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

2020-12-10 10:21:59
魅力中国 2020年29期

(北方民族大学体育学院,宁夏 银川 750000)

一、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特点

(一)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特点

本专业的学生普遍存在性格较为外向、快人快语、活泼好动、敢作敢为、精力旺盛及反应迅速等特点,但同时也容易表现出较易冲动、情绪波动大、缺乏自控能力等问题。在面对新鲜事物时,能够表现出较强的接受能力,初到新环境后可以在极短时间内适应,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在体育竞赛过程中能够做到努力拼搏、严于律己,并具备较强的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

(二)专业课较强、文化课处于弱势

本专业学生在高中阶段基本都属于体育特长的学生,所以其普遍存在入学成绩中的文化学科分数低于普通学生的情况,但此类问题却很难获得大部分体育生的重视,而且日常体育训练需要占用大部分学习时间,这也是很大一部分体育生的文化学科分数远低于其体育专业学科分数的主要原因。

(三)团队意识较强,但缺乏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及法制意识

由于长期受体育竞技精神的影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普遍具有较强的团队和集体观念,互相之间更懂得配合和欣赏,在体育运动过程中逐渐形成强烈的凝聚意识,即团队意识。但缺乏文化专业学习,导致部分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及法制意识存在不足。

二、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民族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重要意义

(一)能够促进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健康成长

随着当前世界经济向全球化方向发展,国外发达国家的各种文化及思想都通过互联网以井喷形式充满大学生的生活,猛烈冲击大学生的思想,由此而逐渐对本专业学生产生一定影响,使得其逐渐表现出缺乏清晰地价值取向、失去正确的理想观念、没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无法坚持吃苦耐劳、心理素质较差等问题。此类问题一经出现就受到教育界的重点关注,由于当前社会及人类的发展需求,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落实迫在眉睫,其也是自古以来国内外对于道德教育都高度重视的主要原因,大学生的成才及未来发展都需要依托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大力支持。

(二)保障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三观的形成与发展不会出现偏差

现阶段下教育改革工作逐渐深化,素质教育备受推崇,民族院校需要切实落实德育教育工作,以有效提升高校学生的道德素养水平。通过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帮助体育生正确看待德与才间的关系,能够自主强化自身的道德素养水平,并促进其与学科文化知识水平的共同提升,使得学科文化知识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得以合理结合,相辅相成、共同提升,使得体育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得以全面提升。

思想政治教育所涉及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三方面内容,是帮助体育生寻找正确人生目标、树立正确三观的不二法门,并能够为实现自身目标而不懈努力,勇于战胜各种困难,最终取得成功。同时还可以帮助体育生基于社会需求确定个人选择,确定宏伟目标,努力实现自身价值,国家和民族发展腾飞贡献力量。只有具备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才能够真正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从而有效促进人类、国家、社会及个人的发展。

三、民族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存在的问题

(一)相关工作缺乏明确的工作对象

民族院校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较普通学生之间有所区别,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实际落实过程中很容易忽略其所存在的区别,依然是遵照普通院校的教学方法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使得其失去应有的作用和意义,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民族院校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较为复杂,学生的少数民族身份、文化素养水平较低、缺乏较强的纪律观念等特点都是的政治教育工作难以得到有效开展,很难有效切入学生内心,从而让其真正、自主学习思想政治相关理论知识。所以可见,若所采取的教学措施不具针对性,则会导致民族院校的体育教育专业教育过程中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二)教育评价工作未能实现全面覆盖

评价措施是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措施之一,可靠、积极的评价能够显著提升相关教学效果,更体现其自身价值。但当前民族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在此教育评价方面暴露出太过片面的情况,并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教育者极少能够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确保从辩证、发展和全面的角度评价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实际水平,未能做到实事求是,评价过程中侧重评价结果,忽略过程评价,不关注道德的养成,只注重分数高低,且其评价主体局限于教师,未能将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和家长评价三者共同进行。其所形成的评价结果仅作为学生成绩的一部分,并未能够成为促进学生思想和行为提升的重要动力;第二,未能认识到学生间所存在的个体差异。当前的民族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思想政治评价必须要达到所设定的数据标准才被认定为合格,即最终的评价结果实质上是简单的等级标准,局限于学生群体的横向评价,对于个体纵向评价不够重视,而个体纵向评价是促进个体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所以当前的评价较为片面,无法将学生的真正道德水平体现出来,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产生严重阻碍。

