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信息统计职业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8)
当前,虚拟现实技术已经应用于社会的各行业。虚拟现实技术主要包括人机交互技术、传感器技术、动态环境建模技术、系统集成技术。虚拟现实技术能够通过构建虚拟现实环境,建立仿真系统,感知用户的行为,并给予感官反馈,来让用户获得沉浸三维虚拟世界的体验。
虚拟现实技术具有构想性特点。虚拟现实技术能够模拟和仿真现实场景,还可以在人脑中构建出虚拟的场景,并且这种虚拟场景能够在用户使用过程中,根据用户的行为与需求,不断进行反馈。由此,用户可以对变化的环境进行构想,获得行为的信息和环境的反馈。虚拟现实技术具有交互性的特点。虚拟现实技术所创造的虚拟现实环境及其物体,使用者可以进行操控或者进行相互影响,并能够形成多感官的信息反馈。例如:手势追踪技术、语音识别技术等。虚拟现实技术具有沉浸性的特点。虚拟现实技术构建的虚拟仿真环境,使得用户通过可穿戴设备置身其中,体验到逼真的情景和获得深层次的感受。
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建筑工程、旅游、游戏、医学、公共灾害、航空等领域。它们都可以采用虚拟现实技术提供的借鉴的解决方案和体验。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医学和医疗,能够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治疗风险。将其应用于教育教学领域,能够设计出模拟情境,让学生有着近似逼真地体验,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的表现力。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能够使得抽象的教学内容变得可视化,使得知识点更为直观地展现,激励学生的学习动力,也使得学生可以掌握更多的学习资源,从而使得学生可以创新学习方式,实现情境学习,促进知识迁移等。
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实践依靠其构建的高度仿真的虚拟现实学习环境。其特点是实践教学环境的虚拟化,虚拟仿真实验室、虚拟实践教学基地这样的教学环境。这样就可以降低实践教学的成本、周期,提高实践教学的可行性和情境性。这种实践教学,不受制于教室或时间,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任意时间和地点,依靠相关设备即可完成学习。
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活动不能仅停留在理论上的讲授,而要重视实践教学。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来增强实践教学的可行性和效果。
高校思政课的教学由于不同专业的学生比较多,开展实践教学的学生人数也非常多,这样对于选择好教学时间和实践教学基地比较困难。因此,一些高校的思政教育实践教学形式是自主进行的实践教学学习,或者开展参观考察的实践教学形式。这些虽然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思政课的实践教学,但是,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的参与程度不高,学生的社会实践缺乏教师的指导,能够真正地达到预期结果的比较少。
虚拟现实技术能够拓展高校思政课教学活动时空和提高实践教学的有效性。思政教师运用虚拟现实技术能够为学生设置虚拟的学习场景,将教学内容涉及的要素虚拟化,让学生能够进行体验,感受多样性的逼真的教学实践,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责任意识。这样能够增加学生对知识理论的深入理解,通过虚拟实践空间和场景开展实践教学,从中感受相关思政理论。
虚拟现实技术能够更好地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信息时代的教育与以往有着区别,学生接受的外界信息渠道多,信息量大,而课堂上原有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教师单向度地灌输让学生觉得枯燥和被动。而采用虚拟现实技术的教学环境,能够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去探索知识,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对思政课也产生了兴趣,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虚拟现实技术能够满足个性化的人才培养。由于传统教学受制于教学资源,很多教学活动不能展开,特别是周期长、成本高和风险大的教学实践活动,从而难以实施。而对于个性化人才培养来说,更是依靠于教育教学资源。一些学生对思政课的抽象知识理解困难,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将抽象化的理论知识通过可视化的场景进行关联与展现,提高学生的理解深度。教师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进行个体差异的学习辅助,虚拟技术可以为学生创造个性化的学习环境,使得学生可以在不同的虚拟实践教学环境中获得自身所需的知识和体验,促进个体的发展。
在高校的思政课教育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课前导入的教学环境。有的教师很少进行课前导入,而是直奔课堂教学主题,这样造成学生不容易接受,理解起来困难,比较生硬地进行教学,没有逻辑连贯性,学生学习效果比较差。在思政课应用虚拟现实技术以后,可以创设虚拟教学场景来实施课前导入的教学环节,为学生设置与主题相关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处于虚拟现实场景当中,丰富学生的知识和经验,为课堂主题教学做好铺垫和准备。这样教师可以比较自然地将教学内容导入主题。
高校思政课教学离不开师生互动交流。以往教师不注重与学生的交流,不能对学生进行引导,所讲授的知识也仅仅停留在表面。但是,受制于教学条件,课堂教学的师生交流的机会比较少。而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所创设的虚拟场景,学生可以进行角色扮演和人物模拟,根据所设定的目标,来进行师生交流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完成教学目标。这样就能够提高思政课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一些学生对思政课的理论知识理解的比较浅,在头脑中对知识概念的理解难以与实际的事情进行关联。学生只有透过社会现象理解理论知识才能体会更加深入。借助虚拟情境对相关思政知识的内涵进行呈现挖掘,让学生可以深入地认知和掌握。教师通过构建实践性的虚拟场景,可以让学生沉浸到场景中,从而进行自主思考,获得深刻的理解。
虚拟现实技术在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实践中,虽然具有一定的教学价值,但是也面临着一些困扰。虚拟现实技术还存在不足,该技术的软硬件还需要完善。其穿戴设备和头盔的分辨率还比较低,给用户造成一定不舒适,出现眩晕感。同时,虚拟现实技术及其附属设备价格还比较高,推广应用受到一定限制。对于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在思政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教师能够科学合理地进行实践教学设计,否则就不能发挥该技术的教学价值,所以思政教学本质上还需要师生的配合。对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也要考虑到技术伦理,要保护好用户的隐私。由于虚拟现实系统追踪和收集使用者的大量数据,要对教师和学生的个人信息进行保护,而不能应用于商业,避免造成隐私侵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