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课教师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2020-12-10 10:21:59
魅力中国 2020年29期

(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第二中学,新疆 乌什 843400)

引言:

中学生的思想正处于蓬勃发展且不稳定的时期,在应试教育下往往容易忽视道德教育,这就要求老师在注重成绩的情况下,还要兼顾政治教育的工作,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德育观。德育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发展,具有社会历史性。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和心理品质的教育,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以及政治信仰和坚实的信念。除此之外,还能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观念,是一种涵盖中学生生活学习方方面面的教育,但同时包含的各方面又是不同的层次,过程机制也相差甚大,不能以相同的手段、方法,通过一样的途径,遵循一致的原则,来实施政治、思想和道德教育。

一、德育工作在中学生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一)德育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当代中学生是社会主义的接班人,良好的思想与道德品德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文明的重要内容,为现代化事业提供了道德支持保障。德育是社会道德建设的主要渠道和阵地,德育直接影响社会道德状况。

(二)德育是学生健康生长的标志

对于青少年来说,健康的成长离不开学校环境、教师的品德、思想的教育、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同样的德育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德育与品德、素质教育、思想教育同样重要,一个人要想全面的发展、健康成长,离不开“学习”,离不开“德育”,两者合二为一、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保证才是健康成长的标志。

(三)德育是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的全面发展就是德、智、体、美的发展,德育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它们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发展。德育为其提供目标和方向,同时又影响着其他的发展。

二、政治课老师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一)端正教师的作风

教师的品行与政治素养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前提,一定程度上对学生起着引导、规范的作用,初中政治课老师首先要有爱国主义情怀,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有着高尚的思想政治觉悟、灵敏的政治嗅觉。除此之外,一方面,老师还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对课本内容、政治大事件、团章党章的学习必须了解的非常透彻,另一方面,是教师的技能要求,在课堂教授课本知识的同时,还需要借助多媒体的演绎,播放一些英雄人物事迹、对国家有着突出贡献的科学家等,才能让学生有更多的兴趣深入了解,老师在教学实践中还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时刻谨记要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政治教师形象。

(二)剖析教材,强调德育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作为政治教师,在上课前一定要做好备课以及前期的准备工作,文字文档、社会实践报告、PPT、心得等一系列的工作。重要的是要带领学生走进课堂,融入课本,深挖教材,对于德育部分,要着重强调。将国家教育部对德育的重要程度以及德育对当代中学生的重大影响传递给学生,让学生时刻谨记德育育人的理念。

(三)理论实践相结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正确的观价值观是德育教育的前提,可以从以下两点着手:一方面结合政治课内容,开展爱国主义讲座、活动,观看红色革命影片、参观教育基地、学习先进模范的事迹。另一方面,结合实践,深入到贫困山区了解情况,并送上自己力所能及的生活学习物品;在养老服务中心,帮助孤寡老人,献上自己的一份爱心;深入到弱势群体当中努力帮助他们,为他们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从一系列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能更有针对性的做好德育工作,使学生有端正的品德和正确的价值观。

(四)化被动为主动,化灌输为自主

现代中学生勤于思考但不善于思考,勤奋学习却不能灵活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只能一味的背诵课本知识,而不能深刻理解,教师也是一味的灌输,而不能让学生自己去体会理解。这样的教学过程一方面会让老师很辛苦又达不到教学的效果,学生也是只知道死学习,无法锻炼学生的能动性。例如:课本与老师教育双双高举社会主义旗帜,但很少去深刻理解,很少问为什么,只知道符合中国国情,理论联系实践,甚少剖析这一理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引导者的角色,重要的是老师要把正确的思想理念灌输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相结合起来,全面提高学习道德教育的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做了关于初中政治课教师如何做好德育工作的相关讨论,老师是文化的传授者与思想的传播者,政治课是初中课程的基础,德育是政治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化建设中,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重中之重,德育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一个有道德、有思想、有纪律的公民才是社会主义合格的公民。德育思想贯穿学生的一生,初中教育是基础又是延伸,是成长的奠基石。作为政治老师,应加强思想与德育的教育,两者缺一不可,都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