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亚视演艺职业学院,广东 东莞 523710)
高职院校是为社会整体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教育机构,对学生在日常钢琴练习中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学生不仅要解决钢琴演奏的各项技巧问题,同时还要真正做到美育渗透。教师对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习惯进行分析,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打好基础,使学生在日常练琴中受到美的熏陶。本文从美誉渗透意义入手,展开阐述,针对如何真正在高职学生钢琴练习中渗透美誉进行全面探讨。
美育的具体内容就是指审美教育。高职院校钢琴课程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运用多种不同的审美媒介对学生审美能力进行影响。同时也会要求高职学生自身在日常钢琴练习中,逐步渗透美育,如在陶冶情操、愉悦性情的过程中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高职院校与其他普通院校进行比较,更加注重专业人才和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1]。不仅如此,高职院校钢琴专业的学生是否具备健全的人格、完善的品格也至关重要,为了能够保证提升美育在学生日常钢琴练习中美育渗透效率,就要逐步加大学生对美的感受和鉴赏能力,使学生注重自身情感体验和感悟,让学生在日常钢琴练习中在审美方面获得共鸣,从而实现培养学生美的情操。
高职学生日常钢琴练习,是其提升自身钢琴演奏技能的一项重要环节,学生不仅要结合钢琴演奏的技巧问题,还要提升自身对音乐的欣赏与审美能力。音乐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语言,在钢琴曲中融入语言中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内容,能够使钢琴曲更具有生命力。高职学生在日常钢琴练习中,要将音符和乐谱背后的真正含义展现出来。这就要求学生真正做到感受、领悟、表达三方面重要的内容。高职学生要真正感受钢琴作曲家的乐谱,在日常练习中用心去读钢琴谱,对钢琴曲的调式、旋律、曲式结构等内容进行细致分析。在实际读谱过程中,学生要具备音乐感知能力,在感知的基础上准确掌握所练习钢琴作品作者所表达的真实含义。不同时代的钢琴作品,在实际演奏过程中具有不同的要求。
比方说高职学生在弹奏舞曲体裁钢琴曲的过程中,要真正做到“闻乐起舞”;在弹奏进行曲体裁钢琴曲的过程中,要真正做到“闻乐而击节”等,在日常钢琴练习中大胆进行尝试,感悟音符和乐谱背后作者所表达的情感,进而使自身感受到美的体验。在对钢琴作品完成感受和感悟之后,还要表达旋律美、节奏美、气质美等,在情感上与钢琴作品作者产生共鸣,通过音乐的形式领悟人生中的各项哲理。在此期间,如何在学生日常钢琴练习中渗透美誉,成了一项难点问题。学生自身在具备基础性钢琴演奏技巧的基础上,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使学生养成善于用脑的习惯,在准确分析问题的同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学生要对不同风格的钢琴作品进行分析,结合相应的创作背景、时代特征,分析钢琴作品创作的意义。
教育形式多种多样,其中音乐教育就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种方式。高职学生在日常练习钢琴过程中,能够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同时对于提升高职学生审美情趣也具有重要作用。钢琴练习主要就是通过美的音响和美的情感,来美化高职学生的生活,其在培养学生艺术鉴赏能力和高尚情操方面具有重要作用[2]。比方说说也要积极报名参加高职院校所举办“小型钢琴演奏会”,注重钢琴曲演奏和乐曲曲目真实情感的表达;高职学生也可以通过观察其他学生演奏的方式,对比自身演奏现状进行对比,在认识自身不足之后,逐步提升自身鉴赏能力。与此同时,也能增强高职学生钢琴演奏的自信心与责任心。高职学生在日常练习钢琴和参加钢琴演奏活动的过程中,如果得到教师的认可,就会进一步激发学生自身的钢琴学习和练习兴趣。高职学生在日常钢琴练习过程中逐步渗透美育,能够明确自身未来努力的方向,在懂得欣赏其他学生钢琴演奏的基础上,可以相互进行探讨研究。这样能够激发高职学生集体观念,提升学生竞争意识,进而也会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高职学生在训练和参加钢琴演奏会的过程中,在精神方面能够得到满足,通过钢琴旋律来净化学生思想,为今后全面提升高职学生钢琴鉴赏能力提供重要依据。
总之,高职学生在日常钢琴练习中渗透美育,不仅能够准确掌握音乐术语、奏法、呼吸等各项技巧,同时能提升自身钢琴素养。学生将钢琴作品所表达的内涵和情感通过钢琴演奏的方式表现出来。通过这样的方式,高职学生钢琴演奏表演欲望会不断上涨,使钢琴知识学习与练习不再具备枯燥无味的特点,在提升高职学生钢琴鉴赏能力的同时,有助于高职学生形成美的情操和美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