(三)所应用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较为单一

在主客体和教育内容相同的前提下,应用不同的教学措施,能够获得不同的教学结果。所以适当的思想政治教学方法能够取得更为显著的教学效果。但民族院校的体育教育专业在此方面尚缺乏完善、可靠的教学措施,主要体现为两方面,第一,不注重渗透教学,侧重灌输教学。灌输教学模式下使得教育者处于居高临下的地位,学生只能够被动接受,所以灌输式教学实质上是建立在服从和强制的基础上,没有结合个体的实际情况,尽管应用该教学模式可以大大缩短教学时间,但却因为教师与教育主体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对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产生严重阻碍,实际教学效果与预期目标间存在巨大差距;第二,思想政治教学载体一直被民族院校所忽略,不善于观察周边生活环境,未能及时结合生活中有利的环境和载体,确保思政教育工作得以高效开展,对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缺乏有效引导,导致思想政治教育仅能够在课堂上开展,一旦脱离课堂就如同无根之水,导致其缺乏有效载体承载其发展,从而严重阻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提升。

四、提升民族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具体措施

(一)结合民族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特点,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必须要结合民族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特点,才可以保证思想政治工作能够被落实到所有环节。具体分为三方面实现,第一,针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文化素养相对不足的情况,注重培养其人文素养,强化文化基础知识,注重体育教育专业的学风建设。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建立在丰富的文化基础知识上,只有拥有坚实的文化基础知识,才能够确保事物的分析更为客观和正确,能够基于此形成更为理性的判断。例如可以通过开展知识竞赛、组织学习社团、开展相关演讲及辩论比赛等形式,让学生对此充满强烈的学习兴趣,能够在文化学习方面表现得更为主动和积极;第二,鉴于体育生纪律性较差、法制观念不足等问题,需要为其制定合理、科学的规章管理制度,实现对学生行为的有效约束。学生的有效学习需要建立在规范、有效的高校规章制度的前提下,只有此类规章制度充分发挥自身作用,才能够督促学生深入地审视自己的言行举止,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保障自身的健康发展。高校方面可以采取定期举办法制知识讲座、推送相关知识及分发法制知识宣传单等形式,强化学生的法制意识;第三,对于体育院校学生社会责任感不足的问题,可以为其定期组织其观看国家新闻、组织敬老院志愿服务、组织社区服务等方式,让体育生能够深化社会责任意识,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二)对学生的个体差异予以尊重,并积极创新相关评价方式

民族院校体育教育专业需要就不同学生之间所存在的差异之处予以充分的尊重,并且要就相关的评价措施进行创新,具体可以从两方面实现,第一,评价主体多元化。想要确保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真实、公正,就必须要确保所设置的评价主体合理、科学,以保证评价工作的全面、可靠。因此要把教师、学生个体及体育授课教师都归入评价主体范围,切实保证评价主体的全面、可靠;第二,评价标准与形式的多元化。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不应当局限于结果,还需要对其过程进行评价,要结合学生的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综合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提问回答情况、课堂纪律多个方面,将学生面对问题时的分析与解决方面的能力体现出来。此外还需要结合理论和实践考核的形式进行评价,要把学生的社会实践成绩作为考核的对象之一,要结合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主题活动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开展评价工作,同时还需要考核学生的能力情况,为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提升提供保障。在进行考核时,每一个学生所存在的差异之处都应当获得足够的尊重,要能够引导学生积极挖掘自身的潜能和个性,要从发展的角度看待学生的学习、表达、组织及与他人协作等方面的能力,让学生能够获得动态、纵向的评价,实现对学生发展的有效激励。

(三)积极改进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形式

现阶段下,包括民族院校在内的绝大部分高校,依然仅在课堂上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培训活动,此单一的教学模式势必无法确保教育工作实效性得到保障,并且可能会对学生的听课积极性产生严重影响。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式的创新与改进措施迫在眉睫,第一,从政策形式、思想政治理论、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等角度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积极丰富课程内容;第二,要完善教学形式,可以通过实践教学、案例教学和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促进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第三,在当前信息化社会下,需要加强对网络载体的合理应用。网络作为学生学习和了解实施的重要渠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向必须要能够与时代发展方向相同,结合实际情况,逐渐向网络方向发展。所以民族院校应当为学生提供便捷的校园网络,在此过程中对学生的网络生活行为规范进行合理引导,尽量避免学生出现浏览不健康、低俗、反动内容的行为。此外学校、教师、学生之间可以加强网络沟通交流,以帮助教师更快更详细地了解当前学生的思想动态和需求情况,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更具针对性。

五、总结

当前我国属于社会转型的关键阶段,多元价值纷涌而来,因此作为民族院校要及时发现这一现象,并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让体育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得以有效强化,摒弃传统教育理念和模式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深入发掘体育生所存在的特点及优势,基于此采取教育工作,确保其更具实效性与针对性,使得体育生能够在当前价值多元的社会背景下,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能够抵住诱惑,形成正确三观,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