,而知识转化为技能更要有实践动手的机会。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如何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是一个需要慎重思考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实际案例模拟分析是很好的教学方法。在案例的选择时,找出和学生生活环境相关,学生兴趣较大而且实践意义性较强又相对容易把握的案例,比如,在课堂教学时,根据学生参加驾校培训较多,而社会上驾校较多,学生选择培训学校缺乏可靠参考依据,就将驾校经营作为案例提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走向社会,直接进行调研分析,从驾校经营和学生自己选择驾校的依据两个不同角度对驾校经营提出经营对策,这样既能有效地将所学知识用于实践分析,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实际教学效果有了很大提高。案例教学往往跨度时间较长,学生的热情度的保持是一个问题,由于工作量较大,学生分组人数较多,容易产生偷懒现象。对企业内部整个运营流程缺乏了解,也是案例实践分析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以上是近些年在常规教学的基础上,为提高教学水平,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所作的一些探索研究工作,通过这些探索与尝试,在教学上取得了一定的经验积累,对如何继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方面,有了一定努力方向。当然从教学成果角度来看,需要改进和提高的方面还很多,需要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